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舌枪唇战是什么意思 成语: 花唇巧舌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火烧 2021-06-10 02:59:18 1040
成语: 花唇巧舌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花唇巧舌 成语简解 编号: 4740成语: 花唇巧舌注音: ㄏㄨㄚ ㄔㄨㄣˊ ㄑ|ㄠˇ ㄕㄜˊ汉语拼音: huā chú qiǎo hé参考词语:

成语: 花唇巧舌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花唇巧舌 成语简解 编号: 4740成语: 花唇巧舌注音: ㄏㄨㄚ ㄔㄨㄣˊ ㄑ|ㄠˇ ㄕㄜˊ汉语拼音: huā chún qiǎo shé参考词语: 花言巧语释义: 义参「花言巧语」。见「花言巧语」条。Emoji符号: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花唇巧舌”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花言巧语」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论语》里曾记载孔子的一段话:「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话说得很动听,脸色装得很和善,可是一点也不诚恳,这不是仁的表现。宋代理学家朱熹在与学生讲解这段话时,解释说:「做任何事都要有诚心,没有诚心便是不仁。说话动听、和颜悦色,本来就应该这样,而且也不害事,但如果为了取悦别人而不诚心的话,那是不可以的。」「巧言」二字有人解释为说话不诚恳,朱熹告诉学生说:「依我之见,巧言是指虚假好听的话,今天有不少读书人舞文弄墨,妙笔生花,但写的尽是些言不及义的文章,就是所谓的巧言,也就是『花言巧语』。」朱熹用「花言巧语」来解释《论语》里的「巧言」二字,后来「花言巧语」就被用来形容虚假而动听的言语。典源: 此处所列为「花言巧语」之典源,提供参考。《朱子语类.卷二○.论语.学而篇》或问「巧言令色,鲜矣仁」。曰:「只心在外,便是不仁也。不是别更有仁。」「巧言令色,鲜矣仁!」只争一个为己、为人。且如「动容貌,正颜色」,是合当如此,何害于事。若做这模样务以悦人,则不可。或以巧言为言不诚。曰:「据某1>所见,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1>弄笔端做文字者,便是。看做这般模样时,其心还在腔子lwg 否﹖」 〔注解〕 (1)某:自称语。此指朱熹(西元1130∼1200),字元晦,后改字仲晦,晚号晦翁,又号晦庵、紫阳。宋婺源人,侨寓建州。累官宝文阁待制,卒諡文,后世尊称朱子或朱文公。其学以居敬穷理为主,集宋代理学之大成。 (2)举子:被荐举应试的士子。书证: 01.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不要你狂言诈语,花唇巧舌,信口支持。则要你依头缕当,分星劈两,责状招实。」 成语接龙

“花”字结尾的成语

走马看花明日黄花锦上添花人面桃花闭月羞花火树银花水性杨花梦笔生花问柳寻花流水落花乱坠天花八门五花火树琪花雪月风花一现昙花走马观花接木移花掩月羞花换柳移花锦上铺花

“花”字开头的成语

舌枪唇战是什么意思 成语: 花唇巧舌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花言巧语花枝招展花天酒地花团锦簇花攒锦簇花明柳暗花嘴花舌花移木接花添锦上花闭月羞花枝招飐花簇锦攒花唇巧舌

“舌”字结尾的成语

七嘴八舌三寸不烂之舌瞠目结舌张口结舌三寸之舌三寸舌花嘴花舌花唇巧舌瞠目作舌瞠目挢舌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花唇巧舌”分成的单字详解:

花, 唇, 巧, 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