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朝朱棣迁都哪里 267件文物再现明代迁都北京历史

火烧 2021-09-25 12:51:22 1034
267件文物再现明代迁都北京历史 《1420:从南京到北京》展昨天在首都博物馆拉开帷幕。作为首都博物馆2020年开年特展,展览环绕明代迁都北京这一重大汗青事件睁开,267件文物回望北京六百年汗青,为观

267件文物再现明代迁都北京历史  

《1420:从南京到北京》展昨天在首都博物馆拉开帷幕。作为首都博物馆2020年开年特展,展览环绕明代迁都北京这一重大汗青事件睁开,267件文物回望北京六百年汗青,为观众勾勒出了明代建都、迁都背后的风华岁月。

1420年,明成祖朱棣下诏:以来岁正月初一日始,北京为京师,不称行在……进入展厅,首先看到的是这段写在墙壁上的北国都的“序”。顺着墙壁持续前行,观众能够看到北国都的主要节点年份都被标注了出来。整个展览以《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为配景图,该图涵盖了明宣宗生活、游戏、骑射等内容,既有人物又有故事性,又有建筑特色展示,使得平面展陈空间得以陆续。

展览汇集了北京、南京两地十余家文博单元单子的267件(套)文物展品,个中一级品的数量达到37件(套)。展览分三部门:建都南京,迁都北京和用致雍熙,将朱元璋以南京为大本营推翻元朝,竖立明朝并建都南京的汗青,以及燕王朱棣经由靖难之役争取皇位,后迁都北京,扶植北京的汗青和明朝建都北京之后,北国都的成长与繁荣具象地展示给公家。展厅里,“建都南京”部门使用现代手艺复原了南京文物特色之一的琉璃门,使用铃铛、视频营造出报恩寺有关场景。“迁都北京”部门则使用太庙和天坛元素作为展厅框架。

展厅里,林林总总的金器十分刺眼。个中,南京江宁将军山沐斌夫人梅士墓出土的嵌宝石金头面堪称“国宝级”。所谓头面,是明代显贵人家妇女的常用饰物。古代妇女一样用笄、簪、钗等将盘起的发髻固定在头上。展出的这套头面是一副完整的明代贵族妇女头饰,上面仅嵌宝石的金托就达近百个,包罗挑心、掩鬓、顶簪、分心等,离别作如意形、火焰形、花形。其上均镶嵌红宝石、蓝宝石、绿松石、猫睛石等。

明朝朱棣迁都哪里 267件文物再现明代迁都北京历史

展品中的“黔宁王遗迹”金牌是迄今为止我国古代墓葬中发现的独一一件来自显赫家眷的家传遗训,极为珍贵。金牌为圆形,正面中央刻有“黔宁王遗记”五字,双方各刻有四个字,右为“此牌须用”,左为“印绶带之”,字体略小。金牌上提到的“黔宁王”,指的是明初建国功臣沐英,他曾被朱元璋匹俦收为养子。金牌后头刻有“凡我子孙,务要尽忠报国,事上必勤慎小心,处同僚谦和为本,特谕,慎之戒之”的家传遗训。据认识,沐氏家眷世代镇守云南方陲,280余年里一向与明王朝同患难、共始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