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没有姓张的皇帝 中國歷史上沒出過張姓皇帝?倒是也有一個,但被趙構賜死
中國歷史上沒出過張姓皇帝?倒是也有一個,但被趙構賜死 眾所周知,「張」姓是中國的大姓。在中國歷史上,張姓人口不僅多,還湧現出很多傑出人物。比如運籌帷幄的張良,勇冠三軍的張飛,抗金名將張浚,醫聖張仲景,

中國歷史上沒出過張姓皇帝?倒是也有一個,但被趙構賜死
眾所周知,「張」姓是中國的大姓。在中國歷史上,張姓人口不僅多,還湧現出很多傑出人物。比如運籌帷幄的張良,勇冠三軍的張飛,抗金名將張浚,醫聖張仲景,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等等,多的數不過來。不過,仔細一想,似乎在中國歷史中並沒有出現過張姓皇帝。但硬算的話,事實上,在兩宋之間曾經有過一位張姓皇帝,只不過此人早已被淹沒在了歷史的洪流之中。北宋末年,由於朝廷統治過於腐敗,各地農民不堪負重紛紛揭竿而起。宋徽宗眼見形勢不妙,便想趁此機會收回五代後晉時期割給遼朝的「燕雲十六州」。要知道,當時的遼朝實力甚至都不如宋朝,所以宋徽宗也想借著這個機會,擴大北宋版圖。因此,便私下派人聯絡剛剛興起的金國,以求合謀算計遼國。
後來,雙方成功達成「海上之盟」,決定聯合夾攻遼國。在盟約中,雙方規定,由宋軍攻取遼國的首都燕京,金軍則進攻遼國的中京大定府。但由於宋軍的實力實在太弱,兩次派出數十萬大軍進攻燕京,都被遼國打敗。雖然最後在同金國的聯合圍攻下,還是滅掉了遼國,但北宋的不堪也暴露在了金國面前。後來,因張覺事件,金國新繼位的完顏晟以宋朝私納降將為借口,開始進攻宋朝。就在金軍即將攻至北宋汴京城時,北宋力主議和的重臣張邦昌前去交涉,以割讓三鎮為交換條件,勉強議和成功。
然而,僅僅過了一年的時候,金軍再次進攻,這次爆發了令人恥辱的「靖康之恥」,金人直接滅掉了北宋,但金人的統治水平一般,便決定扶持一位傀儡皇帝。他們讓被俘的北宋大臣們自己推舉出一個人,張邦昌因此當選。張邦昌雖然膽小怕事,但在是非面前,他還是拒絕了。不過,在金人的威迫之下,張邦昌最終不得已成為了這個傀儡皇帝。之後,金人給他選了一個「楚」的國號,張邦昌便登基了。
不過,張邦昌明確的知道自己的處境,因此他不敢稱朕,不敢接受群臣朝賀,不敢穿龍袍,不敢住天子的寢宮。即便這樣,在金人走了之後,全國迅速湧起「打倒奸臣張邦昌」的呼喊聲,張邦昌更為害怕,等金人過了黃河,便趕緊宣布退位了,接著,找來隱居在民間的前朝廢后孟氏垂簾聽政,又將國璽給了趙構,讓他繼任皇帝。趙構高興笑納,然後將張邦昌貶到了潭州。最終張邦昌的這個皇帝生涯只維持了短短33天。不過由於張邦昌在當皇帝的期間,「招惹」了宋徽宗的一位嬪妃,最終還是讓趙構賜死了。
很赞哦! (1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