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怎样对待历史遗迹 兰州有哪些现存的历史遗迹?分别在哪里啊

火烧 2021-07-13 09:08:39 1046
兰州有哪些现存的历史遗迹?分别在哪里啊 兰州的肃王时代遗迹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设兰州,置兰州总管府,始有“兰州”之名。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改为兰泉县,是年兰州户口仅有395户,人口98

兰州有哪些现存的历史遗迹?分别在哪里啊  

兰州的肃王时代遗迹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设兰州,置兰州总管府,始有“兰州”之名。

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改为兰泉县,是年兰州户口仅有395户,人口981口。

金代初废兰泉县并入兰州,是时兰州人口为11360口。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兰州为兰县,洪武十一年,明太祖始封肃王,建文元年(1399年)肃王府由张掖迁至兰州并兴修城廓。

兰州遂成为王城。

清康熙五年(1666年)陕甘分治,兰州成为甘肃省会。

民国三十年(1941年)正式设立兰州市。

历史上的肃藩王家族,是一支较平庸,没有出过什么特别著名人物的家族。

不过,肃王这一脉的传承体系比较完整,自肃庄王移藩兰州后,对明代兰州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多有贡献。

兰州三台阁

兰州市的皋兰山有座古朴的的“三台阁”,此处海拔2129米。

“三台阁”始建于明建文初年(1399年)。

乃明朝第一代肃庄王朱瑛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移藩兰州后所建。

原名“魁星阁”,上祀魁星。

后来因为“神阁一楹,阁崇三级”,所以俗称“三台阁”,岁月流逝,人们也只称“三台阁”而忘记了“魁星”初名。

相传朱瑛修阁,是借眼前之地,寄传家天下之思。

所以建成之后,每于重阳佳节,定会携眷登高望远,遥思金陵。

“三台阁” 历经370多年的风雨战乱,数番倾塌。

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和道光十二年(1832年)都重新修建过,还划给养赡旱地25亩。

但同治五年(1866年)三台阁又遭战祸所毁,至辛亥革命后又加修补。

民国十三年(1924年)甘肃督军兼省长陆洪涛却暗使人拆毁三台阁以达到私利。

解放后,1984年政府重建三台阁,重现旧观。

兰州金天观

肃庄王朱瑛好道教,到兰州两年后(建文二年-1400年) 兴建“金天观”。

怎样对待历史遗迹 兰州有哪些现存的历史遗迹?分别在哪里啊

当时的选址在城西三里,这里唐有云峰寺,宋建九阳观,西方在五行中属金,故名“金天观”。

修建之初,肃庄王见这一带山环水绕,如同仙人舞袖,还将城西面的一个城门取名为袖川门(有碑刻载“皋兰袖川外之金天观”可证),并不完全是现在七里河西津东路市工人文化宫的地点。

工程到永乐四年(1406年)完工,人们是从雷坛河新桥边上的一个山门进入寺观。

每年农历八月初八日为雷坛庙会,热闹异常。

金天观的建成,还有一段建文帝失踪之谜的故事所致。

明惠帝朱允炆(朱元璋的长孙,太子朱标的长子)1398年即位,年号“建文”。

登基后,进行削藩,压制地方诸王坐大。

燕王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

明建文四年(1420年),经过四年的战争,朱棣攻入南京,夺取了明朝政权,惠帝神秘失踪。

传说建文帝逃到兰州,当时肃庄王正在修建金天观,他便让建文帝匿藏观内。

有人认为“金”是西方,“天”指天下,金天观的命名就是暗藏天子西去之意。

当年有位著名道人孙碧云,号“玄虚子”,孙十三岁上太华山修道,遇张三丰授以道术,再驻武当山,道行深厚,精通武当内家拳术。

洪武年间入京师,甚得朱元璋褒宠,明景帝时还为其在京建万寿宫。

可能匿于甘肃的传闻也传到朱棣那里,永乐十年(1412年)明成祖下诏,让孙碧云主持兰州金天观道场,暗地里打探建文帝消息。

肃庄王之前与也与孙相识,为了迎接孙碧云,肃王还专门修建了望仙桥和雷坛,雷坛河就是因此而得名。

肃王将孙碧云“迎居金天观环室接引群众,语多奥旨”,孙在兰州居留了两年,没得到建文帝什么消息,后来便返回太华山。

金天观落成,占地54亩,观内殿阁巍峨,回廊幽曲,声名鹊起,为陇上最大的道观。

当时金天观以唐代槐树、壁画、牡丹而闻名。

金天观里原有36株唐槐,称为“三十六部雷将”。

今天仅存唐槐3株,最高的一株高达20余米,胸径近3米,也名正言顺的成为兰州第一号受保护古木;还有明清柏3株,树龄均在120年以上。

原来金天观回廊绘有建文帝时期的壁画《金阙玄元太上老君应化图》,还有兰州驰名的牡丹池,相传这里的牡丹来自唐长安城,有些甚至还是杨玉环的手植株,传闻总是令人浮想连篇的,可惜我那天转了每一处地方,除了可一瞻唐槐清柏外,其他都已消失,只见廊殿开着一间接一间的行货画廊和“奇石店”。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四月,林则徐被贬新疆途中,居兰州八天,一天他游览了金天观,在斗母宫题写了一幅对联:“普物无心,万讣共载慈云遍:资生有道,百族同依爰日长”,如今不知又在何处。

1956年,金天观改为兰州工人文化宫。

好在原二清殿西廊还有明清碑刻十余块,是城市建设时人们将一些地方的石碑移立到此的。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从肃王府“节园”移来的“碧血碑”(“碧血碑”的故事下面会讲到),旁边还有清末陕甘总督左宗棠书的文天祥《正气歌》碑刻。

兰州白衣寺塔

兰州白衣寺是末代肃王朱识鋐管治下于崇祯四年(1631年) 始建的寺院。

那时建寺初成,往往都获皇帝封赐名,大概崇祯正忙于应付清兵进逼,哪有心情顾及陇上一寺命名,当时就以寺内尊奉的白衣菩萨而称“白衣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