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世界饭店业发展史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历史

火烧 2021-07-03 18:27:48 1057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历史 近几年来,中国电信业和国外电信巨头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曲线。在网络经济盛行时,国外电信业一路高歌猛进;但是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国外电信业又一落千丈。短短的几年,国外电信业经历了发展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历史  

近几年来,中国电信业和国外电信巨头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曲线。

在网络经济盛行时,国外电信业一路高歌猛进;但是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国外电信业又一落千丈。

短短的几年,国外电信业经历了发展的大起大落。

再看看中国电信业,由于坚持务实的发展政策,尽管有局部地区进行宽带圈地运动,但总体上没有形成网络泡沫,也没有盲目进行3G牌照的拍卖,实现了我国通信业的稳健发展,从而在世界电信业中“一枝独秀”。

目前,我国电信业在某些指标上已居于世界前列。

从规模总量上看,我国网络容量稳居世界第一,通信技术在全球领先。

同时,电话用户总数也居世界第一,截至2004年底,我国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12亿户,是2000年的两倍多,其中无线市话用户达到652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35亿户,是2000年的四倍。

此外,互联网用户数突破了1亿大关,规模居全球第二。

从业务量上看,2004年我国的电信业务总量完成9224.8亿元,是2000年的两倍多。

尽管立足传统业务、立足网络提供商进行发展的策略,为我们带来了稳定的现金流,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长期执行这一发展策略,我国电信业业务收入的增幅在减小,实现利润的能力在下降,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狭小。

反思全球电信业在第一次转型当中遭遇的泡沫和陷阱,我们发现,对宽带、3G是未来发展方向的判断并没有错,只是当时发展的环境还不具备。

正是基于对环境的正确把握,我国电信业才没有盲目跟风冒进。

而时至今日,这一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满足了基础通信需求后,人们开始期待更高层次的增值信息服务。

世界饭店业发展史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历史

尤其是最近两年,以移动数据业务为代表的新业务发展迅速,尽管在总体收入份额上还规模较小,但增长势头强劲,2004年短信业务量增长58.8%。

在移动通信市场、技术发展以及移动通信企业的带动下,移动增值领域迅速崛起,价值链已基本形成。

而随着光纤的应用和各种宽带组网技术日益成熟、完善,宽带增值领域目前也已起步,在线游戏、音乐下载、在线影视点播等个人用户宽带增值娱乐业务发展迅速,同时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等新型服务也拥有了相当大的市场需求。

用户的消费观念也已变化,互联网内容服务由“眼球经济”走向盈利模式,在移动梦网聚集的SP中,数十家SP每月有偿信息收入超过1000万元。

不仅如此,当前的网络条件也今非昔比。

各种新技术、新软件层出不穷,更加方便人们获取网络信息。

2000年,互联网上几乎没有宽带,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建设,固定宽带网正逐步走向成熟。

从出口带宽到骨干网再到接入层,宽带化的物理环境已经具备。

我国国际出口带宽的总容量为53941MB,与2000年的351MB相比,增长了154倍。

骨干网带宽则达到了100GB以上,接入带宽总容量已达到T比特级,ADSL、LAN、WLAN等多种接入方式并举,适应了各类用户的不同需求。

两大移动公司的技术也在近几年突飞猛进。

中国联通的CDMA1X具有高速传输的速度优势,并具有稳定、容量大、安全性高等特点,可以使移动通信网络与宽广的互联网无缝链接。

支撑中国移动“移动梦网”的GPRS网络,目前也已覆盖全国所有省、区、市,网络遍及240多个城市,数据业务可以到达世界各地,实现真正的移动数据无线互联。

用户使用宽带数据通信、实现可视数据与多媒体数据通信变得十分便利。

很显然,无论是从用户需求还是从硬件环境来看,面向未来的综合信息服务都将是我国电信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传统的商业模式在过去几年推动我国电信业的持续发展中功不可没,但随着新兴的信息服务成为发展主流,其业务设置、网络架构、经营管理等一系列配套环节都与未来的电信业发展不匹配。

因此,我国电信业转型的主要任务就是重新评估企业面临的环境,建立一套符合未来电信业发展特点的新型商业模式。

这,就是我国电信业转型的核心内涵。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