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昼夜乐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原文_翻译及赏析

火烧 2021-06-13 07:04:50 1038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原文_翻译及赏析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清代·曹雪芹《咏白海棠》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原文_翻译及赏析  

昼夜乐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原文_翻译及赏析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清代·曹雪芹《咏白海棠》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咏物寓人

注释

(1)秋容:指白海棠花“秋”点明花开的季节“容”用拟人的手法喻其美好。
(2)攒:簇聚。“七节攒成”是说花在枝上层层而生,开得很繁盛。雪,喻花。
(3)出浴太真:杨贵妃,字玉环,号太真,为唐玄宗所宠,曾赐浴华清池。白居易《长恨歌》中写到她肤如“凝脂”、“娇无力”,所以藉以说海棠花的柔媚,又兼以玄宗在沉香亭召贵妃事为出典。玄宗曾笑其“鬓乱钗横,不能再拜”的醉态说:“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见宋人释惠洪《冷斋夜话》。
(4)捧心西子: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相传西施心痛时“捧心而颦(皱眉)”,样子很好看,见《庄子·天运》。亦以此喻海棠之美。宋人赋海棠词中时有以杨贵妃、西施并举的,如辛弃疾《贺新郎》、马庄父《水龙吟》等皆是。
(5)愁千点:指花如含愁,因花繁而用“千点”。
(6)宿雨:经夜之雨。
(7)独倚画栏:指花孤苦,以花喻人。
(8)清砧怨笛:砧,捣衣石。古时常秋夜捣衣,诗词中多藉以写妇女思念丈夫的愁怨。怨笛也与悲感离别有关。

赏析

贾宝玉的诗中间二联可以看作对薛宝钗、林黛玉的评价和态度。薛宝钗曾被贾宝玉比喻为杨贵妃,则“冰作影”正写出了服用“冷香丸”的“雪”姑娘其内心冷漠无情恰如“冰”人。“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林黛玉以“玉为魂”,恰说明了宝玉心中的林妹妹纤瑕不染,分外清高。从宝玉对二人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中可以知道,宝玉心中只有黛玉才是志同道合的知心人。“晓风结愁”,“宿雨添泪”,表面上是在写海棠,实际却是写黛玉寄人篱下的愁苦心境,以至最终的芳华早逝。“独倚画栏”,“清砧怨笛”是写宝玉在黛玉死后的孤苦心境,是对这份悽美爱情的祭奠。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败饱尝人世辛酸,后以坚韧不拔之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曹雪芹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 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棉冷。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澹万里凝。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 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 坠粉飘香,日日唤愁生。 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云鬟绿鬓罢梳结,愁如回飙乱白雪。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