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投安信招聘 國投安信:聚烯烴供應結構性矛盾仍存 關注L-P價差
國投安信:聚烯烴供應結構性矛盾仍存 關注L-P價差 來源:新浪財經近期國際油價不斷破位下跌,WTI甚至出現了負油價,開創了歷史新記錄。當負油價出現時,與之息息相關的下游化工將深受其影響,這種影響不僅會
國投安信:聚烯烴供應結構性矛盾仍存 關注L-P價差

來源:新浪財經
近期國際油價不斷破位下跌,WTI甚至出現了負油價,開創了歷史新記錄。當負油價出現時,與之息息相關的下游化工將深受其影響,這種影響不僅會體現在成本坍塌方面,還會對市場信心和情緒都有所打壓,更深遠的可能對某些產業供需格局造成一定衝擊。
1、聚丙烯炒作後回歸理性 供應結構性矛盾階段性延續
聚丙烯二季度新增產能較少,但前期新增產能產量持續釋放。聚丙烯截至目前全國產能達到2632萬噸/年。一月份浙江石化一期和恆力二期共計140萬噸新增產能投放市場,產量釋放給整體供應造成明顯壓力。目前,全國聚丙烯總產能累計已達2632萬噸。據統計,一季度的總產量在611.59萬噸,較去年同期高11.08%。3月24日,利和知信裝置試開車,寶來石化計劃5月底-6月初倒開車,考慮的裝置先期的負荷及穩定性因素,預計2季度新增產能影響有限。但是,今年新投產的浙石化一期和恆力二期,以及去年投產的寶豐二期、東莞巨正源、大連恆力一期、中安聯合,共計332萬噸產能將繼續釋放產量。
表1:2020年聚丙烯計劃投產裝置
數據來源:卓創資訊、國投安信期貨研究院
二季度裝置檢修較為集中,供應結構性矛盾仍將突出。整個2020年依舊是檢修「小年」,但今年一季度,尤其春節後市場受到石化累庫疊加油價下跌、疫情影響,價格一路下跌,導致部分企業檢修提前。據統計,一季度檢修影響量在70.42萬噸,較去年同期高58.63%。2季度來看,聚丙烯裝置檢修相對集中,尤其5、6月份達到年內檢修高點。其中,注塑裝置檢修相對集中,需留意結構性供應情況。
圖1:聚丙烯檢修產量損失量
三月底以後聚丙烯價格實現V型反轉,價格瘋狂炒作就是因為生產口罩等需要的用到的纖維料,實現了井噴式增長導致。大量企業轉產纖維料,導致纖維料排產比例狂飆至40%以上,而通常情況下纖維料的排產比例僅在10%上下波動。而拉絲料通常排產比例在35%左右,如圖所示,近期拉絲排產比例跌破20%。纖維料的狂飆猛漲,加之拉絲排產比例下滑,導致拉絲價格也一路看漲,但面對高價原料,下游卻難以消受。BOPP的漲幅難以跟隨原料上漲步伐導致利潤空間被集聚壓縮,一些企業出現銷售原料或是表示出暫時停產意願。這種供需錯配的矛盾一時間驟然激化。雖然隨著國家打擊投機炒作措施的出台,炒作氛圍退溫,價格回落回歸理性。但防疫物資的需求仍將持續,疫情期間纖維料仍將維持較高生產比例。這也對價格回落的空間產生了限制作用。
圖2:聚丙烯拉絲與纖維排產比例走勢圖
2、塑料檢修集中部分沖抵新增產能釋放 需求疲弱拖累市場
二季度檢修集中,但新增產能釋放帶來的產量增長對市場影響仍將持續。2020年一季度國內PE裝置檢修損失量在14.63萬噸,比2019年一季度減少6.58萬噸,同比下降31%。一季度來看,由於春節假期有所延長,且石化持續生產,石化庫存居高不下,供應充足,一季度石化檢修對市場行情影響不大。隨著二季度的到來,國內聚乙烯企業部分裝置將開啟年度大修,據統計,至5月底前國內PE行業有17套裝置存在檢修計劃(包含目前在修裝置),涉及產能共計498萬噸,行業將於5月中旬迎來檢修高峰,日檢修影響量最高將達到1.06萬噸。預計5月份國內PE行業月均開工率均值在80.83%,較4月份下降7.66個百分點,開工率低值或出現於5月19日,為76.11%。集中檢修帶來產量下滑有助於緩解市場的供應矛盾。但一月份浙江石化以及恆力石化三套新增裝置已投產,共計新增產能115萬噸,截止目前,我國聚乙烯裝置總產能已經達到2020.8萬噸。新增產量持續釋放。據統計,2020年1-3月份國內PE累計產量約493.62萬噸,較去年1-3月份同比增加14.09%。
圖3:國內PE行業開工率走勢圖
受疫情影響,國內外需求形勢均表現疲弱。1-3月份我國塑料製品總產量為1514.6萬噸,同比增加-22.9%。國內方面,農膜生產旺季已過,開工率下滑,5月份進入全年需求最淡的季節。其他下遊行業開工同比均有不同下滑。海外受疫情影響,塑料出口需求受影響。從塑料製品出口國來看,集中在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和地區,而目前這些國家和地區公共衛生事件形式嚴峻,消費能力顯著下降。受此影響,國內終端成品出口影響嚴重,3月中下旬以來國內已陸續出現國內企業被取消訂單或延期收貨情況,華東華南等出口型企業面臨停產困境,其影響將在2季度進一步體現。
圖4:塑料製品主要出口地
3、二季度操作策略展望
從供需基本面來看,二季度檢修較多,部分抵消新增產能的影響。但結合目前下游需求疲弱的情況,二季度整體供需形勢依然嚴峻。海外疫情雖然出現一些好轉跡象,但全面得到控制仍需時日。因此,塑料製品出口形勢仍然不容樂觀。國內需求雖然逐步恢復,但同比開工均有不同程度下滑,且農膜消費需求二季度進入全年淡季最低點。從成本端來看,原油價格走出了一波倒V型走勢,低油價無疑會帶來石化成本支撐的走弱。
從供需基本面和成本端來看,價格承壓,估值重心面臨下移壓力。但前期價格超跌形成的低點或有較強技術支撐,另外,前期低點也試探了煤製成本支撐,部分煤制裝置在前期價格打到低位時出現虧損,臨時停車和轉產的意願集中爆發。因此,短期價格回落後,後期或轉入低位寬幅震蕩整理格局。操作上,背靠技術位注意節點把握,關注前低技術支撐和煤製成本支撐情況。
對於聚丙烯而言,供需錯配的結構性矛盾仍將階段性持續,對價格構成一定支撐。這會導致階段性L-P價差維持高位,但是,一旦疫情得到控制,下游需求結構恢復常態,PP價格補跌預期會更強,屆時,L-P價差會有縮窄預期,但操作的節點需要密切關注疫情發展態勢。
圖5:L-P價差走勢圖
圖6:塑料和聚丙烯主力合約走勢圖
國投安信期貨 鄭若金 牛卉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