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慕容家族的大人物 慕容家族的历史的书

火烧 2023-01-10 14:38:19 1061
慕容家族的历史的书 慕容家族的来历 慕容,一个只存在于金庸武侠小说中的神秘姓氏; 鲜卑,一个一千六百年前叱咤北方的强大民族。今天,我们知道“慕容”,不只是一个姓氏,它还是鲜卑族的第一大姓。而鲜卑氏族是

慕容家族的历史的书  

慕容家族的来历

慕容,一个只存在于金庸武侠小说中的神秘姓氏; 鲜卑,一个一千六百年前叱咤北方的强大民族。

今天,我们知道“慕容”,不只是一个姓氏,它还是鲜卑族的第一大姓。而鲜卑氏族是匈奴之后,在北方崛起的第二个强大的游牧民族。

除慕容鲜卑之外,还有宇文氏和段氏。其中,慕容氏建立的燕国是当年北方的第一国,当中原大地上的一代雄主汉武帝正在叱咤风云、打理刘氏江山的时候,燕王慕容皝就已经在辽西地区建立自己的都城,倚仗着草原游牧民族的勇烈,几年之间就迅速崛起为东北地区的霸主。

慕容皝之子慕容俊称帝后的前燕国是慕容世家最风光无限的时候,当时国土的领域甚至南扩到了现在的北京。寻根问祖,当年慕容氏的酋长莫护跋就是在朝阳北票章吉营子乡的这一片农田地最先落户的,建立了慕容世家入住辽西后最早的都城——大棘城。

就当我们为慕容家族当年的文治武功喋喋不休之时,辽宁省考古队的书记田力坤又为慕容氏的源流找到一个新的方向——香港中文大学有一个叫姚中仪的老先生,有一篇文章提到慕容鲜卑可能是波丝人,他的证据就是从莫护跋这个名字来的。“莫护”他认为是与波丝语的幕户相通,幕户是波丝语宗教神职人员的一个职称,或者是一个职务一个名称,他说幕户和莫护音是相通的,因为古代译音无定字嘛,另外从考古上来讲三燕文化里面有好多西域文化的因素,像五十年代在房身、张家营房身等地发现的墓里面有金步摇,这种金步摇最开始是在西亚中亚产生的,后来通过慕容鲜卑带到辽西。

或许,慕容姓氏的由来与他们喜爱戴在头上的这种饰品“金步摇”有关。因为当地语言“步摇”同“慕容”读音相似,所以传到后来就成了“慕容”。

步则摇动是步摇的原义,在朝阳北票房身的慕容鲜卑墓葬中就出土了两件金步摇头饰。 金步摇花饰,应该是慕容氏族最有代表性的象征物,甚至形成了在三世纪晚期以金步摇为主要内涵的特殊文化现象——慕容氏摇叶文化。

慕容氏家族将西域传来的摇叶文化吸收、强化,并将这种异域风格的饰品传至朝鲜、日本。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慕容”一词在今天日本语发音中出人意料地发出“步摇”的古音。

一个王朝的建立总要与杀戮和征战的血腥词汇相连,喜爱美丽头饰慕容氏又是靠怎样的力量纵横他们的金戈铁马,最终开疆拓土建立王国的呢?难道真的像武侠小说中描写的那样,有什么类似于“斗转星移”的家传武功吗?当我们带着这种年轻人的顽皮心态探询慕容家族秘密的时候,竟然发现了这个家族中的重要秘密——他们竟然就是马镫的发明者。 对于马上民族慕容家族来说,马镫是北方民族必须要用到的,人一旦拥有马镫之后,便可以在马上活动自如,这样就使得骑兵发展起来,进而增强了慕容鲜卑的军事力量。

田力坤说一旦有了马镫,人可以两脚踩在马镫上,就可以增加活动半径,而且马上也更加牢固,增加安全稳定,所以骑兵发挥的作用更大。聪明的慕容家族就是这样依靠一双马镫拥有了天下无敌的骑兵,开始掌控了马上天下。

但是,他们的王朝为什么仅仅存在了一百多年呢? 纵观慕容家族,他们深受汉文化影响,又保留了北方民族的骁勇,真所谓英雄家族,可问题就出在了慕容家族的豪杰太多,死于内部交锋的人不在少数。一个叫格鲁赛的法国人写了本书叫《草原帝国》,他专门研究欧亚草原上的少数民族,他说少数民族进入到文明地区后,丢掉了本民族传统优秀的东西,学到了发达地区的腐化享乐。

纵横北中国,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创建过程中有过他们的功劳,慕容氏尽管最后丢掉了他们的王朝,但他们的后裔融到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里,继续创造着辉煌,也有了之后的北魏隋唐的全盛。公元436年,慕容世家的王朝终因国力下降、皇帝穷奢极欲、部族间内讧等原因,被北魏大军灭亡,曾经不可一世的慕容世家遭遇了国破家亡的现实。

受汉文化的影响形成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文化又反过来影响汉文化,慕容世家靠马镫的改革发明获得了核心战斗力,获得了天下,最后竟然又以另一项改革发明为标志,把自己送进了棺材。是的,他们最后的发明竟然就是棺材。

这种特别定制、标准格式化的棺材,是慕容家族最早使用的,并且从北魏隋唐时期就在全国普及起来。 从生龙活虎的马上开始,到肃穆安详的棺材结束,慕容家族用自己的奋斗和命运完成了一段历史的隐喻。

自从在网络上登出寻找慕容的消息后,有很多人报名登记,这中间姓慕或姓容的人有不少,他们都有可能是慕容氏的后裔,因为北燕被北魏灭亡后,上百万的鲜卑慕容氏为保全性命,大都更名改姓,其中一部分人取慕容的第一个字“慕”,或穆桂英的“穆”,或者取第二个字姓“容”。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发现,慕容氏后裔最有可能存在的地方是:青海的土族自治县,甘肃的庆阳,山东的荣成和广东的肇庆,其中最有可能的是广东肇庆高要市的白土镇。

匪我思存关于慕容家族的所有书都有什么啊,包括番外,谢谢,感谢

1、《来不及说我爱你》(原名《碧甃沉》),男主慕容沣。

2、《如果这一秒,我没遇见你》(原名《玉碎》),男主慕容清峄。

3、《曾是惊鸿照影来》短篇,出自合集《当时明月在》,男主慕容清渝,慕容沣长子。

4、《凌波不过横塘路》短篇,出自合集《当时明月在》,男主慕容清邺,慕容沣和尹静琬的孩子。

5、《枉凝眉》慕容清峄的妻子的番外,出自合集《桃花依旧笑春风》。

6、《小凤》慕容沣番外,出自合集《桃花依旧笑春风》。

7、《苏樱》慕容沣番外,出自合集《桃花依旧笑春风》。

慕容家族的历史

1、出自汉代,以寺庙名称命姓,称慕容氏。

2、出自高辛氏,慕容是鲜卑族主要部落之一,以部落名称为氏。三国时,鲜卑族首领莫护跋率领族人迁居辽西,曾随同司马懿征讨割据辽东的公孙渊,立下战功,被封为率义王。莫护跋在荆城以北(今河北省昌黎县境内)建立国家。据说当时北方的汉人流行戴步摇冠(一种带有悬垂装饰物的帽子),莫护跋见了也很喜欢,也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见了他这种打扮,都称他为“步摇”,因当地语言“步摇”同“慕容”读音相近,所以传到后来就成了“慕容”。莫护跋的后人便干脆以此作为部落的名称。西晋时,慕容廆占领燕北、辽东一带,自称鲜卑单于,他的儿子慕容皝后来建立前燕国,从此正式以慕容为姓。东晋十六国时,慕容氏在北方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等国,前后历时七十多年。

历史上慕容家族有哪些厉害的人物 他们的故事都是怎么样的

出自高辛氏,慕容是鲜卑族主要部落之一,以部落名称为氏。

三国时,鲜卑族首领莫护跋率领族人迁居辽西,曾随同司马懿征讨割据辽东的公孙渊,立下战功,被封为率义王。莫护跋在荆城以北(今河北省昌黎县境内)建立国家。

据说当时北方的汉人流行戴步摇冠(一种带有悬垂装饰物的帽子),莫护跋见了也很喜欢,也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见了他这种打扮,都称他为“步摇”,因当地语言“步摇”同“慕容”读音相近,所以传到后来就成了“慕容”。

莫护跋的后人便干脆以此作为部落的名称。西晋时,慕容廆占领燕北、辽东一带,自称鲜卑单于,他的儿子慕容皝后来建立前燕国,从此正式以慕容为姓。

东晋十六国时,慕容氏在北方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等国,前后历时七十多年。慕容皝:字元真(297-348.10.25),小字万年,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西北)人,鲜卑族,是鲜卑族领袖慕容廆的第三子。

十六国时期前燕王,军事统帅。 咸和八年五月甲寅(333年6月4日),慕容廆去世。

六月,慕容皝嗣辽东郡公,以平北将军行平州刺史,督摄部内,统治辽东。慕容皝继位后,用法严苛,国人多不安。

337年十月,慕容皝称燕王,前燕帝国建立。慕容皝汉化较深,崇尚儒学、喜好文籍,设东庠(学校),以大臣子弟为官学生。

公元348年慕容皝病逝,时年52岁。 慕容恪: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燕名将,大臣。

字玄恭。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西)人。

鲜卑族。前燕主慕容皝之子。

智勇兼备,善于用兵。从15岁起随父征战,临机多奇谋,常获胜。

前燕慕容皝五年(338年)五月,后赵主石虎率兵数十万攻前燕,慕容皝坚守燕都棘城,与赵军相持旬余。后乘赵兵引退之机,命慕容恪率2000骑于晨出击。

石虎见诸门若有师出,大惊,遂弃甲溃逃。恪乘胜追击,大败之,斩获3万余人。

十二月,鲜卑首领段辽密与前燕谋覆后赵军,慕容恪奉命率精骑7000于密云山(今河北省承德北)设伏,大败后赵将麻秋所部3万人,歼其大部。八年,拜渡辽将军,镇平郭(今辽宁省盖州西南),屡破高句丽兵,使其畏惧,不敢来攻。

前燕慕容儁四年(352年)四月,奉命率军攻冉魏,追至廉台(今河北省无极东北),10战皆败。但仍激励将士奋战,令部将佯败诱魏军至平地,自率主力为中军,选善骑射者5000人,以铁锁联马结成方阵抵挡魏军冲击,两侧骑兵伺机夹攻,大败魏军,擒魏主冉闵(见廉台之战)。

元玺三年(354年)四月,拜大司马、侍中、大都督、录尚书事,封太原王。四年十一月,率部往广固(今山东省青州西北)攻内附于东晋的镇北将军段龛。

五年正月,引兵渡河(黄河),大破龛军,进围广固。为减少伤亡,采取围而不攻,待其疲竭再歼之策,在广固周围筑高墙,挖深堑,并堵塞五龙口,引渑水灌城。

十月,城中柴、粮皆尽,段龛不得已悉众出战。慕容恪挥军冲杀,大败段龛。

龛无法突围,率残部复入城,旋出降。慕容恪治军不尚威严,专用恩信,爱护部属,军营外松内紧,敌至莫能近。

建熙元年(360年),燕主慕容儁卒,太子慕容暐继帝位,恪为太宰,力辅幼主,总摄朝政。时东晋多数朝臣主张乘机攻前燕,而征西大将军桓温认为,慕容恪尚在,不可妄动。

恪辅政期间,前燕政局稳定,军事上也有发展,占据了东晋黄河以南、淮水以北的广大地区。八年五月,恪病卒。

慕容垂:又名慕容霸,前燕王慕容皝的第五子。 十六国后燕创建者。

384-396年在位。字道明(326-396),鲜卑族,昌黎棘城(辽宁义县)人。

原为前秦大将,苻坚惨败于淝水之战后,慕容垂即图恢复燕国,于384年称燕王,两年后称帝,定都于中山。 慕容三藏:燕人也。

父绍宗,齐尚书左仆射、东南道大行台。三藏幼聪敏,多武略,颇有父风。

仕齐,释褐太尉府参军事,寻迁备身都督。武平初,袭爵燕郡公,邑八百户。

其年,败周师于孝水,又破陈师于寿阳,转武卫将军。又败周师于河阳,授武卫大将军。

又转右卫将军,别封范阳县公,食邑千户。周师入邺也,齐后主失守东遁,委三藏等留守邺宫。

齐之王公以下皆降,三藏犹率麾下抗拒周师。及齐平,武帝引见,恩礼甚厚,诏曰:“三藏父子诚节著闻,宜加荣秩。”

授开府仪同大将军。其年,稽胡叛,令三藏讨平之。

开皇元年,授吴州刺史。九年,奉诏持节凉州道黜陟大使。

其年,岭南酋长王仲宣反,围广州,诏令柱国、襄阳公韦洸为行军总管,三藏为副。至广州,与贼交战,洸为流矢所中,卒,诏令三藏检校广州道行军事。

十年,贼众四面攻围,三藏固守月馀。城中粮少矢尽,三藏以为不可持久,遂自率骁锐,夜出突围击之。

贼众败散,广州获全。以功授大将军,赐奴婢百口,加以金银杂物。

十二年,授廓州刺史。州极西界,与吐谷浑邻接,奸宄犯法者皆迁配彼州,流人多有逃逸。

及三藏至,招纳绥抚,百姓爱悦,繦负日至,吏民歌颂之。高祖闻其能,屡有劳问。

其年,当州畜产繁孳,获醍醐奉献,赉物百段。十三年,州界连云山响,称万年者三,诏颁郡国,仍遣使醮于山所。

其日景云浮于上,雉间兔驯坛侧,使还具以闻,上大悦。十五年,授叠州总管。

党项羌时有翻叛,三藏随便讨平之,部内夷夏咸。

历史中慕容家族谱

一世:莫护跋 二世:慕容木延 三世:慕容涉归小字弈洛韩(?-283) 慕容耐(?-284) 四世: (慕容涉归子嗣) 吐谷浑(245-317) 慕容廆小字弈洛瑰(268-333) 慕容运 五世: 吐谷浑---吐延---叶延---辟奚---视连 (慕容廆子嗣) 慕容翰字元邕(?-344) 慕容皝字元真小字万年 (296-348) 慕容仁小字千年(?-336) 慕容昭(?-333) 慕容幼 [襄阳王]慕容军 慕容汗 [武昌王]慕容彪 [上庸王]慕容评 (慕容运子嗣) [洛阳王]慕容疆 [乐浪王]慕容虔 慕容制字副鸠 (族子嗣) [下邳王]慕容厉 [章武王]慕容尘 六世: (慕容翰子嗣) 慕容钩(?-354) (慕容皝子嗣) [左贤王]慕容交(?-362) 慕容儁字宣英小字贺赖跋(318-360) [临贺王]慕容遵 [太原王]慕容恪字玄恭(323-367) [吴王]慕容垂字道明小字阿六敦(325-396) [庐江王]慕容宜 [宜都王]慕容桓(?-370) [河间王]慕容徽 [历阳王]慕容龙 [北海王]慕容纳(?-384) [兰陵王]慕容秀 [安丰王]慕容岳 [范阳王]慕容德字玄明(335-405) 慕容默 慕容偻 (慕容虔子嗣) 慕容永字叔明(?-394) 慕容友(?-394 (慕容制子嗣) [北地王]慕容精(?-397) 慕容钟字道明 (慕容尘子嗣) 慕容宙(?-398) (族子嗣) [武威王]慕容筑 [定襄王]慕容渊 [南安王]慕容越 [东海王]慕容庄 慕容忠(?-369) 慕容兰(?-356) 慕容拔(?-407) 慕容仓(?-370) 七世: (慕容儁子嗣) 慕容晔字景先(?-356) [乐安王]慕容臧 慕容暐字景茂(349-384) [乐浪王]慕容温(?-389) [勃海王]慕容亮(?-370) [渔阳王]慕容涉 [济北王]慕容泓(357-384) [中山王]慕容冲字景星小字凤皇(358-386) (慕容恪子嗣) 慕容楷(?-395) 慕容肃(?-384) [陈留王]慕容绍(?-395) (慕容垂子嗣) 慕容令字道全(?-369) [辽西王]慕容农字道厚小字恶奴(?-398) [高阳王]慕容隆(?-397) 慕容宝字道裕小字库勾(354-398) [赵王]慕容麟小字贺邻(?-398) [阳平王]慕容柔(?-393) [河间王]慕容熙字道文小字长生(384-407) [勃海王]慕容朗 [博陵王]慕容鉴(?-398) (慕容桓子嗣) 慕容凤字道翔(361-?) 慕容顗(?-386) (慕容纳子嗣) 慕容超字祖明(384-410) (慕容永子嗣) 慕容亮 (?-394) 慕容弘(?-394 (慕容精子嗣) 慕容丑字钟葵 (?-395) 慕容胜 (族子嗣) [鲁王]慕容和小字倭奴(?-399) [彭城王]慕容脱 [丹阳王]慕容瓒字买德 [带方王]慕容佐 慕容云 慕容国(?-401) [桂阳王]慕容镇字道成(?-410) [南海王]慕容法(?-409) 慕容恒 慕容韬 慕容达(?-409) 慕容懿(?-409慕容评之孙) 慕容宪 慕容良 八世 (慕容温子嗣) 慕容惠(?-410) (慕容泓子嗣) 慕容忠(?-386) (慕容冲子嗣) 慕容瑶小字君望(?-386) (慕容楷子嗣) 慕容奇小字善驹(?-398) (慕容绍子嗣) 慕容腾 (慕容隆子嗣) 慕容崇(?-398) 慕容澄(?-398) (慕容宝子嗣) [长乐王]慕容盛字道运(372-401) [清河王]慕容会字道通(372-397) [濮阳王]慕容策字道符(385-398) [平原王]慕容元字道光(?-401) 慕容敏 慕容渊(?-402) 慕容虔(?-406) 慕容昭(?-406) 义子慕容云(高云?-409 (族子嗣) 慕容进 [济阳王]慕容凝 慕容昱字兴宗(?-410) 慕容统(?-406) 慕容提(?-401) 慕容根(?-399) 慕容归 [南安王]慕容青(慕容皝曾孙) 慕容详小字普邻(?-397慕容青之弟) 慕容始 九世: (慕容腾子嗣) 慕容郁 (慕容盛子嗣) 慕容定(?-401) (族子嗣) 慕容白曜(慕容皝玄孙) 十世: (慕容郁子嗣) 慕容远 十一世: (慕容远子嗣) 慕容保乐 慕容绍宗。

谁知道慕容家族的事

在公元4世纪的中国,慕容这个姓可以算的中国最有魅力的姓氏,他们一家老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和朝鲜2个国家的命运。

首先,抛开丰功伟绩,刀光剑影不说,最让人郁闷的是史书对慕容家记载不是美女就是帅哥!请看以下史书记载:

慕容家族的大人物 慕容家族的历史的书

慕容廆,幼而魁岸,美姿貌,身长八尺,雄杰有大度。 慕容翰,性雄豪,多权略,猿臂工射,膂力过人。

慕容皝,龙颜版齿,身长七尺八寸。雄毅多权略,尚经学,善天文。 慕容俊,身长八尺二寸,姿貌魁伟,博观图书,有文武干略。

慕容恪,年十五,身长八尺七寸,容貌魁杰,雄毅严重。 慕容垂,少岐嶷有器度,身长七尺七寸,手垂过膝。

慕容德,身长八尺二寸,姿貌雄伟,额有日角偃月重文。博观群书,性清慎,多才艺。 慕容冲姊为清河公主,年十四,有殊色,坚纳之,宠冠后庭。

慕容冲年十二,亦有龙阳之姿,坚又幸之。姊弟专宠,宫人莫进。长安歌之曰:"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

慕容宝,少轻果无志操,好人佞己。及为太子,砥砺自修,敦崇儒学,工谈论,善属文。

慕容盛,少沈敏,多谋略。骁勇刚毅,有伯父全(指慕容令,晋书叫慕容全)之风烈。

慕容策,年十一,美姿貌,而蠢弱不慧。

慕容熙雄果英壮,有世祖之风, 慕容超身长八尺,腰带九围,(古人以大腹为美)精彩秀发,容止可观。.

慕容家算是鲜卑第一大家,而鲜卑则是在匈奴之后北方崛起的第2个强大的游牧民族。这个民族中除了慕容,还有宇文氏-日后隋帝国的前身-北周帝国的祖先,段氏-据考证,这个段就是后来大理段氏的祖先,他们这家跑的倒是很远,从辽东一直跑到了云南。所以,段誉和慕容老哥早年就算不是兄弟,至少也应该个姻亲。剩下的鲜卑家族中还有高句丽和夫余。

慕容家发家还是靠了“八王之乱”+刘渊建立匈奴前赵王国,把中国拖入300年血与火的历史中开始的。yes,刘渊是匈奴,不要看电视上的 《汉武大帝》里面打匈奴打的那么high,其实呢,最后只是大家都打不动罢了,很难说到底谁赢了。否则的话,老班家老三也不需要再去追击什么匈奴了,70年后的昭君mm也不需要出什么塞了。最后呢,还是匈奴自己分裂了---我估计是和汉人打交道时间长了,汉人那套窝里斗爱好学去的原因。北匈奴跑了,不过n年后在欧洲掀起了一场更大的风暴而已,若有兴趣,可以google“上帝之鞭”和匈牙利国名来源参阅之。南匈奴内迁了,不过他们并不甘寂寞,终于把西晋给搞掉了。话说回来,西晋那几十年历史实在是磋,真不知道当年司马昭的IQ为什么那么高,还可以和诸葛亮这个"多智近乎于妖"的牛人打个平手的强人的后代这么弱智,真应该让生物学家好好研究一下。西晋灭亡后,中国进入了历史上最长一段分裂期,从311年的"永嘉之乱"直到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我们的慕容家在这样的背景下登上了历史舞台。

我们简单点,从后赵君石虎想搞定的慕容皝说起。慕容皝有六个儿子,其中四个成为后来中国呼风唤雨的人物,他们是次子慕容俊,后来成为前燕皇帝;四子慕容恪,十六国第一名将;五子慕容垂,后燕的开国皇帝;小儿子慕容德,南燕的开国皇帝。如此的家族配置,似乎只有200 年后的独孤信可以相比----独孤信有7个女儿,其中大女儿就嫁给了北周的周明帝,四女儿嫁给了当时另一个门阀李家,生的儿子就是唐朝开国 皇帝李渊,最小的女儿最有名,嫁给了杨坚---历史上著名的文献皇后独孤迦罗。所以,那个“仗剑天下,欲求一败”的独孤求败说不定出身名门。 参考资料

史上有个帝王石慕容家族的,叫慕容什么的

慕容冲慕容冲(359年—386年),小字凤皇,十六国时期西燕国君主,鲜卑人,前燕帝慕容俊之子,慕容暐之弟。

前燕时期慕容俊在位时曾被封为中山王、大司马。 《晋书·载记第十四》载:初,坚之灭燕,冲姊为清河公主,年十四,有殊色,坚纳之,宠冠后庭。

冲年十二,亦有龙阳之姿,坚又幸之。姊弟专宠,宫人莫进。

长安歌之曰:“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咸惧为乱。

王猛切谏,坚乃出冲。长安又谣曰:“凤皇凤皇止阿房。”

坚以凤皇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乃植桐竹数十万株于阿房城以待之。冲小字凤皇,至是,终为坚贼,入止阿房城焉。

慕容冲的“冲”字在繁体字中是三点水旁,他几个年龄偏小的哥哥的“名”都是三点水旁,但清河公主的“名”不得而知。在当时,三点水“冲”一般在名字中的含义是“幼小”,通常给家中最小或者较小的儿子(因为不能完全保证以后真的不生了)。

鲜卑人的“小字”应用范围非常广,不同于汉人的乳名,不止幼年,长大后,熟人也可能称呼“小字”。有人觉得“凤皇”这个“小字”很女性化,其实不然,十六国南北朝时代,胡人男子叫凤皇孔雀之类的不少,还有元凤皇,元孔雀,破六韩孔雀等等。

而且多是体魄健壮的战将。“凤皇”是“凤凰”的通假字写法,但不知道慕容冲周围人称呼他时候是不是用的鲜卑语“凤凰”。

慕容冲死后的谥号是“威皇帝”,“威”这个谥一般给骁果善战的进攻型武将,很少给帝王。 370年,前燕为前秦所灭后,包括慕容冲及其兄慕容泓在内的众多鲜卑慕容部人被迁往关中。

慕容冲且成了前秦天王苻坚的娈童,与其姐清河公主皆被苻坚宠幸,长安因而有歌谣:“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经过王猛劝谏,慕容冲才被送出宫。

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于淝水之战大败,对境内各族的控制力减弱。建元二十年(384年)慕容冲之叔慕容垂于河北叛变,慕容泓亦于关中举兵称济北王,因此时任平阳太守的慕容冲也在河东起兵,其后并归慕容泓,一同西进长安。

不久,谋臣高盖等人认为慕容泓德望不如慕容冲,且用法苛刻严峻,于是杀慕容泓,改立慕容冲为皇太弟。385年,慕容冲即皇帝位于阿房宫,改元更始,之后经过一番惨烈的攻防后占领长安。

慕容冲贪图入据长安的安逸,又因为畏惧慕容垂的强大,不敢东回鲜卑人的故地,因而军心思变。更始二年(386年),为左将军韩延所杀,变军拥立将军段随为燕王。

慕容冲后来被谥为威皇帝。名字咋一看像武林高手,他的武功有多高偶不知道,杀人如麻却是事情。

这个小字凤皇的美少年是前燕开国皇帝慕容隽的幼子。五胡十六国时期倾国倾城第一人。

短短二十几年生命,制造的轰动效应把北国江南所有美女都比化了。可惜五胡十六国这段历史不出名,他也跟着被尘封。

偶很长时间都分不清五胡十六国跟五代十国,后来才知道五胡十六国跟东晋处同一时期,一个在北,一个在南。这时候中国就是南北分治了,不明白为什么书上的南北朝是从东晋灭亡才开始算的。

北魏的尾声慕容家族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鲜卑分有几大部落:拓跋氏,段氏,慕容氏,宇文氏,独孤氏等.拓跋氏在十六国时期曾建立代国,后为前秦所灭.前秦灭亡后又复国,即后来的北魏.北魏末期的几次内乱,政权渐为一些军事贵族所占有,后分为东魏与西魏.东魏后来被高氏所代,为北齐;西魏后为宇文氏所代,为北周.段氏在十六国时期曾建立北凉,后为沮渠蒙逊取代.慕容氏在十六国时期建立过包括前燕,后燕,西燕,南燕等一系列政权.前燕被前秦所灭,前秦灭亡后,慕容垂建立后燕,西燕的建立者慕容冲,南燕建立者慕容德,均是短命的政权.宇文氏在北魏后期占有关中地区,也就是西魏,后废掉魏帝,改国号为周,是为北周.北周在武帝宇文邕时期达到鼎盛,灭掉北齐.但武帝死后,政权渐为杨坚所取代,后杨坚废周帝,建立隋朝.独孤氏虽然没有建立政权,但是在北魏后期也是赫赫有名有名的贵族,独孤信就是北周八柱国之一.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中也有一位是独孤氏。

.。

北魏的尾声慕容家族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鲜卑分有几大部落:拓跋氏,段氏,慕容氏,宇文氏,独孤氏等.

拓跋氏在十六国时期曾建立代国,后为前秦所灭.前秦灭亡后又复国,即后来的北魏.北魏末期的几次内乱,政权渐为一些军事贵族所占有,后分为东魏与西魏.东魏后来被高氏所代,为北齐;西魏后为宇文氏所代,为北周.

段氏在十六国时期曾建立北凉,后为沮渠蒙逊取代.

慕容氏在十六国时期建立过包括前燕,后燕,西燕,南燕等一系列政权.前燕被前秦所灭,前秦灭亡后,慕容垂建立后燕,西燕的建立者慕容冲,南燕建立者慕容德,均是短命的政权.

宇文氏在北魏后期占有关中地区,也就是西魏,后废掉魏帝,改国号为周,是为北周.北周在武帝宇文邕时期达到鼎盛,灭掉北齐.但武帝死后,政权渐为杨坚所取代,后杨坚废周帝,建立隋朝.

独孤氏虽然没有建立政权,但是在北魏后期也是赫赫有名有名的贵族,独孤信就是北周八柱国之一.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中也有一位是独孤氏.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