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象牙的字款 從米粒大的象牙刻324個字,到一幅畫賣1.8億,成就他的竟是徐悲鴻
從米粒大的象牙刻324個字,到一幅畫賣1.8億,成就他的竟是徐悲鴻
#國畫##繪畫#
陳洪標|撰稿

有一種人,一生中總會遇上貴人,因爲他通過刻苦努力身懷絕技,但是他需要貴人的幫助,無論是經濟上,還是事業上。
中國十大國畫大師之一,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的傅抱石先生,就有過這樣的經歷。
▲圖爲傅抱石先生在創作中
1、修傘匠空有一身絕技,直到遇上徐悲鴻傅抱石,1904年生於江西南昌,原名長生,又名瑞麟,因家境貧寒,沒有上過學,跟一修傘匠做學徒爲生。
他在27歲的時候,就可以在一塊米粒大小的象牙上,刻出324個字整篇《蘭亭序》。
他的篆刻,可以媲美清末篆刻巨擘趙之謙,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並以此換一些紙墨,用來畫畫。
▲圖爲傅抱石先生生
而他的畫,徐悲鴻第一次看到,就讚歎不已。
就是這樣身懷絕技的人,在那個年代,還是沒有出頭的機會,如果不是徐悲鴻的鼎力相助,或許中國畫壇上就少了一位叫傅抱石的大畫家,哪怕他再努力,不是窮苦潦倒堅持不下去,就是累倒在畫案上。他的畫作就不可能拍出1.87億元。
▲圖爲傅抱石先生生前最後一幅鉅作山水畫《茅山雄姿》,2017年在北京拍了1.87億元。
那麼徐悲鴻是怎麼幫他的?是像現在圈子裏,幫人吆喝,吹捧,讓他的畫賣高價嗎?
不是,那不是徐悲鴻的處事方式,格局太小了。
這個幫人的故事很感人,一直成爲中國藝術界的佳話。
▲圖爲徐悲鴻先生
那是一九三一年,徐悲鴻時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他帶着學生到廬山寫生歸來途經南昌,傅抱石得知消息,和許多慕名前往討教的人一樣,帶上自己的作品趕到旅館。
等輪到傅抱石時,他走進去深深地鞠了一躬,很是有些拘謹。
徐悲鴻請他坐下。他沒坐,打開包袱,拿出幾枚圖章和幾張畫。
▲圖爲徐悲鴻先生畫作
徐悲鴻看了圖章邊款署名卻是“趙之謙”,問:“這些圖章……”
傅抱石說:“是我仿趙之謙的圖章,爲了買紙……”
徐悲鴻說:“你完全不必要仿。你自己刻得很好嘛!”
▲圖爲徐悲鴻先生畫作
徐悲鴻又看了他的畫,頓覺眼前一亮,讚賞不已。問傅抱石:“你現在做什麼事?”
傅抱石告訴徐悲鴻,在小學裏替別人代課,現在失業在家。這些畫和印章,是他到一家舊書店看看來的。經常去,就和店家熟了,沒錢買書,就讓去他們的書庫看書。
這些經歷,和徐悲鴻當年的很相似。
徐悲鴻想幫這位年輕人。
▲圖爲徐悲鴻先生畫作
2、一面之緣,助人留學日本,最終成就一生徐悲鴻請傅抱石晚上再來詳談,最好在十點鐘以後。
傅抱石無比激動,回到家裏,告訴妻子羅時惠這個好消息後,把家裏的畫都拿出來,挑了自己比較滿意的十幾幅。
那天晚上,傅抱石並沒有見到徐悲鴻,但是旅館的人轉話傅抱石,讓他寫下地址,有空再來聊。
▲圖爲傅抱石先生畫作
第二天一早,雨下得很大。傅抱石坐在門口發呆,忽然聽到巷口有人提到了自己的名字。他站起來走出去一看,驚奇地叫了起來:“來了!來了!徐悲鴻大師來了!”
妻子羅時惠聽了,慌亂地從牀邊的大櫃子裏,把挑出的幾十幅畫搬到桌子上,因爲衣服太破,不好意思見客就躲進了櫃子裏。
傅抱石把冒雨來訪的徐悲鴻迎進屋裏。
徐悲鴻一進屋就說:“傅先生,看看你的畫吧。”
他一邊看畫,一邊連連稱好。
“你應該去留學,去深造。你的前途不可限量。”看完畫,徐悲鴻說,“經費困難,我給你想辦法。總會有辦法的。你願意到法國去嗎?”
這時羅時惠驚喜地從櫃子裏衝出來,拉着傅抱石跪在徐悲鴻面前,說:“您老對抱石的恩德,我們來生也報答不了。請受我夫妻三拜。”
徐悲鴻急忙攙起傅家夫婦。
▲圖爲傅抱石先生畫作
從來不願主動去見官僚權貴的徐悲鴻,卻爲了傅抱石的留學經費,去找了當時的江西省主席熊式輝。
熊式輝對徐悲鴻的來意並不感興趣。於是徐悲鴻拿出一張自己的畫,說:“我的這幅畫留下來,就算你們買了我一幅畫吧。”經過在場的人勸說,熊式輝勉強同意出一筆錢。
最後,這筆錢卻不夠傅抱石去法國留學的費用。
1933年,傅抱石改道去日本留學,在東京帝國美術學校攻讀東方美術史,兼學習工藝、雕刻、繪畫等。
▲圖爲傅抱石先生畫作
後來,傅抱石在日本生活困難,到了快輟學的時候,不得不寫信向徐悲鴻求助。
徐悲鴻立即四處奔走,拿自己的作品籌了一筆錢,才使傅抱石得以完成學業。
傅抱石沒有辜負徐悲鴻的厚望,回國後執教中央大學藝術系。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南京師範學院教授、江蘇省國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等。最終成爲中國著名的山水畫大師、美術理論家、篆刻家。
▲圖爲傅抱石先生畫作
很多人不理解,江西當地爲什麼就沒有發現這個人才?而徐悲鴻一看畫就認定前途無量?還費那麼大的勁,去幫一個只見了一次面的小年輕?
不管當初的情況如何,至少有一點,那是因爲徐悲鴻看好傅抱石的才華,愛惜人才,這是那一個時代的藝術家和學者們的高貴品質,才字當頭。現在的人都是利字當頭,很少有徐悲鴻這樣的伯樂了。
3、傅抱石先生畫作欣賞本文系【陳洪標寫字說畫】原創,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