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比喻求贤若渴 曹操最有氣勢的一首詩,表明自己求賢若渴,堪稱千古名篇
曹操最有氣勢的一首詩,表明自己求賢若渴,堪稱千古名篇 提起曹操,我們最先想到的便是他的權謀善變和陰險毒辣,挾天子以令諸侯說明他的政治眼光獨到和高度敏銳性;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說明他身為梟雄陰
曹操最有氣勢的一首詩,表明自己求賢若渴,堪稱千古名篇

提起曹操,我們最先想到的便是他的權謀善變和陰險毒辣,挾天子以令諸侯說明他的政治眼光獨到和高度敏銳性;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說明他身為梟雄陰狠毒辣的一面。
然而剖開政治家和軍事家的光環後,他還有一重身份,那便是著名的詩人,其詩歌膾炙人口、縱橫捭闔充滿豪氣,接下來請與我一同欣賞曹操詩歌的胸襟和氣度。
曹操一生寫詩頗豐,後編入《魏武詩篇》中,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在明朝末年,詩集便已經失傳,後人重新編錄,注名《曹操集》一直流傳至今。
談起曹操的詩集,最有氣勢的一首莫過於《短歌行》,此詩集文風大開大合,有風雲之氣,詩作氣勢恢宏,一開篇短短几字便已經驚艷了世人,意境之高無人能及,接下來請一同欣賞這首千古名詩《短歌行》
短歌行 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短歌行》的主題明確,就是作者招賢納士,求賢若渴,希望人才都來投靠自己。曹操在其政治活動中,大力強調「唯才是舉」,先後發布了「求賢令」、「舉士令」、「求逸才令」等。
實際上《短歌行》就是一曲「求賢歌」、又正因為運用了詩歌的形式,含有豐富的抒情成分,有力地宣傳了他所堅持的主張,配合了他所頒發的政令。
全詩分為四節,第一節主要抒寫了詩人對人生苦短的憂嘆。本詩第一句話就用酒來作開頭引出詩人對人生苦短的憂嘆。第一節最後一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與第一句對酒當歌相契合,其中詩人為何會有這種人生苦短的憂嘆呢?
曹操生逢亂世,目睹百姓顛沛流離,肝腸寸斷,渴望建功立業而不得,改變亂世局面,因而發出人生苦短的憂嘆。
第二節中「青青」二句原來是《詩經·鄭風·子衿》中的話,原詩是寫一個姑娘在思念她的愛人,曹操在這裡引用這首詩,直接比喻了對「賢才」的思念;抒發政治文件所不能抒發的感情,起到政治文件所不能起的作用。
第三節是對以上十六句的強調和照應。曹操求賢而愁,又表示要待賢以禮。同時,曹操的求賢之思也是不會斷絕的。他的求賢之心就象明月常行那樣不會終止,人們不要有什麼顧慮,早來晚來都一樣會受到優待。
第四節求賢如渴的思想感情進一步加深。說那些猶豫不決的人才,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下不要三心二意,要善於擇枝而棲,趕緊到我這邊來。
最後「周公」四句畫龍點睛,明明白白披肝瀝膽,希望人才都來歸順我曹操,點明了全詩的主旨。
希望人才都能到我這裡來實現人生抱負,使天下歸心、國家統一,百姓安居樂業人民幸福安康。
這就是真實的曹操,心懷天下、擁有著理想抱負並努力為此奮鬥的人,親愛的朋友們,你們眼中的曹操是什麼樣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下篇文章更加精彩。
很赞哦! (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