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不能出国展览的国宝 九大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件件绝世孤品,图8曾被农妇用作鸡食盆

火烧 2022-05-16 04:54:45 1067
九大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件件绝世孤品,图8曾被农妇用作鸡食盆 【满城汉墓金缕玉衣】金缕玉衣也称“玉匣”、“玉柙”,是汉朝时期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大小外观与死者的身材基本相同,非常奢华。(这是

九大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件件绝世孤品,图8曾被农妇用作鸡食盆  

【满城汉墓金缕玉衣】金缕玉衣也称“玉匣”、“玉柙”,是汉朝时期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大小外观与死者的身材基本相同,非常奢华。(这是一组反映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级文物,件件都是绝世孤品。2002年国家文物局印发《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目的是“切实保证珍贵文物尤其是一级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损品安全。”)

【战国曾侯乙青铜尊盘】该文物分为“尊”和“盘”两部分。尊在古代是盛酒器,盘一般作水器用,二者合为一器,尊内盛掺有香草汁的酒,祭祀时酌以献尸,宾礼时酌以饮客。整套器物纹饰繁缛,穷极富丽,其精巧达到先秦青铜器的极点。尤其是器上镂空装饰,透视有若干层次,系用失蜡法铸造,制作工艺堪称顶尖。

【唐朝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该文物出土了陕西法门寺地宫,锡杖长1.96米,重2.39公斤,用金2两,银58两。锡杖通体金光闪烁,熠熠生辉。由杖身、杖首、杖顶三部分组成。杖身中空,呈圆柱形,通体衬以缠枝蔓草,上面錾刻圆觉十二僧,手持法铃立于莲花台之上,个个憨憨可掬;下端缀饰蔓草、云气和团花,被誉为“锡杖之王”。

【西晋陆机《平复帖》】《平复帖》是中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内容是西晋时陆机向友人问候疾病的一通信札,草书九行,计八十四字,秃笔枯锋,用笔朴质古雅,价值无法估量。民国时期,大收藏家张伯驹为了不让《平复帖》流落海外,不惜花费重金,变卖家产,甚至四处借贷将其买下,最后无偿捐献给了国家。

【秦朝绿脸跪射俑】绿脸跪射俑是于1999年在兵马俑二号坑东北部的跪射俑军阵中被发现,他的脸部是绿色的。在目前已经发掘出土的所有兵马俑中,仅发现这一件绿脸俑,至于原因众说纷纭。这件绿脸俑脸部、颈部全为粉绿色,双耳为浅绿色,头发、发髻为赭石色,发带为朱红色,眉毛、胡须是黑色。

不能出国展览的国宝 九大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件件绝世孤品,图8曾被农妇用作鸡食盆

【西周利簋】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这件文物是“武王伐纣”的实物证明,上面的铭文内容如下,“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利簋的特点为侈口,鼓腹,双兽耳重珥,方座圈足,圈足下附带方座。腹及圈足以云雷纹为底地,分别再饰兽面纹夔纹,方座饰兽面纹,四隅饰蝉纹,簋腹内底铸铭文四行33字。

【战国水晶杯】战国水晶杯一度被认为是穿越之物,它于1990年出土于浙江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的一座战国时期墓地被发现,刚开始考古人员以为是盗墓者丢下的,后证实是一件陪葬品。水晶杯略带淡琥珀色,局部可见絮状包裹体。器身为敞口,平唇,斜直壁,圆底,圈足外撇,光素无纹,造型简洁,反映了当时工匠们的高超技艺。

【新石器鹰形陶鼎】鹰形陶鼎于1957年在陕西华县太平庄被一位农妇发现,刚开始被她当做了鸡食盆,后捐给了国家。鹰形陶鼎为伫足站立的雄鹰造型。鹰体健硕,双腿粗壮,两翼贴于身体两侧,尾部下垂至地,与两只鹰腿构成三个稳定的支点。鹰眼圆睁,喙部有力呈钩状。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