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字表是写字表还是识字表 如何有效指导一年级学生的识字写字
如何有效指导一年级学生的识字写字
如何有效指导一年级学生的识字写字
如何有效指导一年级学生的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我们必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我们把“如何有效指导一年级学生的识字写字”,作为研讨主题,目的旨在通过教师们探索、实践、分析和梳理探讨问题的原因所在,研究对策,使小组合作学习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一学期来,一年级组的老师共同努力,使得小组合作生机勃勃地发展起来,下面简要汇报如下:
学完了拼音,一年级孩子要认的字有近七百个,这对于七八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是件不易的事。本学期我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总结出一些识字教学方法,既能够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让汉字“生动形象”些。
识字本身是枯燥无味的,而对这样的事物,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让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让汉字更加“生动形象”些,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具体方法有:
动作识记法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表示动作的字。如:“跳”字的字形比较复杂,若要学生做一个跳的动作,然后再出示这个字,通过认读加上学生前面做的动作,他们一定记得很牢。同样的方法还适用于趴、推、眨等许多表示动作的字词。
图画记忆法
比如:教学“网”字,我是这样做的:请学生回忆看到过的网,然后画一画。不一会儿,学生画出了鱼网、***,有的还画出了一个小男孩正坐在电脑前上网。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将这个“网”字深深的印在了脑海里。
字形联想记忆法
我们的汉字虽说是表意文字,但是是经过象形文字演化而来的。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帮助识记字形。例如:“帘”字,让学生想象:上面的穴宝盖就像一扇窗子,下面的这个“巾”就像挂在窗户上的布帘,所以这个字是窗帘的帘。
二、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让汉字“有趣”些。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元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的方法有:
加一加
就是两个或几个熟字相加变成一个新字。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这类字时,相邻的同学就分别代表一个熟字,然后运用加法熟记。如教学“好”字,让相邻的学生分别代表“女”和“子”,口中还一边念“我是女,”“我是子”“女加子就是好”,“你好,你好,大家好!”这种由旧知识引出的新知识
学生不但掌握了生字,又掌握了学习方法,而且学习兴趣也很浓。
减一减
就是用合体字减去一个独体字变成一个新字。在教学这类字时,相邻两个同学分别代表一个熟字,然后运用减法熟记。如教学:“代”字,让相邻两个同学分别代表“袋”和“衣”,边念“我是袋,袋鼠的袋”“我是衣,衣服的衣”“袋鼠减衣等于代表的代”。这种方法学生不仅兴趣浓厚,而且学得快,记得牢。
换一换
偏旁是构成汉字的重要部件,学生掌握了偏旁从一定意义上说就基本知道了这个字的意思。在教学中如何利用这个优势帮助学生识字呢?可以让学生这样做:
让两个同学分别代表两个形近字,采用边说边换位置的方法来帮助记忆。如教学“请”字,把“请”的言字旁换成目字旁,就变成了“睛”。
编顺口溜记忆法
这种方法不仅学生喜欢,而且效果很好,经常引导学生编一编识字顺口溜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特别是一些形近字的辨别,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比如:间、间,小日回家大门关。问、问,小口敲门别开门。
牛羊吃草,草儿青;吃完喝水,河水清。
告:一口咬掉牛尾巴,小牛要去告妈妈。
三、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让汉字与孩子的生活“更近”些。
利用与小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电视、广告、招牌以及商标等为媒体,引导儿童识字。
如:学了“点”字后,引导学生思考: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学生一下子想起来了:这是“好吃点”的“点”。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洋”是“洋洋百货”的“洋”,“张开翅膀”的“张”是“开张大吉”的张。……
这样的例子还有许许多多,简直是不胜列举。这样的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还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明白“时时处处皆语文”,从而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
四、自做“识字课本”,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让孩子们的学习更“自主”些。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多次体现,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的学习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把生活中接触到的广告牌、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报刊杂志,让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体会收集、整理、编排的创造乐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汉字的关键阶段。从这次研究中认识到,搞好识字教学首先是统一参与研究的教师的思想,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理解并接受这个模式的新思维新理念,明确研究方向。
其次是依托校本教研,以教研组为阵地开展课例研究,建立新型课堂教学结构,完善教学策略。我们每年级每学期至少要进行2次课例研究。每个课例上3-4次研究课。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不断积累经验,分析研究出现的问题,调整研究内容和方式方法。
这个过程中,我们不继归纳总结积累提升,每学期进行召开改革交流会。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于识字教学的认识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为最终形成成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经过一年的实验研究,我们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建立了推进预习自主识字教学模式
我们建立了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理论依据,以完成三维识字学习目标为教学目标,以四阶段课堂教学结构为操作程式,以构建完整学习体系和大语文教学观为实现条件,以一套主体多元科学有序评价体系为教学评价的“推进预习自主识字教学模式”,解决了在传统识字教学遇到的难题。
(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识字教学模式的研究,是以校本教研为依托进行的。通过一年的研究,一年级教研组多次被评为优秀教研组;
(三)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支援
在评价反馈表中,家长对这种模式的满意度非常高,几乎全是赞成和表扬。每次学校组织家长培训和家长听课活动,很少有缺席的现象。对孩子的识字学习情况都赞不绝口,尤其是对学生在识字能力和识字兴趣与习惯方面的效果甚至感到惊讶。
(四)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了识字能力
学生对新的识字教学也非常欢迎,甚至有的孩子因为喜欢这种上课方式,不愿意转学。因为重视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训,他们的识字量不仅达到了教材要求,而且大大超出了教师和家长的预期,为提前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识字教学模式的研究对于我们来说还没有结束,随着改革的深入,教材的变更,还有很多新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但我们相信以校本教研为依托,一定会让识字教学研究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五)学生爱上了写字
在学校书法特色的薰陶下,一年级学生都爱上了写字。在学校举行的写字比赛中,邓康泽、李家渝等十个同学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大部分同学写的字都很工整,得到了家长的赞许。
总之,“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教学与人的发展关系重大。识字教学充满乐趣,只要我们多动脑筋,勤于思考,想出更多的好方法、好点子,学生的学习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我们也会随着学生的成长一起成长。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在今后的教研组工作中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善于发现我们日常教学中的问题,更要想办法利用集体的力量进行矫正,促进各方面工作效率的提高,把工作搞得更好。
如何指导一年级学生识字, 如何有效指导一年级的识字认字 史洪茹
以下是某学校低年级识字的方案.您可以参考一下 识字写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我们必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我们把“如何有效指导一年级学生的识字写字”,作为研讨主题,目的旨在通过教师们探索、实践、分析和梳理探讨问题的原因所在,研究对策,使小组合作学习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一学期来,一年级组的老师共同努力,使得小组合作生机勃勃地发展起来,下面简要汇报如下:学完了拼音,一年级孩子要认的字有近七百个,这对于七八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是件不易的事。本学期我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总结出一些识字教学方法,既能够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一、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让汉字“生动形象”些。 识字本身是枯燥无味的,而对这样的事物,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让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让汉字更加“生动形象”些,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具体方法有: 动作识记法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表示动作的字。如:“跳”字的字形比较复杂,若要学生做一个跳的动作,然后再出示这个字,通过认读加上学生前面做的动作,他们一定记得很牢。同样的方法还适用于趴、推、眨等许多表示动作的字词。 图画记忆法 比如:教学“网”字,我是这样做的:请学生回忆看到过的网,然后画一画。不一会儿,学生画出了鱼网、蜘蛛网,有的还画出了一个小男孩正坐在电脑前上网。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将这个“网”字深深的印在了脑海里。 字形联想记忆法 我们的汉字虽说是表意文字,但是是经过象形文字演化而来的。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帮助识记字形。例如:“帘”字,让学生想象:上面的穴宝盖就像一扇窗子,下面的这个“巾”就像挂在窗户上的布帘,所以这个字是窗帘的帘。 二、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让汉字“有趣”些。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元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的方法有: 加一加 就是两个或几个熟字相加变成一个新字。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这类字时,相邻的同学就分别代表一个熟字,然后运用加法熟记。如教学“好”字,让相邻的学生分别代表“女”和“子”,口中还一边念“我是女,”“我是子”“女加子就是好”,“你好,你好,大家好!”这种由旧知识引出的新知识学生不但掌握了生字,又掌握了学习方法,而且学习兴趣也很浓。 减一减 就是用合体字减去一个独体字变成一个新字。在教学这类字时,相邻两个同学分别代表一个熟字,然后运用减法熟记。如教学:“代”字,让相邻两个同学分别代表“袋”和“衣”,边念“我是袋,袋鼠的袋”“我是衣,衣服的衣”“袋鼠减衣等于代表的代”。这种方法学生不仅兴趣浓厚,而且学得快,记得牢。 换一换 偏旁是构成汉字的重要部件,学生掌握了偏旁从一定意义上说就基本知道了这个字的意思。在教学中如何利用这个优势帮助学生识字呢?可以让学生这样做:让两个同学分别代表两个形近字,采用边说边换位置的方法来帮助记忆。如教学“请”字,把“请”的言字旁换成目字旁,就变成了“睛”。 编顺口溜记忆法 这种方法不仅学生喜欢,而且效果很好,经常引导学生编一编识字顺口溜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特别是一些形近字的辨别,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比如:间、间,小日回家大门关。问、问,小口敲门别开门。 牛羊吃草,草儿青;吃完喝水,河水清。告:一口咬掉牛尾巴,小牛要去告妈妈。 三、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让汉字与孩子的生活“更近”些。利用与小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电视、广告、招牌以及商标等为媒体,引导儿童识字。如:学了“点”字后,引导学生思考: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学生一下子想起来了:这是“好吃点”的“点”。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洋”是“洋洋百货”的“洋”,“张开翅膀”的“张”是“开张大吉”的张。……这样的例子还有许许多多,简直是不胜列举。这样的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还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明白“时时处处皆语文”,从而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 四、自做“识字课本”,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让孩子们的学习更“自主”些。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多次体现,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的学习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把生活中接触到的广告牌、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报刊杂志,让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体会收集、整理、编排的创造乐趣。 五、今天我是小老师在本学期,我尝试跟学生转换角色,让学生自己教生字——在布置学生预习新课的同时,选出三到五名学生当下一节课生字学习的小老师。我指导他们在教生字时可以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也可以像老师平时那样教,还可以把老师当作学生提问。刚开始,小老师有点扭捏,现在,孩子们都想到讲台上当一回小老师呢!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汉字的关键阶段。从这次研究中认识到,搞好识字教学首先是统一参与研究的教师的思想,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理解并接受这个模式的新思维新理念,明确研究方向。其次是依托校本教研,以教研组为阵地开展课例研究,建立新型课堂教学结构,完善教学策略。我们每年级每学期至少要进行2次课例研究。每个课例上3-4次研究课。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不断积累经验,分析研究出现的问题,调整研究内容和方式方法。 这个过程中,我们不继归纳总结积累提升,每学期进行召开改革交流会。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于识字教学的认识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为最终形成成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经过一年的实验研究,我们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一)建立了推进预习自主识字教学模式我们建立了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理论依据,以完成三维识字学习目标为教学目标,以四阶段课堂教学结构为操作程式,以构建完整学习体系和大语文教学观为实现条件,以一套主体多元科学有序评价体系为教学评价的“推进预习自主识字教学模式”,解决了在传统识字教学遇到的难题。(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识字教学模式的研究,是以校本教研为依托进行的。通过一年的研究,一年级教研组多次被评为优秀教研组;(三)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支援在评价反馈表中,家长对这种模式的满意度非常高,几乎全是赞成和表扬。每次学校组织家长培训和家长听课活动,很少有缺席的现象。对孩子的识字学习情况都赞不绝口,尤其是对学生在识字能力和识字兴趣与习惯方面的效果甚至感到惊讶。(四)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了识字能力学生对新的识字教学也非常欢迎,甚至有的孩子因为喜欢这种上课方式,不愿意转学。因为重视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训,他们的识字量不仅达到了教材要求,而且大大超出了教师和家长的预期,为提前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识字教学模式的研究对于我们来说还没有结束,随着改革的深入,教材的变更,还有很多新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但我们相信以校本教研为依托,一定会让识字教学研究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五)学生爱上了写字 在学校书法特色的薰陶下,一年级学生都爱上了写字。在学校举行的写字比赛中,邓康泽、李家渝等十个同学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大部分同学写的字都很工整,得到了家长的赞许。 总之,“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教学与人的发展关系重大。识字教学充满乐趣,只要我们多动脑筋,勤于思考,想出更多的好方法、好点子,学生的学习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我们也会随着学生的成长一起成长。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在今后的教研组工作中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善于发现我们日常教学中的问题,更要想办法利用集体的力量进行矫正,促进各方面工作效率的提高,把工作搞得更好。
如何指导一年级学生写字
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跟写好字有密切关系,而且对身体健康也很有好处,所以一定要格外重视,并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写字前,指导学生削好铅笔,放好作业本,告诉学生写字的时候,身子要正而直,两肩齐平,胸部挺起,头部要端正,稍微向前,双脚要自然放平,踏稳,两臂要自然撑开,右手执笔,左手按纸。
如何指导二年级学生识字写字
新课程要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变成一种真实的、动态的、发展的现实。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获取了点滴的教学经验:其中我喜欢的是让孩子们在"玩" 中学语文,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一、是在识字方面,这一学期学生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习利用汉字的表意特点来分析字形,并对认字方法有比较系统的归纳整理,学生基本上都学会了运用不同的认字方法来独立识字。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将学生引领到生活当中去识字,激起学生识字的极大热情。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整体识记生字,提倡个性化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寻找出自己认为最有效的识字方法,通过不断的求异,启用学生思维,"玩" 出价值。如"闯"字的识字,有的学生说:"这是一只马跑进门了。""不是,这是马儿被关住了失去了自由,想冲出门到外面呼吸新鲜的空气。"有的学生说:"这是"门"跟门有关系,就是冲进门或冲出门的意思"一个字有多种识记方法:看字形认字、跟据部首猜字义等等,学生在发散思维的"玩" 中学得快乐。再如用画画的方法记一记会意字;将所学的字、词贴在家中的实物上"复现";将课外识记的字剪一剪、贴一贴,制成"小报";在班级中评选出"识字大王"等方法、活动都为学生识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玩" 法。 二、在写字方面,我把写字当作美的鉴赏物件和陶冶高尚情操的工具,一直强调学生把字写得正确、工整、规范、漂亮。《课标》中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一个人的字写得好与否,不仅仅是个人的"门面",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的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及性格特点。因此,教学时我采用了"读字、范写、评议、试写" 的程式:"读字" 时,让学生讨论"写这个字时哪一笔最关键""写这个字哪一笔最容易写错"或"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等问题,整体把握写字的规律;在范写之时,让学生评议老师的范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把握写字的要领;让学生对老师评头论足,运用形体动作学写笔画、作业展览、评选书写闪耀明星等方法,激发了学生写字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写字的技巧。

如何增加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
现转载兴庆小学语文教研的一篇文章,请中王小学付海华老师一阅,或许能帮你解决低年级小学生的识字问题。 怎样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速度和识字量 人生的学习是从识字、组词、说话的能力培养开始的,但是怎样提高小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和兴趣呢?这是我们低年级教师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在小学近二十年的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不断变化,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的不断转变,这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但是千变、万变都不能离开教学的重、难点,该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就应该让他们掌握扎实、掌握牢固,以便把所学的知识随时运用于实际的生活中。下面是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识字教学的点滴体会: 一、在识字教学中,应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学生要灵活掌握识字方法,并在课堂上、生活中能够识更多的字,提高识字量和识字速度”。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探究活动的过程中随时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自主发现识字规律,一方面这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适当利用规律识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对汉字的造字规律有所感悟,并能产生继续探究汉字规律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愿望。 识字教学要讲究方法,才能有好的效果。学生一进入启蒙阶段,就要学习汉字的笔画名称及写法,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我们知道汉字可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大类,根据汉字这一特点,我在教独体字时一般采用数笔画名称、记笔顺的办法,让学生识记字形,教合体字除了采用教独体字的方法之外,主要采用教学生运用偏旁部首和独体字来分析字形结构。另外有些字可以联络生活实际,采用图画来引导学生形象思维,帮助他们识记字形以及便于理解字意。例如:我在教学《九年义务教科书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识字教学中时,课本上有:“口、耳、目、羊、鸟、兔、日、月、火、木、禾、竹。我先让学生看课本上的插图,在借助汉语拼音拼读音节、了解字意、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分析字形 ,再让学生看太阳是个什么样子?学生说:“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这时,我告诉学生,古代劳动人民是用图画来写“日”这个字的,后来人们在不断的社会发展变化中,越来越注重文字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现在这些字就是过去文字的演变,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在教学中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口、耳、目、羊、鸟、兔、月、火、木、禾、等字的形。这样运用图画联络象形字的特点来讲解字形,就比单纯地数笔画形象的多了,学生就很感兴趣,并且记得比较牢固。 我们知道有些字学生最容易写错,象这样的字要联络生活实际,用形象化的讲法帮助学生记忆。例如:我在教学“坐”时,就对学生讲两个人挨坐在土堆上聊天。这样一讲学生写“坐”时,就会联想到上面是两个人、下面是土,就不会写错这个字。还有一些如:“肚、秋、叶、灯、香、苗、大、草、从、众、花等。 学生自己就能说出 日和月组成明,鱼和羊组成鲜,小和土组成尘,一和火组成灭,两个木组成林,三个木组成森,两个人组成从,三个人组成众,月和土组成肚,口和十组成叶,不和正组成歪,日和光组成晃,三个口组成品,三个日组成晶。又如:不和正组成歪、歪歪扭扭,日和光组成晃、晃眼睛,三个口组成品、三个人品茶。三个日组成晶、亮晶晶。晶还可以这样记:一天一天又一天,天天太阳都出山。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回答师生合作一起编顺口溜记住这些字。我经常利用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分析字形,识记生字,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提高了识字量。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展开联想,发挥创造的潜能,进行组词、说话。 我在小学生识字方面,深深体会到识字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年级的不同特点,创设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我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经常以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和识字兴趣为重点,逐步的进行培养、逐步的锻炼,使他们在学习中对识字感兴趣,提高了识字量,养成了良好的识字习惯,这样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了识字量和识字速度,认识更多的字,组更多的词,说更多的话,既提高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又提高了语文的学习水平。 如:学生在认识树、车、白、花、堆、群、叶、雨、苗、放等这些字时,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组词、说话。 教师适当进行启发。如:同学们,我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我们身边的环境太熟悉了,不过老师不知道大家平时仔细观察过没有,我们的学校、村子周围绿树成阴,鲜花盛开,景色非常优美。抬头就能看到无数不同种类的花草树木,你们家的果园里种了哪些树,请你们好好想一想,能组出哪些词?有的学生就会说出树:树苗、树木、树林、树根、树茎、树枝、树叶。还有的学生说树: 柳树、白杨树、红柳树、沙枣树、松树、苹果树、犁树、橘子树、桃树、枣树等等。我又启发学生。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让自己家和邻居家还有你们的亲戚、朋友家的房前屋后都种上各种各样的树木,既美化了环境、又能到秋天吃上各种不同酸甜可口的果实呢?( 生:愿意)。 那好,请你们再用这些词说几句话好吗?(学生纷纷举手)。 生:1、我家果园里种了很多苹果树和犁树;2、我叔叔家种了很多柳树;罗凯家种了两棵枣树;3、我大姨家种了一棵大核桃树……有的学生能说出十几个词和句子,有的学生能说出几十个词和句子,这时我请同学们说给自己的同桌听,看谁说的多、说的好,比赛说,谁说得好就夸夸他,向他学习。我看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高不由得这样说:“大家很聪明,自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把我们的家乡绿化的如此美丽,我很感动。谢谢大家!请问谁还来为大家选词、组词并说话?”还有的学生主动的说:我想选花这个字组词和说话。(教师可启发学生:1、以大自然植物中花的种类组词或说话;2、以大自然植物中花的颜色种类组词或说话)。学生会组这样的词。如:花:苹果花、桃花、犁花、韭菜花、沙枣花、喇叭花、菊花、红花、绿化、白花、黄花、紫花等等。他还想说句子如:1、我们学校种了许多喇叭花。2、我的邻居小红家种了很多牵牛花。3、我家的果园里有苹果花……我想让自己认识的亲戚、朋友、同学家都种上各种各样的花子和树,开各种各样的花,结各种各样的果子 。让所有能开花的植物都开出美丽的花朵,让能结果子的树都结上好吃的果子。 又如; 生:我想选白这个字组词和说话。白:白云、白杨树、白房子、白菜、白鞋、白衣服、白裤子、白袜子、白头发、白墙、白狗、白猫、白兔……(老师我想让很多东西是白色的行不行)。 我说:行。生:我还想说句子,我家的墙是白的。我有一件白衣服。我家的小狗是白色的…… 在组词、说话的教学中同学们继续采用了以上的教学方法学习了林。(让所有的树木都成一片一片的树林)。车(让自己认识的亲戚、朋友、同学家所有的人都会开汽车、开火车、骑脚踏车)。群(让所有的动物都和睦相处,一群一群的结伴而行。如:一群小鸡、一群白鹅、一群羊、一群牛……)。叶(让所有的植物都长上叶子如:杨树叶、柳树叶、苹果树叶等)。雨(让世界各地的不同城市在春、夏、秋三个季节都下大小不同的雨,请同学们每天看天气预报,了解气候的变化和城市的名称。如一个学生说:春雨、秋雨、牛毛细雨、宁夏有雨、北京有雨、长春有大雨、西安有小雨等)。苗(让学生知道田地里一切幼小的植物都是禾苗。如:菜苗、麦苗、稻苗、玉米苗、茄子苗、辣椒苗……),堆(让所有的植物果实都堆成堆。如:一堆橘子、一堆苹果、一堆犁……又如一堆堆西红柿、一堆堆白菜、一堆堆茄子等等)。放( 放书、放铅笔、放刀子、放牛、放羊、放驴、放马等等)。这种识字、组词、说句子的方法对学习其他的字词也可迁移,类推。 三、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识字,培养识字能力 在课堂识字教学中,我处处为学生积极、主动识字创造条件。如:在拼读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时,我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用-----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所带的词,把字音读准,读正确。然后出示字词卡片进行认读。在这一环节中,我经常采取以下方法调动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1、集体读;2、小组比赛读;3、同桌互读;4、指明当小老师领读;5、开火车读;6、教师检查个别读。当学生掌握认识这些字后,我鼓励学生同桌进行分析字形,把自己的识字经验告诉同桌,经常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能力就会不断的增强。 教师要 培养学生从小利用我们学过的独体字组成合体字这一特点,使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了这样的识字方法和识字技巧就能使学生认识很多字。逐步提高他们的识字量和识字水平。这样长期不断的坚持锻炼下去学生将成为自主识字的能手。 总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字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的材料,同时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经常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联想、分析、选择记忆字形的方法需要,久而久之,学生就一定能养成良好的自主的识字习惯。我始终以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增加他们的识字量和词汇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重点。在学习中让他们不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轻松愉快的事情。
如何指导一年级学生的说话训练
一、充分利用口语交际课,培养说话能力
有的老师认为,学生才读一年级,认识的字还没有几个,怎样培养说话能力呢?他们不可能说得出一段话来的。我则不是这样认为的,刚好相反,我要充分利用这样有内容的口语交际课进行有目的的说话训练。一年级的语文教材,大多配有插图,我便可以让学生想象图中的人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有的甚至可以请学生上台表演,再让学生想象说话。如上册口语交际课《有趣的游戏》,我先请几个同学上台做游戏,台下的小观众看得津津有味,然后,再请同学说一说这些游戏的规则,台下的小观众评一评。如此一来,一堂活泼又生动的口语交际课很快就在同学们的笑声中过去了。学生不但学会了说游戏的规则,而且从中懂得了做游戏要讲规则。一节课下来,收获一举两得。
二、引导看图,学会观察,理解图意
指导学生看图是看图说话的教学的第一步。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认识的事物比较少,视野不够开阔,教学中,教师应常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提问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图意是看图说话的一种手段。教材中,每一幅都有一个中心,一个意图。要看明白图画的内容,作为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教学时教师可利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图意。例如:教《在家里》时,教师可先让同学们一道去认识图上的人物,给他们起一个名字。然后提出问题:晚上,小朋友一家在干什么?并引导学生看图,知道图中的小朋友给父母送水果是关心父母,同时明白我们也要从小事做起感恩父母。
三、教学生会看图说完整的话
刚入学的儿童,语言区域狭窄,说话时往往用词不当,语病很多,不能说完整的话,他们对老师的话也不能完全理解、领会。听、说的能力都较差。所以,从他们进校的第一天起,教师应结合常规训练和学习的习惯,教他们说完整的话,规范他们的语言。低年级的学生说话往往是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不具体,不生动,甚至语无伦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听清问题,想好了再回答,答后师生共同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讲评,哪句话答错了,应该怎样说。
如何指导一年级小学生的生字书写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是第一学段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突出一个“好”字。要求学生一出手就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要求写字姿势“正确”。怎样才能做到“好”呢?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一册的写字部分的编排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数量少:全册汉字要求认的是400个,而要求写的字仅100个。学生每课的习字量只有3-4个汉字,且都是按字形规律编排的笔画简单的独体字。教材科学的编排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下面就谈几点关于写字教学方面的体会:
一、观察联想,活化字形,感知字形美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写字教学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弄清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指导观察时,如果引导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加以联想,活化汉字字形,汉字字形就会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汉字由抽象的笔画组成。如何让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字形产生兴趣,如何让学生对写字感兴趣呢?除了故事、儿歌以外,比喻是个好方法。“撇”像扫把,“捺”像剑。“点”像小雨点。“横”像小扁担……比如“伞”,同学们看像什么呢?有的说像大蘑菇,有的说像大树……想象生动的比喻,再加上形象的电脑画面的显示,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而且让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字形顿生兴趣,产生了写字的欲望。
例如:教学“人”,“人”字很简单,一撇一捺,写起来却十分不易。由于不知道运笔方法,学生写出来的“人”字,就像两根支撑起来的小棍子。我引导学生观察电脑画面上的笔画,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看看这“撇”像什么,“捺”像什么,有了生动的视觉感受,有了如此形象的比喻,“人”这个字在孩子的心中已经不再抽象了,而变得生动可感起来。比喻,充分激起学生写字的热情,学生按捺不住,自己尝试着写了起来。
二、比较观察,示范演示,体会书写美
小学生写字往往眼高手低,原因在于,相对某一个人来说,其观察审美能力比较强,但实际动手书写的能力还不够,还没有很好地把观察审美能力转化为书写审美能力。那么,在写字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呢?
一年级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要求。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教师都要笔笔指导到位。教师的范写很重要。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在指导学生整体认知之后,教师要在黑板上画好的田字格中示范,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教师要边演示边讲述: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第一笔在田字格的哪个部位落笔,每一笔画的名称、运笔方法以及笔顺等,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仅仅范写还远远不够,由于受到观察能力的限制,学生的临摹并不能一步到位。此时,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较运笔方法:教学“一”,我让学生观察老师正确的运笔之后,我要求学生进行临摹,将学生的不正确的书写和范字比较,在比较中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教学竖,我让学生比较“悬针竖”和“垂露竖”的写法的不同,并加以示范。
比较间架结构:教师除了指导汉字的笔画,还应该着重指导汉字的间架结构。例如:教学“皮”,在观察“皮”后,我让学生临摹,学生写出来的“皮”字,五花八门。有的把下面的“又”字写得太短,有的把“又”写的太窄,有的又写得太宽……这时我将他们这些字在黑板上“公开亮相”,和书上的范字进行比较,并逐一帮助他们找到“病因”,指出“治病良方”。欣赏著自己的“杰作”,孩子们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比较之后的书写,效果令人满意。
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领会,悉心模仿笔画运笔,熟练掌握笔顺规则,体会汉字的造型美。
三、严格训练,培养习惯,发展个性美
1.练字要严格要求。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中明确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把字写端正,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终身受益。
写字前,教师指导学生削好铅笔,放好作业本,端正坐姿,指导执笔方法。练习时,教师巡视,时时提醒学生,时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书写时,教师要适时巡回指导,随时提醒学生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运笔方法,与上一个笔画的间距,其长短如何,整个字的结构特点,及各部分的比例,做到防患于未然。
教师在课堂上要反复指导,学生在练习中要认真书写,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写字能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训练要有度,要注重学生的发展。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小学生手指的小肌肉群不够发达,学习兴趣也难以持久。过多的书写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害,还会影响孩子写字的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坚持一个“少”,保证一个“好”字。每课的字,每个写2-3个,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可以少写几个,自己觉得写得不满意的,就可以多写几个。你还想写哪个字,就可以再写几个。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好”。我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选择作业的权利。我们的作业本上不再像以前一样整齐划一的作业,而是有的多,有的少。写的字,有的可能是“五、一、二、三……”。有的可能是“入、八、大、……”作业虽然不像以前那样整齐划一,但所有的孩子在写字方面的发展却是一样的。
四、激励评价,鼓励进取,展开竞赛
表现欲是小学生的特点。我们教师应该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课堂上,我们采用板演、用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展示学生习作。课后,我们在教室办学生作业专栏,将他们的作品上墙“公开发表”,比比谁上榜次数多。这样学生就可以经
常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了解自己在班中的位置,而且时常
能听听同学生的建议。这样的竞赛虽无物质鼓励,但同学们依旧兴致高昂,有时因没有上榜,会嘀咕半天,眼中流露出的尽是悔恨,这些足以证明每个学生都有可贵的上进心。
一个学期的写字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学生不再感到写字是负担,真正感受到写字的乐趣,许多孩子的幼小的心里已经立下当书法家的愿望。他们的字真正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看到他们的成绩,心中便又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和信心。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识字 多看故事书! 多读书, 自然就能够提高啦,自己感兴趣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