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女生污的问题大冒险 问一个大点的问题:我国现在的股权分置改革的情况是怎样的?
问一个大点的问题:我国现在的股权分置改革的情况是怎样的?
问一个大点的问题:我国现在的股权分置改革的情况是怎样的?
已基本完成,大部分股票完成股改,只等流通解禁,只有个别股票没有完成股改。
股权分置改革的一个小问题
不,一样的,除了配股,大股东通常不配股的.
股权分置改革时间的问题
还没有结束。
截至11月17日,沪深两市仍有36家上市公司未完成股改,较2007年末减少17家。根据最新发布的进展公告,上述公司中有30家启动股改程序,其中S*ST三农、S三九S*ST生化等21家公司的股改方案已获股东大会通过,6家公司对此提出了董事会预案,S*ST炎黄等3家公司正在股改进程中。另有包括S上石化、SST张股、SST华新在内6家公司则是在前一次股改方案被否后,至今未提出新的股改方案。
最后一只股票,谁也不知道哦。
股权分置改革中的问题有哪些
股权分置改革中的问题有:第一,市场供需失衡问题;第二,股东利益冲突问题;第三,控制权僵化的问题。
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是哪些
有关专家积极评价股权分置改革 上市公司估值提升空间很大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韩复龄教授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解决股权分置后,上市公司的股价和估值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韩复龄指出,如果从静态的角度看,上市公司解决股权分置后的全流通价格,将落在解决股权分置前的股票价格和公司非流通股价格(一般以净资产作为基准)之间。
但是,如果从公司长期发展角度看,以全流通后的价格计算的市盈率可能会明显低于市场平均市盈率,如果市盈率回归到平均水平,将推动股价的上升。而在补偿到位,股东关系走向和谐稳定,公司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出现重大突破,上市公司逐步成为全体股东价值创造工具的情况下,公司股价会反映出这些重大变化,因此全流通后的价格甚至会超过静态的全流通价格,同时公司的估值水平也可能会明显超过解决股权分置前的股票估值水平。
韩复龄说,在估值方法的选择上,除市盈率方法外,现金流折现、股利贴现等估值方法也具备了合理的应用条件。在股权分置的情况下,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的划分,使得同一公司不同种类的股票具有截然不同的交易价格,以股价乘以总股本,得出的并不是公司的总体价值。另一方面,估值模型的畅通运行要求市场有效和财务数据真实完整。在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完成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与关联交易将明显减少,各类估值模型的运用将更加有效。
韩复龄还以紫江企业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按照2005年4月29日前30个交易日紫江企业均价2.8元作为流通股的市场价格,实施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后,公司流通股本增至77561万股,流通股的理论价格调整为2.15 元。与以往公司送股、转增不同,此次方案实施后总股本不变,对业绩没有摊薄的不利影响。这样,按照流通股的静态理论价格计算,2005 年、2006 年其动态市盈率分别在14 倍和13 倍左右,低于国内外同行业平均水平。因此,韩复龄认为,紫江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公司股票的合理市盈率应在18~20 倍,合理价格区间应为2.7~3.4 元
股权分置改革后还存在哪些问题?
就是大小非限售股解禁在一些特定时期对大盘或个股本身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股权分置改革的原因,内容,意义
所谓股权分置,是指上市公司股东所持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称为流通股,而公开发行前股份暂不上市交易,称为非流通股。这种同一上市公司股份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股权分置状况,为中国内地证券市场所独有。
原因:专家认为,这种制度安排不仅使上市公司或大股东不关心股价的涨跌,不利于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也越来越影响到上市公司通过股权交易进行兼并达到资产市场化配置的目的,妨碍了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化。股权分置问题一直都是困扰着股市健康发展的最主要问题。股权分置不对等、不平等基本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权利的不对等,即股票的不同持有者享有权利的不对等,集中表现在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权的不对等、不平等;二是承担义务的不对等,即不同股东(股票持有者的简称)承担的为企业发展筹措所需资金的义务和承债的义务不对等、不平等;三是不同股东获得收益和所承担的风险的不对等、不平等。股权分置使产权关系无法理顺、企业结构治理根本无法进行和有效,企业管理决策更无法实现民主化、科学化,独裁和内部人控制在所难免,甚至成为对外开放、企业产权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最大障碍。因此,解决股市问题,股权分置问题必须解决,
中国的股票市场的历史很短,只有十几年。当初发行股票被认为是走资本主义,但伟大的领导人dp就说了要走中国特色的路,那么怎么解决股权的问题呢?如果把国家的工厂变成股票去发行,万一外国人进来把股票全买了,不是工厂就变成外国人的了吗?国家的支柱产业就变为外国人的了,那么问题就严重了,那么我们想个办法去解决,就是工厂70%的是非流通股(包括国家股,法人股),只发行30%的流通股,(比例大至是这样的)那么就算外国人买了全部的流通股,也只有30%,不可能掌握整个公司吧,那么非流通股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公司有7000万的资产,那么公司非流通股就划分为 7000万股,每股1元,那么公司总资产就是7000万,那么接下来,公司发行3000万的流通股,每股发行价5元,募集1.5亿的资金用于生产,那么公司的规模是多少??7000+3000*5=2.2亿,那么总股本是多少?7000+3000=1亿,那么这3000万股是市场可以流通的,其余的都是国家手里,不能流通,而国外的资本市场,都是全流通的,老板可以随时卖掉自己的公司,这是很正常的。
股权分置改革的含义
股权分置改革是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一项重要的制度改革,就是政府将以前不可以上市流通的国有股(还包括其他各种形式不能流通的股票)拿到市场上流通。以前不叫股权分置改革,以前叫国有股减持,现在重新包装了一下,再次推出。内地沪深两个交易所2.45万亿元市值中,现在可流通的股票市值只有8300亿元,国有股等不可流通的股票市值达1.62万亿元。如果国有股等获得了流通权,沪深两个交易所可流通的股票一下子多出两倍,市场只可能向一个方向前进,那就是下跌。如果再考虑到国有股基本是一元一股获得,而流通股大都是几倍、十几倍的溢价购得,那流通股股东在国有股减持中所蒙受的损失也就很容易看清了。
东方锅炉股权分置改革的原因
原因很简单,如果不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大部分上市前股东所持的股份就没有流通权。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背景,做法,目前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足可以写一篇论文了。简单说一下吧,中国股票市场自上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就存在着先天不足。具体表现就是股权分置,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管理层曾进行过几次尝试,但都因为股市条件不成熟而放弃。2006年A股市场重新走上上升通道,管理层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适时推出了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从此拉开了中国A股市场股改的大幕。股改的具体做法就是,由原国有股和法人股股东给付流通股股东对价补偿,比如送股或现金补偿。并约定股改锁定期满后,这些股票可以上市流通。到08年已有部分上市公司的锁定股份,已经解禁上市流通。这些解禁股上市后,给二级市场带来了沉重压力,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接盘,加之这些解禁股持股成本极低,抛售欲望强烈,导致股市供求关系失衡,直接引发了股市大幅下挫,08年A股市场惨烈的下跌,大量解禁股出笼上市流通,就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减轻解禁股上市带来的压力,管理层设立了大宗交易平台,并鼓励国有股东回购自己的股票,这些措施能否收到预期效果,还有待于观察。
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目的和作用内容是什么
消除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的流通限制差异,为了让非流通股上市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