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大愚阿阇黎传 阿闍黎是什么?阿闍黎简介

火烧 2021-08-15 04:08:24 1199
阿闍黎是什么?阿闍黎简介 阿闍黎是什么?阿闍黎简介  阿闍黎,梵语ācārya、巴利语acariya的音译。又作阿遮利耶、阿闍黎耶。在印度一般来说,此为老师之意,即所谓师匠。在古代印度,阿闍黎本为婆罗

阿闍黎是什么?阿闍黎简介  

阿闍黎是什么?阿闍黎简介

  阿闍黎,梵语ācārya、巴利语acariya的音译。又作阿遮利耶、阿闍黎耶。在印度一般来说,此为老师之意,即所谓师匠。在古代印度,阿闍黎本为婆罗门教中教授弟子有关吠陀祭典规矩、行仪之师,此一名词后为佛教所采用,且于佛世时已普遍使用。

  在小乘佛教,则作为教团的师尊,为轨范师,专门纠正弟子在行为上不检之处。此种师尊,本身是须具有崇高德性的僧人,并经过五次以上的安居,明了戒律与熟习羯磨这样子的训练,才能成为阿闍黎,教导弟子。阿闍黎亦为日本平安朝以来的一种僧官职称,是由政府所任命。可分三种:(1)七高山阿闍黎,指住于比睿、比良、伊吹、爱宕、金峰、葛木、神峰等七山之寺院奉敕祈祷之高僧,是后其他各大寺亦设有此种阿闍黎。(2)传法阿闍黎,司掌台密、东密传法灌顶之职。(3)一身阿闍黎,多为贵族名门出身者,仅限其一身有传法灌顶之权。此三种阿闍黎又各分为大阿闍黎及小阿闍黎之别。此外,尚有悉昙阿闍黎、声明阿闍黎等。

  阿闍黎于佛教经典里记载有五种:(1)出家阿闍黎,即出家僧人剃度之师。(2)受戒阿闍黎,受戒阿闍黎者,即出家僧人受戒之师。(3)教授阿闍黎,即出家僧人教授之师。(4)受经阿闍黎,即出家僧人受经之师。(5)依止阿闍黎,即出家僧人依止之师。而佛教认为阿闍黎须具足如下十三种德性:(1)发菩提心。(2)妙慧慈悲。(3)兼综众生。(4)善巧修行般若波罗蜜多。(5)通达三乘。(6)善解真言实义。(7)知众生心。(8)信诸佛菩萨。(9)得传授灌顶等妙解曼荼罗画。(10)调柔其性,远离我执。(11)于真言行善得决定。(12)究习瑜伽。(13)住于勇健之菩提心。因为阿闍黎具有上述修行的德性,故佛教认为能供养服侍阿闍黎,即可获得极大之福报,犹如勤耕田地一般,必能丰收善果,故又称阿闍黎为「阿闍黎田」,列为八福田之一(八种供养布施的对象:佛、圣人、僧侣、和尚、阿闍黎、父亲、母亲、病人)。

大愚阿阇黎传 阿闍黎是什么?阿闍黎简介

  在密教,阿闍黎为受戒之师,即一般所称之上师、金刚上师,是在密教中长久薰习的人,必须投华曼荼罗,成为曼荼罗中的人,才能把自身的本地的佛、菩萨真言,传授与他人,能任灌顶授法之阿闍黎,又称大阿闍黎。如中国密教祖师惠果阿闍黎(746-805)世称青龙阿闍梨,从善无畏弟子玄超受胎藏及苏悉地诸法,从不空受金刚界密法,并融会二者,建立「金胎不二」思想。此后常应诏入内道场为代宗、公主等修法,并继不空法席,为青龙寺东塔院灌顶国师,故又称青龙和尚。历任代宗、德宗、顺宗三朝国师,倍受崇敬。惠果阿闍黎通显密内外群经,着有《阿闍梨大曼荼罗灌顶仪轨》等,启迪后进不遗余力,四方从学之众常多达数千人。各国入唐求法者多从惠果阿闍黎受密宗教义,曾授法予日僧空海即弘法大师(774-835)、新罗僧惠日(生卒年不详)与悟真(生卒年不详)等,将中国密教传入日本与新罗。阿闍黎的身分也是出家僧人,故在正式场合其服饰为海青披搭袈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