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蒋介石为何会败?
解放战争蒋介石为何会败?
原标题:解放战争蒋介石为何会败?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革命军的战略性决战。当时国民党军队365万,相对共产党的280万,多出80多万人。“不光是人数,还有武器、装备……共产党(军备)虽比小米加步枪好一点,但和国民党的装备不能相比,军事力量相差很多。
辽沈战役开始时,蒋介石颇有信心,但是四个半月里,从来没有打过类似大仗的共产党歼灭了国民党近155万人的军队。这是蒋介石没有想到的,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蒋介石的失利,在于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不占,如此败掉是必然结果。

天时即时机,共产党非常会利用时机,比如战败时就争取时间养精蓄锐,而蒋介石有利时不利用时机,不利时想争取时机却没有机会了。1946年5月bl战败后,md建议其争取时间休备补充,恢复元气再作战。而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向蒋介石施压,bl得到了时间。
在当时国民政府、美国与共产党的三方谈判中,马歇尔评论ze手段非常厉害,“是我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外交对手”。ze以此争取来了23天的时间。
时间一长,国民党的经济恐慌、士气涣散等问题都将爆发。ze曾在1946年11月评估:“半年之后蒋氏毫无办法。”
而地利上国民党的不利,在于其占领的都是城市。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乡村是农业生产的地方,吃饭靠农村;城市是消费的地方,乡村粮食不来,城市没有饭吃。城市里拥挤着难民都要吃饭,于是发生恐慌。
至于人和,后来的蒋介石众叛亲离,仅1948年8月28日到10月7日期间,md拜访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60人次,其中最重要的是当时的民盟主席张澜,其次是宋庆龄,还有黄炎培、罗隆基、郭沫若等,而这些人之后“都替共产党讲话、替共产党帮忙”。除了民主人士,蒋介石在亲信、国民党内也渐渐众叛亲离,冯玉祥、李宗仁等都站在了反蒋一边。三大战役失败加速了蒋介石的众叛亲离,当时200多人签名要他下台,也有官员当面指责他错失谈和良机,导致现在无法议和的局面。
蒋介石是黄埔军校出来的,但没有从排长、营长、连长当起,对真正的军事不太了解。军阀混战时,蒋介石之所以能打败冯玉祥、阎锡山等,并不是蒋介石的军事战略,而是政治分化。
蒋介石内战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八年抗战后,当时的中国根本不适合打仗尤其是内战。
ze在1946年11月就估计蒋介石只能维持半年。是年5月马歇尔就提醒蒋介石,共产党在军事上、财政上都占优势,无论什么条件,都要谈和,而且要快,不能慢,否则在军事上、财政上、经济上将陷入混乱状况。
共产党深知这点,所以谈判时提出条件。重庆会谈时,md要的条件是划黄河为界,他要山东、河北、山西的一半、热河、东北三省。当时国民党内部也有建议蒋介石接受分江而治的,但以蒋介石的个性怎么可以呢?他说军令、政令必须统一,必须听他的。
蒋介石性格中有“软”的一面,并不似md坚决,这导致他很多决策的失败。中央苏区失败,红军撤出时,很多国民党将领建议蒋介石在西边堵,但他觉得红军是强弩之末了,所以开了一个口子,让几万人往西边走了,结果到了四川又建立了军队。
此外,在重庆谈判时,蒋介石虽不满md提出的很多条件,本来可以扣下md,但他反复斟酌觉得不该这么做。而md来的时候就做好了坐牢的准备。
- 上一篇
赵子龙几进几出长坂坡 赵云七进七出的长坂坡是现在哪里?赵子龙打了多久?
赵云七进七出的长坂坡是现在哪里?赵子龙打了多久? 长坂坡,现在的湖北省荆门市长坂坡,是古代战场的遗址,更是见证赵子龙宣威的地方。在长坂坡上一直有着这样一句话:“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
- 下一篇
为什么没找到 来成都了,一个月了没找到一个工作,没技术,没学历,22岁男 性格内向,孤僻,想找个包吃住的厂的什么的!!
来成都了,一个月了没找到一个工作,没技术,没学历,22岁男 性格内向,孤僻,想找个包吃住的厂的什么的! 来成都了,一个月了没找到一个工作,没技术,没学历,22岁男 性格内向,孤僻,想找个包吃住的厂的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