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秦始皇陵地宫为什么不打开 2003年「 ”863计划”对秦皇陵地宫物探,有何新发现?成果令人激动
2003年「 ”863计划”对秦皇陵地宫物探,有何新发现?成果令人激动 秦皇陵,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墓,至今地宫保存完好。秦皇陵前后修建了37年,为了显示一统天下的功绩,这座陵墓的规模空前。司马迁给出了

2003年「 ”863计划”对秦皇陵地宫物探,有何新发现?成果令人激动
秦皇陵,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墓,至今地宫保存完好。秦皇陵前后修建了37年,为了显示一统天下的功绩,这座陵墓的规模空前。司马迁给出了争议两千多年的描述: 「 ”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 七十多万人参与修建,以水银为江河,令人瞠目结舌。司马迁的描述十分正确的,2003年作为国家「 ”863计划”之一,专家对秦皇陵进行了考古遥感和地球物探勘察。这次史无前例的高科技探测秦皇陵,不会对秦皇陵地宫产生损害。 那么,这次物探获得了什么呢?大概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墓室具体位置及大小;二是墓室周边有坚硬的夯土墙,没有倒塌;三是地宫四周有防水设施;四是地宫里使用了来防腐防盗。 经过高科技的探测,地宫就在高大封土的下面,距地面35米,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状,大小相当于一个足球场。据当时参与这一项目的专家回忆,探测前一年冬天秦皇陵地区气温极低,结果很多石榴树都被冻死了,但次年封土堆上的石榴树却正常开花结果。 这次探测,在地宫四周存在着一圈夯实紧密的夯土墙,历经两千年依旧保存完好。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因为历史上陕西地区发生了多次大地震,最高级别的地震强度超过了8级。地宫四周夯土墙能保存完好,足见夯筑的质量。 除了夯土墙外,地宫四周还存在了「 ”防水大坝”。司马迁也描述了地宫穿三泉,这说明地宫挖掘过程中遭遇了严重的地下泉水。如何才能阻止地下水淹没地宫呢?工匠们非常聪明,夯筑了厚达17米的清膏泥阻挡水渠。 阻挡水渠设计的非常巧妙,秦皇陵的整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两处落差达到85米,而阻排水渠正好挡住了地下水由高向低渗透,这能最有效保护了地宫不被地下水淹没。不过,最让人吃惊的发现还是汞异常,而且汞含量的分布为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 自此,司马迁对秦皇陵地宫的描述,绝大多数得以证实。另外,物探还表明地宫墓道只东西两条墓道,这与当时国君墓道东西南北四条,截然不同。 参考资料:《史记》、《「 ”863计划”之秦皇陵地宫物探》 很赞哦! (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