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怕三更穿鞋女怕正午戴帽 俗語:“男做上怕三,女過滿怕午”,什麼意思?你們這樣講究嗎?
俗語:“男做上怕三,女過滿怕午”,什麼意思?你們這樣講究嗎?
導語:俗語:“男做上怕三,女過滿怕午”,什麼意思?你們這樣講究嗎?樹的年輪記載了一棵樹的成長,年齡也是人這個新生命不斷成長的記錄,我們用生日是紀念一個人誕生到這個世界的開始。中國人非常熱衷於過生日,一歲的時候要做週歲,12歲要過滿歲,18歲要過成年的生日,到歲數大了,還要過大壽。不僅如此,關於過生日,在民間還有許許多多的禁忌,什麼年紀要過,什麼年紀不該過都是有講究的,在農村就有這樣一句俗語是:“男做上怕三,女過滿怕午”,說的就是過生日的禁忌,接下來我們就分別來看看說了什麼意思。
男做上怕三其實這句話是要分開來說的,應該是“男做上,怕三”。這裏的“做”是指“做生”,也就是過生日的意思。“男做上”其實是古時候的一種過壽的方式,以前人們的壽命短,所以過大壽從不惑之年之後就開始了。每十年過一次大壽,但是男人講究提前一年過,比如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都是要提前一年過生日,即在39歲、49歲、59歲的時候過。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一、首先是因爲在我們的傳統認識觀念裏面“九”這個數字與漢字中的“久”同音,有着長長久久的吉祥寓意,老人過九意味着長壽健康。並且提前一年慶壽也是因爲“八九不離十”中“不離十”與“不離世”的諧音相同,同樣也表達了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而“十”與“死”諧音,人們對此也是很忌諱的。所以在給男性慶生的時候適合提前一年過生日最好。
二、男屬陽,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奇數代表陽數,偶數代表陰數,“十”這個數字是個陰數,所以男人不適合過,而九既是陽數還是陽數中的最大,所以人們“過九不過十”。
三、“十”代表滿,不是也有“十全十美”的說法嗎,但是在中國卻還有一種認知就是“月滿則虧”,“物極必反”,所以在給老人祝壽方面比較忌諱在整十歲這一年慶壽。而人們過生日又講究寧提前不推後的原則,所以就會選擇給老人提前一年過生日。
“怕三”,這裏的“三”指的是三更,即子時,晚上11點到凌晨1點,子時之後是鬼活動的時間,這個時候陰氣最盛,與男人的陽性相剋,不太吉利,此時生的男子將來的性子會像女孩子,並且不會有什麼大的成就。

女過滿怕午
這句話和上面一樣,也要分成兩句來解釋,即:“女過滿,怕午”。相對於男人是從四十歲開始每十年過一次,女性一般是從30歲開始,每隔十年就會過一個整年的生日。並且相對於男子不過滿的說法,女子就簡單一點,就是因爲女屬陰,“十”這個數字是陰數,所以女人過生日可以過“滿”。看完了這個兩句話的解釋是不是感覺對於女子來說就很不公平了,難道女子就不害怕“死“諧音,不怕”月滿則虧“的說法嗎?由此可見,古代這個男尊女卑的思想就連在過生日上也能體現出來。
而關於“怕午”,這裏的午指正午,就是說女性最怕出生在正午時刻。因爲正午是陽盛陰衰之時,女性屬陰,和這個時間相沖,很不吉利。如果女孩這個時候出生了,往往將來是受苦的命。
“男做生怕三,女過滿怕午”,這些都是民間的迷信說法,沒有一點科學道理。不過至今在許多的地方還延續着“男進女滿”、“過九不過十”的生日講究,其實就是爲了討個好彩頭,尋求一個好的寓意。但是關於“男怕三,女怕午”的說法就實在太不可取了,畢竟一個人的命運並不是出生時辰可以決定的,我們的人生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小編有話說:小時候特別喜歡過生日,不管是自己的生日,還是別人的生日,都喜歡熱鬧,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卻越來越不喜歡過生日了,好像生日的意義就在於提醒你老了一歲。但是等到自己一個人過了幾個生日之後,才發現生日的意義就是被記得。我們小時候過生日有父母記得,等到長大了也希望自己身邊的其他人能記得,對於老人更是一樣,做不做大壽都無所謂,重要的是子女能記得自己的生日,陪自己吃個家常便飯也會開心的。老人年紀大了,最希望的就是孩子孫子們能夠承歡膝下,共享天倫之樂,但是孩子們的工作生活都很忙,這樣的機會也不多,所以給老人過生日也是讓老人感受孩子們孝心的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