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孟子为何连用两个问句质问景春 孟子文中的“景春”人物的生平历史

火烧 2021-11-12 02:19:06 1152
孟子文中的“景春”人物的生平历史 景春何许人也?因史无明载,历来有多种说法,将现有资料汇集于此以资参考。1、纵横家。《昭明文选•七发八首》(卷第三十四):“景春佐酒,杜连理音。”注曰:《孟子》景春曰:

孟子文中的“景春”人物的生平历史  

景春何许人也?

因史无明载,历来有多种说法,将现有资料汇集于此以资参考。

1、纵横家。

《昭明文选•七发八首》(卷第三十四):

“景春佐酒,杜连理音。”注曰:

《孟子》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

刘熙曰:“景春,孟子时人,为纵横之术者。”

2、不知。

朱熹《孟子集注》:

“景春,人姓名。”

圣人朱子比较滑头,不说自己不知,而是说了这一句废话。

3、孟子学生。

钟泰《中国哲学史》第九章:

“春,孟子弟子”。

这三个说法(其实是两个,朱子的话根本是在掩盖自己的无知,不算数),至今仍没有定论。

关于景春是哪里人的问题,曾有人分析可能是楚国人。

有网上文章说:

有没有人会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景春只称道公孙衍和张仪呢?和张仪并称的不一直都是苏秦吗?

古代学者就有问过这个问题的,他们的答案是:张仪那时候应该已经死了。

我觉得倒也未必。

孟子为何连用两个问句质问景春 孟子文中的“景春”人物的生平历史

仔细想想,公孙衍和张仪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曾为秦国出过很大的力。

而秦国当时和楚国恩怨纠缠了很长一段时间,屈原就是这场漫长而复杂的国际纠纷中的一个牺牲品。

而苏秦虽然了得,可他的活动范围主要在中原诸侯之间,和楚国没有太多直接的关系。

所以,景春如果确是楚国王族,自然心中全是公孙衍和张仪的厉害。

景春虽不是什么大人物,但因有了景春之问,孟老夫子才给我们留下了千古名言,才有了张平子建晓春亭。

可以说,正是有了景春,才使两个历史著名人物与我们聊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因此说,我们应该感谢景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