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识时务啥意思 是识时务还是墙头草:吴三桂为何对“咒水之难”后的永历帝动手?
是识时务还是墙头草:吴三桂为何对“咒水之难”后的永历帝动手? 作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申向洋 指顺治十八年七月十八日(1661年8月12日),缅甸国王给逃到缅甸境内的南明永历帝帝捎来口信,让他明日

是识时务还是墙头草:吴三桂为何对“咒水之难”后的永历帝动手?
作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申向洋 指顺治十八年七月十八日(1661年8月12日),缅甸国王给逃到缅甸境内的南明永历帝帝捎来口信,让他明日过河,同饮咒水盟誓,以结友好。后被三千缅军团团包围大小官员42人全部被杀。随即缅军赶往朱由榔住处,追杀随从300余人。史称咒水之难 >南明 永历帝 >1659年初,清军攻占滇省中心昆明后继续西进,永历帝一行自芒允进入缅甸,而当时守关缅兵见大明皇帝至,纷纷下马以礼相待,但要求须解除武装后方可入境,走投无路的永历帝不得不同意缴械。入缅后的永历帝及群臣被缅方安排在蛮莫,居住在几间用竹编建造的房子里,唯一的生活来源就是与当地人交换贸易,生活极为艰难、悲苦,长期的奔波劳累及生活的困顿拮据亦使王皇后病榻于床,永历帝及群臣被缅方羁于孟坑城外的者梗,李定国、白文选虽曾率师去营救,但没有成功。流亡在缅甸的小朝廷结局是悲惨的,永历十五年六月十九日、缅方诈邀永历朝臣饮咒永立盟,结果诱出一个便杀一个,其中有黔国公沐天波等共四十二人遇难,家属自杀的不在此数内,史称“咒永之难”。 >吴三桂 >1661年,缅甸发动政变,国王之弟杀兄篡位,自立为王。此时,清军吴三桂部进入缅甸,向缅甸新国王索要朱由榔君臣,新国王刚弑兄自立,害怕政局不稳,急于得到清政府承认,只得答应吴三桂的要求。于是,缅甸新国王声称与南明大臣“饮咒水盟誓”为借口,公开残杀永历官员,袭击永历驻地,永历王朝马吉翔、沐天波等 42 名随行人员尽被杀害,永历帝虽然幸免,但其行宫中的财物女子尽被缅军掠去,最后缅军把永历帝、皇后、太后、皇子及其皇族25人集中于一所房屋内,对其余人员和官员家属尽情侮辱,致使永历帝的诸多贵人、妃妾等 100 人悬树自尽。 >永历帝 >永历十五年(1661年)十二月,吴三桂迫剿永历帝,驻兵缅甸的旧晚坡。永历帝给吴三桂写了一封词句哀怜的书信。信中说:其自以为“与人无患,与世无争”,“聊借缅人以固吾国”,得“苟全性命于蛮服,亦自幸耳!”赤裸裸地道出其苟且偷生的意图。但没有想到吴大将军碎至,于是向其哀求说:“仆今者,兵力衰弱,载载子立,区区之命,悬于将军之手矣……倘得与太平草木同沾雨露于圣朝,仆纵有亿万之众,亦付于将军,惟将军是命”。 >毫无疑间,这是一封摇尾乞怜的投降书.直到为吴三桂所俘,大臣邓凯劝其“行一烈事”时,还认为“吴某世受国恩,未必毒及我母子”,尚存贪生之心。但终于在康熙元年(1662年)其父子被吴三桂绞于市。 >参考文献: >1、 钱海岳:《南明史》,中华书局。2、 顾城:《南明史》。 3、 赵仲英:《南明永历帝走腾越记事》,《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2期。 4、 韩继伟:《从亡国悲情视角看南明永历王朝存在的三个时期》,《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编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桂强 很赞哦! (1040)
相关文章
- 哪里官二代多 官二代害惨老子的典型案例――吴三桂侄子嘲笑康熙朝“活吕布”王
- 吴三桂之死 吴三桂如何逼得儿媳建宁公主守寡
- 吴三桂之死 吴三桂・陈圆圆和逼死坡
- 如果吴三桂推翻清朝 满清权臣鳌拜:揭开吴三桂一事足以看出鳌拜的精明
- 吴三桂之死 为何崇祯不得不信任吴三桂?他究竟有何能耐
- 吴三桂后人 坐拥江南半壁的吴三桂为何会被康熙轻松击溃?
- 关宁铁骑戚家军 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动物,"恸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句
- 吴三桂是什么人物? 为何说康熙打赢吴三桂是侥幸 看看他的实力就知道了
- 打败吴三桂的是哪位将军 吴三桂的将军兵符被康熙收回了 他是怎么调动大军谋反的呢
- 闯王李自成做了几天皇帝 吴三桂临死前,特意留下一道命密令,让后代存活2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