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蒙古语帖木儿是什么意思 畏兀儿政治家岳磷帖木儿,为蒙古的稳定和发展做了哪些重大贡献呢
畏兀儿政治家岳磷帖木儿,为蒙古的稳定和发展做了哪些重大贡献呢 岳磷帖木儿,又译为岳磷帖穆儿,畏兀儿族,高昌(今吐鲁番高昌古城)人。远祖为东突厥国相嗽欲谷,高祖曾为西州回鹊可汗,后让位于亦都护,故子孙世

畏兀儿政治家岳磷帖木儿,为蒙古的稳定和发展做了哪些重大贡献呢
岳磷帖木儿,又译为岳磷帖穆儿,畏兀儿族,高昌(今吐鲁番高昌古城)人。远祖为东突厥国相嗽欲谷,高祖曾为西州回鹊可汗,后让位于亦都护,故子孙世袭为高昌畏兀儿国的国相,爵位为答刺罕,号称阿大都督。父名亚思弼,兄长名化俚伽普华。其父死后,兄长袭位为国相、阿大都督、答刺罕。 公元1209年(南宋嘉定二年),亦都护巴而术阿而忒的斤指令其兄低俚伽普华领兵攻杀西辽的监护使——太师僧少监,遗使归附于成吉思汗的蒙古国。岳磷帖木儿即是使者之一。事后,岳磷帖木儿又被派去见西辽皇帝直鲁古,曲意解释监护使—太师僧少监的死因,并密报消息,使岳父哈刺亦哈赤北鲁逃出西辽,投奔成吉思汗。 第二年,有人密告其兄低俚伽普华侵吞太师僧少监耳上所戴的宝珠。这颗宝珠原是亦都护家世代相传的宝物,为西辽监护使所逼夺。巴而术阿而的斤听说此事,不禁大怒,认真追查。其实低俚伽普华不曾侵吞宝珠,但又无法表明自己的清白,见亦都护气势汹汹,只怕凶多吉少,于是全家逃离高昌,投奔了成吉思汗,并以岳磷帖木儿为人质,表示永远效忠于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喜,重赏低俚伽普华,并以岳磷帖木儿为近侍。于是,岳磷帖木儿得以进出宫廷,常在成吉思汗的身边服务。成吉思汗东征西讨,岳磷帖木儿多次随行,不断建立战功,受到赏识。 汗弟斡赤斤向成吉思汗请求师傅,成吉思汗深知岳磷帖木儿及其从弟撒吉思博学多才,诚笃朴实,即令他们前往。在训导斡赤斤的子侄时,岳磷帖木儿总以宣扬孝悌仁义的道德为主,并针对蒙古统治者凶狠好杀的特性,劝告斡赤斤及其子侄应仁慈不杀,善待异族。成吉思汗得知此事,大加赞赏。 公元1219年(嘉定十二年),成吉思汗西征中亚,岳磷帖木儿奉命辅佐斡赤斤,居守蒙古高原本土,军政事务都由他经理,一切井然有序。公元1230年(南宋绍定三年),蒙古军攻取中原,派遗课税使至各地征收赋税。当地民众不服,奋起反抗,蒙古大汗窝阔台即令斡赤斤镇守保州(今河北保定市),并以岳磷帖木儿为中原大断事官。岳磷帖木儿调查户口,平厘赋税,减轻百姓负担,社会秩序逐渐安定下来。 公元1232年(绍定五年),蒙古大汗窝阔台亲自领兵征讨金国的河南之地,岳磷帖木儿随行,攻克陕、洛、陈、亳、郑等十四州之地。岳磷帖木儿奉命将郯县的一万多户民众迁居于乐安,又奉命担任河南等处军民都达鲁花赤,赏赐宫女四人,佩带金虎符,辅助镇守河南的名将速不台,安集河南各地的百姓。公元1237年(南宋嘉熙元年),蒙古大汗窝阔台想要将部分属户部落迁移至河西的彻勒(又译亦集乃,今内蒙古西部居延海周围)游牧,命令岳磷帖木儿与散班千户察乃二人率众前往,调查建造营盘的地址,凿井设驿,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南迁的蒙古部落感到十分方便和满意,往来的使者和旅客也宾至如归,安稳舒适。事后,岳磷帖木儿乘便西归故乡,从河西地区经过。这里因为战乱,到处一片荒凉,他计算里程,凿井置,使往来使者和旅客有寄宿的馆舍,不缺饮食和泉水。回到故乡高昌城后,他又按照朝廷制度,摆设汉式仪仗和警卫,使同族人叹为观止。 事后东归朝廷,他又被任为河南等处军民都达鲁花赤。岳磷帖木儿勤于治理,平减赋税,宽免徭役,发展生产,使战后荒凉的河南地区得以逐渐恢复。六十七岁高龄时,岳磷帖木儿死于保定,赠官为宣力保德功臣、山东宣慰使,益号为庄简,追封为高昌郡侯。儿子合刺普华,孙子契文质,都是元朝著名大臣。后裔因远祖嗽欲谷居住在契辇杰河流域,改姓契氏,家族多有文人学士。 很赞哦! (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