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枕戈待壁 成语: 枕戈俟旦的意思,典故及详细解释

火烧 2022-08-02 05:35:29 1038
成语: 枕戈俟旦的意思,典故及详细解释 成语: 枕戈俟旦 成语简解 编号: 3515成语: 枕戈俟旦注音: ㄓㄣˋ ㄍㄜ ㄙˋ ㄉㄢˋ汉语拼音: zhè gē ì dà 参考词语: 枕戈待旦释义: 义

成语: 枕戈俟旦的意思,典故及详细解释  

成语: 枕戈俟旦 成语简解 编号: 3515成语: 枕戈俟旦注音: ㄓㄣˋ ㄍㄜ ㄙˋ ㄉㄢˋ汉语拼音: zhèn gē sì dàn参考词语: 枕戈待旦释义: 义参「枕戈待旦」。见「枕戈待旦」条。Emoji符号: 枕俟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枕戈俟旦”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枕戈待旦」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晋朝的祖逖和刘琨都以雄豪著名于世。他们在司州主簿任内,因为意气相投而成为好朋友,常在半夜听到鸡鸣声就起来练剑,并且经常说起自己的抱负,想在国家动荡之际以有用之身报效国家。后来祖逖当汝南太守时,国都洛阳被匈奴人占领,他率领百姓往南搬迁到泗口这个地方。等安顿好之后,他向当时尚未即位的晋元帝司马睿表明复兴中原的抱负,于是被任命为豫州刺史,自己招募兵马北伐,并且发誓说:「如果不能光复中原,就像流逝的江水一去不回。」果真,他几次打败后赵石勒,光复了黄河以南的地方。刘琨知道他被任用后,在写给亲友的信上说:「我枕着武器等待天明,立志消灭叛逆的胡人,常常怕祖逖比我早一步握着鞭子驰骋沙场。」后来「枕戈待旦」被用来形容杀敌报国之心急切,随时准备作战。亦用来形容人全神戒备,丝毫不敢松懈。典源: 此处所列为「枕戈待旦」之典源,提供参考。#晋.孙盛《晋阳秋》(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刘孝标注引)逖与司空刘琨俱以雄豪著名。年二十四,与琨同辟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而寝。中夜闻鸡鸣,俱起曰:「此非恶声也。」每语世事,则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共起,吾与足下相避中原耳!」为汝南太守,值京师倾覆,率流民数百家南度,行达泗口,安东板为徐州刺史。逖既有豪才,常慷慨以中原为己任,乃说中宗雪复神州之计,拜为豫州刺史,使自招募。逖遂率部曲百余家,北度江,誓曰:「祖逖若不清中原而复济此者,有如大江!」攻城略地,招怀义士,屡摧石虎,虎不敢复闚河南,石勒为逖母墓置守吏。刘琨1>与亲旧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2>逆虏,常恐祖生3>先吾箸鞭耳!」会其病卒。 〔注解〕 (1)刘琨:西元270∼318,字越石,晋魏昌人。惠帝时以功封广武侯,元帝拜为侍中太尉。刘琨忠于晋室,负重望,为段匹磾所忌而被杀。 (2)枭:音ㄒ|ㄠ,斩除、消灭。 (3)祖生:祖逖(西元266∼321),字士稚,晋范阳人。早年经常与刘琨闻鸡起舞,刻苦自励。元帝时为豫州刺史,渡江击楫,誓复中原,率师与石勒相持,黄河以南,尽为晋土。后由于朝廷大臣不和,奥援不力,遂忧愤而死。逖,音ㄊ|ˋ。 〔参考资料〕另可参考:《晋书.卷六二.刘琨列传》书证: 01.《魏书.卷五九.萧宝夤列传》:「仇耻未复,枕戈俟旦,虽无申包之志,敢忘伍胥之心。」 成语接龙

“旦”字开头的成语

旦旦信誓

“枕”字结尾的成语

黄梁一枕邯郸一枕

“枕”字开头的成语

枕戈待壁 成语: 枕戈俟旦的意思,典故及详细解释
枕戈待旦枕戈俟旦

“旦”字结尾的成语

枕戈待旦信誓旦旦通宵达旦自宵达旦连宵达旦枕戈俟旦 参考链接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枕戈俟旦”分成的单字详解:

枕, 戈, 俟, 旦。

名称 请输入您的名称,自动过滤HTML标签,请不要带链接。 邮件 如果需要网站管理员与您联系,请输入您的邮箱,此邮箱不会被其他用户看到。 正文 请输入留言内容,自动过滤HTML标签,请不要带链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