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盗墓 開啟徐州公眾考古第一站

開啟徐州公眾考古第一站
中國江蘇網12月25日訊考古,這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在普通人眼裡一直是個高大上的神秘存在。如今,我們不僅可以親眼見證,還可以參與其中。
徐州博物館啟動公眾考古系列活動,土山二號墓發掘現場對外開放,市民可以隨時前去參觀。同時,博物館還聯合「徐州發布」官方微博面向社會征集5位對考古感興趣的市民。在接受相關培訓後,即可以參與土山2號墓(彭城王墓)的發掘,和考古人員一起探索未知的地下王朝了。
「徐州博物館一直在考慮如何走一條學術大眾化的路,這是一個把知識和學問還給大眾的大事業。它的目的就是要使考古通俗化、大眾化,這也是一個考古學者應該有的意識和責任。」 徐州博物館館長李銀德說,「讓公眾參與到考古中來,現在已經成為考古界共同的認識。」
這次公眾考古活動的地點選擇在土山2號墓。土山漢墓是徐州著名的歷史遺存,曾被認為是「亞父塚」,後被探明確認為東漢彭城王墓葬群。2003年,國家文物局正式批準發掘土山2號墓;2004年,土山2號墓勘探工作陸續展開;2012年,徐州博物館「四位一體」工程土山漢墓整體保護項目完成;2014年9月,土山2號墓發掘清理工作正式展開。
目前,土山2號墓的前期發掘正在進行。在發掘前的勘探過程中,已發現幾個盜洞,有近現代的,也有古代的。後室西北角的古代盜洞是唯一通到墓室底部的盜洞,其餘盜洞都在封土裡逐漸消失,並沒有到達墓室。
對將於下月開始的公眾考古,此項目負責人、徐州博物館考古隊員呂健表示,首先要對挑選出來的隊員進行基礎培訓,包括考古作業中應該注意的事項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正式開始時,這些市民可以在專業考古隊員的陪同下,拿著工具親手挖掘埋藏起來的歷史。市民的挖掘會按照正常考古工作的方法、程序等進行,包括給發現的文物編號、繪制現場的平面圖等。
「我們想通過這個活動讓大家知道什麼是考古,它不是簡單的挖寶,而是通過現場出土的遺跡、遺物,還原古代社會的生活生產狀態;不是一味地尋求文物寶藏,而是依附於歷史,撥開迷霧見真相。再有就是讓大家樹立文物保護意識。」呂健說。 (記者 劉蘇)
■活動要求
1、遵紀守法,思想品德良好,無不良嗜好,身體健康,熱愛考古事業。
2、年滿30周歲(1985年1月1日以前出生)、50周歲以下(1965年1月1日以後出生),徐州市常住人口,有固定職業。
3、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教育、科技、文化、媒體工作者和文物保護愛好者優先。
4、活動期間,保證每周六一天在現場。
5、關注「徐州發布」官方微博。具體事宜請留意「徐州發布」推送的相關內容。
■活動內容
1、考古知識學習:基礎知識學習和基本技能培訓,地層的辨識與分析,考古測量、拍照與繪圖方法,以及考古發掘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2、現場觀摩:參觀發掘現場。觀摩東漢諸侯王墓葬的形制、規模以及出土的陶器等隨葬品。
3、現場模擬考古:按照考古人員統一指導,按照正規的考古發掘程序,對土山彭城王墓墓道展開模擬考古發掘。內容:照相、繪圖、清理髮掘、探方記錄、總結。
4、活動過程中,要配合媒體採訪;結束後,考古隊員要撰寫考古小結和心得體會。
提醒:具體開展時間,入圍的粉絲會電話通知。
本文來源:中國江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