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隋炀帝弑父是真的么 隋煬帝真的殘暴嗎?他只是個失敗的改革家,致力於打破門閥統治
隋煬帝真的殘暴嗎?他只是個失敗的改革家,致力於打破門閥統治 隋朝的建立結束了我國自西晉末年五胡亂華以來幾百年的南北割據混亂的局面。並且楊堅建立隋朝以後,經過他的治理使得隋朝達到盛世的開皇之治。百姓生活

隋煬帝真的殘暴嗎?他只是個失敗的改革家,致力於打破門閥統治
隋朝的建立結束了我國自西晉末年五胡亂華以來幾百年的南北割據混亂的局面。並且楊堅建立隋朝以後,經過他的治理使得隋朝達到盛世的開皇之治。百姓生活富足,國家強盛。然而在隋煬帝繼位以後隋朝的盛世就開始轟然倒塌。楊廣繼位不到十四年的時間裡面繁榮富強的隋朝就分崩離析走向滅亡。在國家統治上,楊廣無疑是失敗的。歷史上的他殘暴不仁、好大喜功。這是我們對他的第一印象。但是隋煬帝真的是這樣的一個人嗎?其實我們對他的誤解挺深的。
關於隋朝的建立我們這一不得不提一個集團,那就是關隴集團。這個集團自北魏時期就一直存在著。可以說北魏之後的幾個北方朝代的改朝換代的背後都與這個集團有關。可以說北魏之後在北方建國的朝代基本都是被這個集團背後的門閥世家所把持,這其中的朝代就包括隋朝。楊堅本身也是出自關隴集團。隋朝的建立離不開關隴集團的支持。而從隋文帝時期就已經開始致力於擺脫這個集團的控制。其中草創與楊堅的科舉制度就是為了打破這個集團的控制。只是楊堅比較的溫和。而到了隋煬帝楊廣時期,他變的急躁起來。
繼承父志的隋煬帝開始大力推行科舉制度。使得出生庶族的寒門子弟有了晉陞的機會。其次,他為了擺脫關隴集團的控制他不惜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遷都洛陽。為什麼說遷都洛陽是為了擺脫關隴集團呢?這是因為長安是關隴集團的根據地,他的父親隋代周的事情才剛剛發生沒多久,因此他不得不防。這才是隋煬帝死活要遷都的最主要原因。
由於此時距離隋朝統一南北並沒有很長時間,雖然名義上面南北得到了統一,但是遠離隋煬帝統治的江南地區依舊遊離在隋朝的根基之外。為了加強南北之間的聯繫,也為了使得南方勢力能夠進入北方與關隴集團之間能夠互相對峙,隋煬帝修建了溝通南北的大運河。同時,也為了能夠削弱關隴集團的實力隋煬帝多次遠征高句麗。幾次征高句麗的失敗很大程度上面使得關隴集團的實力得到很大的削弱。然而,隋煬帝還是太過著急了。
隋煬帝的目標實在是太過明顯,很快就引起了關隴集團的警覺。因此當在隋煬帝第三次遠征高句麗的失敗使得關隴集團開始警覺,他們開始了反擊。關隴集團秘密扶持農民起義。一時之間北方各地都出現了起義軍,盛世的隋朝也開始崩塌。
正是由於隋煬帝急於求成的改革想要儘快消除關隴集團套在隋朝上面的枷鎖,一下子隋朝步子邁得太大了,所以使得隋朝末年天下大亂。
終隋煬帝的一生,都在改革國家為了打破門閥對國家的控制,很不幸的是他失敗了。但是,雖然他以失敗而告終。但是,不得不說他的做法確實讓關隴集團受到了巨大的打擊。雖然,最後關隴集團的另一個代言人李淵藉助著關隴集團的支持成功的取代了隋朝。但是,李淵所建立的大唐承襲了隋煬帝打擊關隴集團的決心。
正是由於隋煬帝的一系列打擊關隴集團的努力,使得關隴集團內部急劇消耗。到了李世民與武則天時期憑藉著隋煬帝打下的良好基礎。唐朝成功的使用科舉制度取代了門閥對國家的控制。
隋煬帝也由於隋朝的滅亡使得他被冠上了暴君的名頭,畢竟只有這樣才能顯得後來的朝代具有正義性。但是隋煬帝留下的大運河卻依舊是貫通著南北的大動脈。它很好的加強了南北方的聯繫,使得南方的物資能夠通順的到達關中地區,為唐朝盛世奠定了基礎。而他改進的科舉制度也很好的被後世朝代所利用。使得國家可以有效選拔統治人才。削弱了門閥世家對政治的壟斷很好的提高了政治效率。而科舉制度也在隋朝之後成為各個封建朝代提拔人才的主要手段。
縱觀隋煬帝的一生,他確實是個雄才大略的實幹家。在他的一生之中平定了陳朝結束了南北的動亂,修建洛陽並遷都洛陽促進了關中地區經濟的繁榮。築造大運河更是像長城一樣有利於國家民族的偉大工程,大運河可以說是我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一個工程。隋煬帝雖然倒下了,但是他卻加速了歷史發展的進程。
很赞哦! (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