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纪晓岚的历史故事 歷史上真實的紀曉嵐,你知道嗎?

火烧 2022-04-07 18:07:40 1032
歷史上真實的紀曉嵐,你知道嗎? 民間傳說紀曉嵐與和珅針鋒相對,顯示出浩然正氣,其實,紀曉嵐多年在官場摸爬滾打,一直以非常世故的態度,在幾派之間保持中立。他長期追隨乾隆,遊山玩水,吟詩作對,阿諛奉承之作

歷史上真實的紀曉嵐,你知道嗎?  

民間傳說紀曉嵐與和珅針鋒相對,顯示出浩然正氣,其實,紀曉嵐多年在官場摸爬滾打,一直以非常世故的態度,在幾派之間保持中立。他長期追隨乾隆,遊山玩水,吟詩作對,阿諛奉承之作甚多。從他的性格特點來看,根本不會與和珅發生面對面的衝突。

纪晓岚的历史故事 歷史上真實的紀曉嵐,你知道嗎?

紀曉嵐名紀昀,字曉嵐,清雍正二年(1724年)出生於河間府獻縣崔爾莊(今河北滄縣崔爾莊)。獻縣紀氏是望族,遠祖紀椒坡在明永樂二年(1404年)從江蘇遷來,三百多年來繁衍出景城、崔爾莊兩大支脈。紀曉嵐出生時,崔爾莊紀氏有數百口之多,當地有首民謠:“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數了北京數崔爾莊。”紀曉嵐的曾祖父紀潤生,是刑部江蘇司郎中。父親紀容舒當過郎中、雲南姚安軍民府知府等官,寫過《唐韻考》、《玉台新詠考異》等著作,頗有聲望。

雍正十二年(1734年),紀曉嵐隨父進京,被清皇家畫院一代宗師、著名畫家董邦達收為弟子。乾隆十二年(1747年),他參加鄉試,主考官就是當時大名鼎鼎的阿克敦和劉統勳。紀曉嵐的文章讓他們拍案稱絕,取為鄉試第一。七年後,紀曉嵐中進士,進翰林院,開始了官宦生涯。

紀曉嵐的文才,深得乾隆皇帝賞識。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在大學士、軍機大臣劉統勳的大力舉薦下,紀曉嵐被任命為《四庫全書》館的總纂官,與陸錫熊、孫士毅一道,負責全書的編纂審核工作。《四庫全書》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一部叢書,幾乎囊括了乾隆以前中國歷史上的主要典籍。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四庫全書》第一部告成。紀曉嵐激情難抑,奮筆疾書,寫成《欽定四庫全書告成恭進表》。全文辭藻瑰麗,文采飛揚。當時,陸錫熊也與他人合撰一文,請紀曉嵐潤色,但改來改去,紀曉嵐總不滿意,最終將自己所撰表文署上兩人的名字進呈皇帝。乾隆帝披閱後讚不絕口,認定“此表必系紀某所撰”,成為盛傳一時的佳話。

紀昀晚年備受恩寵,三任禦史,三入禮部,兩次掌兵符,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他也執學術牛耳,清代文學家洪亮吉稱他“當代無人可並論”,是名副其實的一代文宗。但他晚年“無複著書之志,唯時作雜記,聊以消閑”,他的《閱微草堂筆記》正是這一心境的產物。魯迅曾評價紀曉嵐“總纂四庫全書,綰書局者十三年,一生精力,悉注於《四庫提要》及《目錄》中,故他撰著甚少。”魯迅說紀曉嵐其他著作不多,是因為他把畢生精力都用在了《四庫全書》上。其實,這也是紀曉嵐多年沉浮宦海,懼怕文字惹禍的無奈之舉。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紀曉嵐的兒女親家、兩淮鹽政盧見曾因貪汙而將被查處。紀曉嵐得到消息,想通知盧家又怕引火燒身,最後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把一點食鹽和茶葉封在一個空信封裡,未寫一字星夜送往盧家。盧見曾苦苦思索,從中悟出紀曉嵐是在說“鹽案虧空查(茶)封”。但這點小把戲瞞不過負責查處此案的劉統勳,事情敗露後,紀曉嵐被發配新疆烏魯木齊。在新疆期間,紀曉嵐長子紀汝佶病亡,被乾隆召回京城不久,愛妾郭彩符也撒手人寰。紀曉嵐從中體會到了官場險惡、世態炎涼。

紀曉嵐在朝房和大學士劉墉等一起值班時,曾自撰挽聯:“浮沉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這雖是遊戲之作,卻也是他一世為官的心境寫照。

紀曉嵐一生娶了一妻六妾,元配姓馬,比紀曉嵐大3歲,是他17歲時娶的。為他操辦婚事的,是他同父異母的哥哥紀晴湖。這位忠厚的長兄,比紀曉嵐大18歲,對紀曉嵐的照顧十分周到。他為紀曉嵐娶媳婦,不惜花費數百金。而他自己嫁女兒,隻準備了些衣服首飾當嫁妝。這是紀曉嵐終生念念不忘的。

紀曉嵐妻妾眾多,紀晴湖雖然自己一生隻娶一房妻子,卻對弟弟納妾一事很寬容。他說:“納妾符合禮法。如果強行禁止,一定會弄出不合禮法的事情來。” 馬夫人與紀曉嵐相敬如賓,白頭偕老,紀曉嵐72歲那年她才去世。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對馬夫人提到過兩次,第一次是說她很喜歡自己的一個小妾:“故馬夫人終愛之如嬌女。”第二次出場,馬夫人已是婆母身份,“馬夫人稱其(二兒媳)工、容、言、德皆全備。”紀曉嵐惜墨如金,兩次提到馬夫人,一共20多個字。

對自己寵愛的小妾,紀曉嵐卻不惜筆墨。郭彩符是她的愛妾之一,紀曉嵐在《槐西雜誌》中用300余字記述說,自己被貶新疆時,郭已經病重,到關帝廟求了一支簽,知道還能等到紀回來,但病卻痊愈無望。果然,紀曉嵐回來不久,郭氏就去世了。郭氏死後,家裡整理她的遺物,紀曉嵐睹物生情,寫了兩首詩:“風花還點舊羅衣,惆悵酴釄(音‘塗迷’)片片飛。”“百折湘裙台畫欄,臨風還憶步珊珊。”頗見真情。

紀曉嵐對另一小妾沈明玕著墨最多,寫了七百多字。沈氏曾經說過,“女子應該在40歲之前就死去,這樣人們還會憐惜她。”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收錄了沈氏一首小詩:“三十年來夢一場,遺容手付女收藏。他時話我生平事,認取姑蘇沈五娘。”沈氏果然三十多歲就去世了。紀曉嵐說,沈氏臨終前,一縷芳魂還跑到他“侍值圓明園”的住處探望了他。沈氏死後,紀曉嵐在她的遺像上題詩道:“春夢無痕時一瞥,最關情處在依稀。”

這些妻妾為紀曉嵐生了4個兒子。其中,長子紀汝佶十分聰明,21歲就中了舉人。但紀曉嵐被發配新疆後,紀汝佶變得精神頹廢,整天和一些詩友廝混。紀曉嵐的一個學生朱子穎把紀汝佶帶到泰安散心,沒想到紀汝佶偶然見到《聊齋志異》的抄本,更是無心科舉,埋頭創作專講狐仙鬼怪的筆記小說,讓紀曉嵐失望之極。紀汝佶25歲鬱鬱而亡,病危之時家人按風俗給他燒了一個紙馬,紀汝佶突然睜開眼叫道:“我的馬怎麽瘸了一條腿?”家人大驚失色,原來,他們燒紙馬時,不小心把馬蹄給弄花了。紀曉嵐記述此事時,對兒子的靈性頗有幾分憐惜。但是紀曉嵐也因兒子之故,對《聊齋志異》很有惡感,在《閱微草堂筆記》中多次批評。

紀曉嵐次子紀汝傳當過江西南昌、九江等府通判。三子紀汝似曾捐廣東候補東莞縣丞。四子紀汝億,事跡已不可考。清嘉慶十年(1805年),紀曉嵐死於京城,享年82歲。嘉慶帝曾親往祭奠,並諡“文達”。但紀曉嵐死後,家道也就中落了。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