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說自己搞外交會砸鍋,周恩來:主席認為你「 ”臨事而懼”是優點
陳毅說自己搞外交會砸鍋,周恩來:主席認為你「 ”臨事而懼”是優點
在中國的十大元帥中,祖籍四川的有四位,儀隴縣的dz、開縣的劉伯承、樂至縣的陳毅、江津縣的聶榮臻。此外,賀龍雖是湖南桑植人,但他1922年就入四川,擔任川軍將領;土地革命時期,他是湘鄂川黔根據地的創始人之一;解放戰爭期間,他再次率部入川,與二野共同發起成都戰役,並出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與四川頗有緣分,且深懷感情。中國有句俗話: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雖說中共黨內歷來反對攀老鄉,拉關系等危害組織純潔的庸俗化作風,但這幾位老帥,都是在槍林彈雨中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凝聚他們的並非一般的鄉情;但畢竟是老鄉,在飲食和地方文化的欣賞上,有共同的嗜好,這是無庸諱言的。
在這些元帥中,陳毅是最活躍的,喜歡張羅。那時隔幾年就有一次文藝調演或觀摩演出,各地的劇團匯集北京。故鄉人愛聽鄉音,卻難得有一起欣賞的機會。有一年,又逢四川省的川劇團來北京參加會演,陳毅專門調這個劇團,到中南海紫光閣旁邊的小禮堂來演出。他特意把那幾位四川的老帥,和他的鄰居也是四川籍的dp,都邀來一起看。陳珊珊也陪着父親觀看了演出,但對父親和其他幾位四川老帥那份陶醉,以及觀後議論時那一個勁兒地譽美,十分不解。「 ”他們說這個高腔精彩,那個功夫了得,可我根本欣賞不了,對白唱腔全聽不懂,就覺得坐在禮堂里的時間真難熬。”
十大元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成立中央軍委以後,就都是委員。1959年以後,又幾乎都由常委而任軍委副主席。除了工作上的交往,節假日的團聚外,他們偶爾也會相約到某一位家中坐坐、吃飯、小敘。據陳昊蘇回憶:1959年國慶後,他和弟弟、妹妹曾在父親陳毅帶領下,到賀龍家中歡聚。陳毅剛到北京時,曾和賀龍住在一個大院子里。陳毅家搬入中南海後,賀龍家仍留在東交民巷。兩家的孩子很熟,以往歡聚時大人聊大人的,孩子們則有自己的話題。而這次,賀龍把兩家的孩子召在一起,做了一番鄭重其事的懇談。
賀龍說:"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具有勤勞勇敢、艱苦奮斗的優秀品質,自從出了共產黨,這種高尚的品質就有了新的內容,這就是md說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偉大精神。我希望你們年輕一代要把這種精神繼承發揚下去。"突然對子女們講這一番話,也許是由於中國共產黨取得政權10年了,在這大慶的日子里,不免浮想聯翩。賀龍說完後,陳毅隨即囑咐自家的孩子:「 ”你們這些娃娃要牢記賀伯伯的話,把它作為終身的座右銘。”
新中國的外交工作一直是周恩來在第一線指導布置的,當1954年9月,陳毅進京聽dp跟他說:「 ”今後外交部這一攤子,恐怕要你多操勞”後,陳毅就成了周恩來的搭檔。自正式出任外長始,陳毅工作往來最多的,就是周恩來。

據傳,當初的工作也是周恩來做的。陳毅得知中央准備安排他當外長的意圖,很快找到周恩來,開門見山:「 ”請中央重新考慮。”「 ”我這個陳毅,有時說話很有破壞性,有時好感情用事,感情一上來,說話沖口而出,不管輕重的……搞外交如是會砸鍋的。”可周恩來告訴陳毅,此事已經md點頭。「 ”主席認為你‘臨事而懼’正是優點,所以外交工作非你莫屬。”陳毅見已無轉圜余地,就應了下來:「 ”不過我有言在先,我要是不稱職,你早點把我撤下來,免得出大紕漏。”他還請中央先別下任命,自己先跟周恩來實習一陣子,看看是否合格。
陳毅和周恩來的友誼,可以上溯到20年代初的留法勤工儉學時期,他們在異國就並肩組織過愛國運動。在30多年後,在陳毅成為周恩來的得力助手、獨當一面的外交部長時,他們還常會追憶當年的情景。
在住進中南海一段時間後,陳毅家找到了一位叫施文才的廚師。施師傅烹調技藝非凡,中餐、西餐俱佳。陳毅是黨內有名的美食家,世間珍饈對他皆有誘惑,而且很會品味。找到了施師傅這樣的高廚,能烹制各種佳餚,使他頗為得意。有一次,施師傅做了一道西菜罐罐雞,陳毅在法國留學時吃過,且很喜歡這道菜。品嘗了施師傅的罐罐雞,他覺得非常地道,不由回憶起在法國留學的時光,繼而想到了當年在那里並肩戰斗的周恩來。
過了一段日子,陳毅把周恩來請到家中。「 ”你肯定很長時間沒享受過這么地道的罐罐雞了。”周恩來品嘗後,也覺得味道特別好,說:「 ”這么好吃,是誰的手藝啊?”非要陳毅把師傅請出來,見見面。陳毅遂叫陳珊珊把施師傅招呼出來。看見施師傅,周恩來說:「 ”哦,原來是你呀,你好,你好。”「 ”咦,你們認識?”陳毅大惑不解。「 ”施師傅呀,曾經在我們家里做過飯。”周恩來回答。
聽了父親和周恩來的對話,陳珊珊悄悄去找了施師傅:「 ”聽說您還在總理家當過廚師?”「 ”是啊。我還給qj當過廚師,但是她太難伺候。我喜歡不干涉,烹調方面的事,既然交給我,我就會盡全力去做好的。”
慶雲堂四號院和西花廳相距不太遠,有時得暇,兩家就會互相走動一下。周恩來來得少一些,多是陳毅夫婦帶孩子去周恩來家。有一年,陳毅正在國外訪問,張茜帶着孩子們去看鄧穎超。他們剛進西花廳,正逢周恩來從md的菊香書屋那邊回來。他看見張茜和孩子們,就說:「 ”我才還同主席談到陳總在國外的訪問呢!主席關心陳總的身體,我報告說陳總身體好,胃口也好。”
「 ”你們知道主席聽了我的匯報說什么嗎?”周恩來接着說:「 ”主席說:‘陳總胃口好就糟了,張茜同志聽了一定不高興。你這情報可別告訴張茜喔!’”鄧穎超、張茜和孩子們聽了,都被逗笑了。
陳毅的孩子們由此得知,自家的這些家庭瑣事,md、周總理居然都知道啦!其時,共和國幾位元帥們,都被自己的夫人們嚴格控制着飲食,中南海里的dz、李富春、譚震林、張際春等,被夫人管制得幾乎不能吃肉。
胃口不好,就可能是患了什么病症;可胃口好了,又怕發胖,是當時令許多高層領導者頭痛的事。在陳毅家的飯桌上,張茜總是管着陳毅,這個不能吃,那個要少吃。在孩子眼里,陳毅多數時候是服從的;但管得多了,也有抱怨的時候:「 ”不要總干涉內政嘛!”
作者:王凡 東平
編輯:衛中
*本文摘自中國青年出版社《紅牆童話:我家住在中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