马太福音6章25-34节讲章 马太福音4章12节到17节讲道我想找一下这段经文的讲章

马太福音4章12节到17节讲道我想找一下这段经文的讲章
马太福音4章12节到17节讲道我想找一下这段经文的讲章
【太四12】「耶稣听见约翰下了监,就退到加利利去;」
﹝原文字义﹞「退到」往,回到。
﹝背景注解﹞施洗约翰是因批评希律王不该娶自己亲兄弟的妻子希罗底,而被下在监里(太十四3~4)。
﹝文意注解﹞「耶稣听见...就退...」主耶稣原来是在犹太地传道施浸(约三22~24),他一听见施洗约翰被下监的讯息,就从犹太地退到加利利去。
﹝灵意注解﹞「就退到加利利去」加利利是外邦人所聚居的地区(参15节),素为犹太人所藐视,故它象征外邦世界;主耶稣的工作被逼从加利利开始,含意是:因着犹太人弃绝主的救恩,才逼使主转向而令救恩临到我们外邦罪人。
﹝话中之光﹞(一)施洗约翰是主耶稣的推荐人;当受荐人一登上舞台之后,推荐人便须功成身退,不可和他分庭抗礼,可惜施洗约翰不懂得这个道理,故神只好兴起环境来将他下监。
(二)「下了监」意即行动受限制、没有自由;作主的见证人,常没有行动的自由,凡事都要以主的旨意为先。
(三)我们要学习主耶稣的榜样,有时遇到事情「就退」一步,仰望神的带领,里面才会知道该到那里去,该怎么办。
(四)我们原本是世上愚拙的、软弱的、卑贱的、被人厌恶的(有如加利利被犹太人藐视),以及无有的,但神却拣选了我们,因此信徒绝不可自夸(林前一27~29)。
【太四13】「后又离开拿撒勒,往迦百农去,就住在那里。那地方靠海,在西布伦和拿弗他利的边界上。」
﹝文意注解﹞「往迦百农去」迦百农位于加利利海的北边,本书作者马太的家就在此城。
「就住在那里」耶稣曾有一段时期在迦百农居住并传道(太九1;十一23)。
「那地方靠海」指靠近加利利海,实际是一个淡水小湖,又名革尼撒勒湖(路五1),也叫提比哩亚海(约廿一1),古时又叫基尼烈湖(民卅四11)。
「在西布伦和拿弗他利的边界上」西布伦和拿弗他利位于加利利海的西南面和西北面,与迦百农相毗邻,故称『边界上』。
【太四14】「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
﹝文意注解﹞下面十五、十六节的话,乃是先知以赛亚有关弥赛亚的豫言(赛九1~7)。
【太四15】「说:『西布伦地,拿弗他利地,就是沿海的路,约旦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
﹝原文字义﹞「外邦人」外国人(指犹太人以外的各族人)。
﹝背景注解﹞「西布伦地,拿弗他利地」系以列色两个支派所分得之地(书十九10~16,32~39),但到了耶稣的时候,两地的疆界已经模糊,仅知在加利利境内;雅各临死前曾豫言西布伦必住海口(创四十九13),拿弗他利是被释放的母鹿,他出嘉美的言语(创四十九21),后来果然一一应验,主耶稣在此地开始传道,口出嘉美的言语。
﹝文意注解﹞「约但河外」约但河由北向南流入死海,一般称其东面广大地区为约但河外,但按本节经文,却是从亚述人的角度来指约但河西北面的广大地区。
「外邦人的加利利地」加利利地在加利利海的西北和西南面,包括西布伦和拿弗他利,住有许多外邦人,故称外邦人的加利利地。
【太四16】「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发现照着他们。』」
﹝文意注解﹞「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世人的心眼因被撒但蒙蔽(林后四4),故不认识神,也不认识自己。
「坐在死荫之地的人」就是活在死亡的荫影底下的人。
「看见了大光...有光发现照着他们」这光就是基督自己(约一4,9;九5);主来了,就是光来了,这是黑暗中人的福音。主如同清晨的日光临到我们,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路一79)。
﹝话中之光﹞(一)凡不认识神的心意,也看不见自己光景的人,就证明他的心眼被帕子遮住,须要转向主,帕子才能除去(林后三16)。
(二)撒但不只叫人落在黑暗里,也常叫人感觉死亡、下沉(死荫)。
(三)我们是世上的光;我们的光也当照在人前,好叫人将荣耀归给神(太五14~16)。
(四)光乃是生命的源头,光带来了生命;那里没有光照,那里就是一片死亡的景象。
【太四17】「从那时候,耶稣就传起道来,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文意注解﹞在此之前,主耶稣在犹太地已经开始传道(参12节注解)。马太编写此书,以道理的编排为着眼点,故可能特意略去耶稣与施洗约翰同时分工的那一段(约三22~26),而以本节为主耶稣正式开工的起点。因此,「从那时候」即指主耶稣传道生涯的开始。
﹝话中之光﹞(一)传天国福音的约翰下了监,主退到加利利仍是传这福音;仇敌可以扣住传资讯的人,它却无法阻挡神的资讯。
(二)我们所传的若真出乎主,我们这个人可以完了,我们的资讯却不会完。
(网上资料 主内共享)
马太福音二章16节到18节经文怎么腻个讲章
没明白,福音分享吗?我有神父的分享。你可以把邮箱告诉我!
我知道你是基督教。这个田心神父是个有神恩的人!能把圣经的隐藏意义讲出来!但福音分享不能说你是天主教我就不听吧?!天主教基督教都是基督徒,大家都信耶稣
马太福音9章1节到8节的经文作讲章立题纲
讲道要靠神的引导,而不是人凭自己讲道。你应该是信天主教或基督教三自教会吧?劝你去基督教家庭教会聚会,那才是真道。
马太福音4:18-22节讲章
22. 耶稣现在直接回答四章20节隐含的问题:你们所拜的,你们不知道;我们所拜的,我们知道,因为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耶稣使用复数(“你们〔撒玛利亚人〕”,“我们〔犹太人〕”),表示他所说的撒玛利亚人和犹太人是与妇人所隐含的问题同一用法。耶稣坚持认为撒玛利亚人在基利心山的敬拜是出于无知,而犹太人在耶路撒冷的敬拜则出于知识,因为符合神对他子民的启示,他们在神选定的地方敬拜他。耶稣也强调神对救恩所定的目的是透过犹太人来实现,不是撒玛利亚人。无论耶稣向撒玛利亚妇人表现多大的恩典,都万不能牺牲真理。
23. 耶稣说明了犹太人在敬拜上享有的权利后,又回到四章21节的主题(新时代的来临),他说,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在那即将来临的“时代”,真正敬拜神的人不用再去耶路撒冷,因为耶稣的受死、复活和差派圣灵引进了一个新的敬拜方式。这时代可大致说“如今就是了”,因为耶稣已用行动启开了用心灵按真理(新译本)敬拜的新纪元。
“用心灵按真理”敬拜的意义,比较容易用反面来了解,即敬拜不箝制于某些神圣的地点。它的意思用正面较难说明,最可能的是说透过耶稣所赐给信徒的圣灵,且按照通过耶稣本人和他的教训所表明的神的真理来敬拜。父神寻求人以圣灵且按照耶稣的教导来敬拜他,这提醒我们,敬拜不在于当我们来到教会时做什么,而是透过圣灵且按照耶稣的教训与神交往,这敬拜触及生活的每一层面。
24. 另外还有一个理由说明为什么这新方式的敬拜是必须的:神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作者并不在定义神的本质,而是表明神与人处在不同的层次,因此必须“用心灵按真理”敬拜。如此说法强化了耶稣对尼哥底母所说的话——人若想见或进神的国度,必须从圣灵而生。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圣灵生的才是灵,惟有当人从圣灵生了后,惟有当人接受圣灵后,才能真正敬拜是灵的神。
25-26. 妇人回应道,我知道弥赛亚(就是那称为基督的)要来;他来了,必将一切的事都告诉我们。这事令她难以理解,必须等撒玛利亚的弥赛亚/塔合伯来到后,解释每件事才能明白。耶稣说:这和你说话的就是他。原文若直接翻译是:“耶稣说,我是(egō eimi ),正在对你说话的这位”。egō eimi在第四卷福音书有时代表神的名字(八58,十八5-6),可是此处只是指“我就是他(弥赛亚)”(见增注:我是)。奇妙的是,耶稣将他是弥赛亚的身分向一个对弥赛亚持有自己看法的撒玛利亚妇人显示。耶稣虽然相信撒玛利亚人曲解了一些事情,且说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22节),可是他晓得只要撒玛利亚人相信他这位犹太弥赛亚,他们的渴慕就能得到满足(只要他们找到“活水”),也能将真的敬拜献给神。
马太福音19章16一26节讲章
你看我已有这许多好行为,我仍不能得到永生?
19:16 这个人要得到享有永生的保证,耶稣指出人不能够靠著一些善行,而不是爱神来得到救恩。他必须重新开始,谦卑顺服在基督的主权下,而不是靠遵守附加的律例或行更多的善事。
变卖所有,好像要求太高了一点;如果神真的要你这样做,你会……
19:17 这个年青人问耶稣如何才能得到永生,耶稣告诉他要遵守神颁布的十诫,然后他举出其中六诫,都是有关人际关系的。当这个青年人说他已完全遵守了这些诫命时,耶稣告诉他要更进一步──变卖所有的产业救济穷人。这个要求显出了他的弱点。事实上,他的财富就是他的神、他的“偶像”,他绝不会放弃,这样也就触犯了第一条也是最大的诫命(参22:36-40;出20:3)。
好在神不用我一定要变卖所有 ──你会这样想吗?
19:21 是否每个信徒都要把所有的财产变卖了呢?不是的!我们要负责照顾自己和家人的需要,以致我们不会负累其他人,然而,当神要求我们放弃,我们也应该顺服。这种态度叫我们与神之间再没有阻隔,使我们不会将神赐给我们的财富只留给自己用。假若你因为神不会叫他所有信徒变卖一切而感到安慰,你就可能太喜欢你所拥有的了。
我既爱金钱也爱神──不可以!谁说的?
19:22 我们不可能全心全意地爱神,又将金钱留给自己。尽心尽性地爱他,就是说我们要按著神的心意来运用金钱,讨他喜悦。
若有信心,骆驼穿过针眼又有何难?你相信吗?
19:24 骆驼根本不可能穿过针的眼,所以富翁似乎也不可能进天国。不过,也有人解释耶路撒冷中有一个小城门,别称“针眼”,骆驼必须把驮的货物卸下、屈膝跪下才能通过该门,意指人要放下一切重担,在主前谦卑接受恩典,才能得救。然而,耶稣解释“在神凡事都能”(19:26)。只要神引领,就是富翁也可以进天国。最重要的是对神有信心,而不是对自己或财富有信心。那你又倚靠什么去得到救恩呢?
门徒有点疑惑,难道他们信富翁一定得救?
19:25-26 门徒感到疑惑,认为富翁是应该得救的,因为在犹太人的观念中,财富是神赐福的象征。
马太福音27:57一60节讲章
马太福音
27:57 到了晚上、有一个财主、名叫约瑟、是亚利马太来的.他也是耶稣的门徒。
27:58 这人去见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彼拉多就吩咐给他。
27:59 约瑟取了身体、用干净细麻布裹好、
27:60 安放在自己的新坟墓里、就是他凿在磐石里的.他又把大石头滚到墓门口、就去了。
想了两种主题:一、爱主不分时候,1、马利亚香膏抹主,最早;2、西门为主背十字架,死前;3、约瑟安葬主,死后;4、第三天清晨,几位妇女来到坟墓膏主,复活。爱主没有过时,什么时候都不算晚,但是越早主越喜悦;
二、软弱有时,刚强有时,做主的工作是彼此配搭的。门徒在之前三年半的时间跟随耶稣,而约瑟出场率并不高,还有那个半夜过来拜访耶稣的尼哥底母;结果耶稣被击打门徒就四散了,但是之前软弱的人,现在刚强了。
马太福音24:36节这段经文父与子的某种关系
「但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 (马太福音 24:36)
其实这里主要不是讲主耶稣和神的关系的,但也确实可以引申到主耶稣对父神的顺服上,,,还有就是主耶稣和父神的分工不同,就想论到真葡萄树时,主耶稣说自己是真葡萄树,而父神则是栽培者,,,可以说在个样创造、维护万有的事项中,父神是决策者、主耶稣是执行者,,,
这里主要是讲我们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不过我们不知道基督再来的确实日期其实是一件好事,,,如果我们知道确实日期,可能会被试探,在为基督工作的事上闲懒,更坏的是会继续犯罪,然后在最后的时刻才归向神,,,天堂并不是我们惟一的目标,我们在世上有工作,就必须继续工作,直到死或看见我们的救主再来为止,,,
天国君王马太福音讲章2|章28至32节经文注释
你的信仰说一切生命都是上帝所造,而且是在6400左右造的。可是,很多国家的考古学家,拿出大量的证据证明了早在3亿多年前就有了大量的生命。请问,你如何解释?
讲道马太福音9章9到13节怎么
题目:马太蒙召(太9:9~13)
一、马太蒙召前的身份
“耶稣从哪里往前走,看见一个人名叫马太,坐在税关上。”
解释“马太”二字的意思,犹太人与罗马人的时代背景。
二、马太蒙召后的表现:(几个动作)
1、当机立断,跟从耶稣。
2、大摆筵席,接待耶稣。
3、引领多人,归向耶稣。
三、马太蒙召的依据
1、用常识做比方:“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
2、用圣经来论证:“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
3、宣告降世的使命:“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没有义人,连一个......”“神召我们,本不是要我们沾染污秽,乃是要我们成为圣洁。”
马太福音第四章1节到十一节讲章
耶稣以人子的身份受魔鬼的试探,给世人做胜魔鬼的榜样。其祕诀就是靠著上帝,在上帝话语的带领下,胜过魔鬼的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