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晴方好第四卷 大般涅40卷 第四卷

火烧 2021-10-01 09:30:40 1049
大般涅40卷 第四卷   《大般涅第四卷》 第四品 佛性  第一 佛性不永     大般涅  第四品 佛性 分目  第一 佛性不永〈一〉大般涅的四方面〈二〉什如常住〈三〉佛住世的示  第二 秘密之藏 

大般涅40卷 第四卷  

  《大般涅第四卷》(第四品 佛性  第一 佛性不永)

  

  大般涅

  第四品 佛性 分目

  第一 佛性不永〈一〉大般涅的四方面〈二〉什如常住〈三〉佛住世的示

  第二 秘密之藏

  第三 佛涅後 生所依止的四人〈一〉菩 阿等四人〈二〉修大涅 不畏魔毒〈三〉四人上大法之〈四〉四人法 有所犯不名破戒。〈五〉以大涅 辨破戒持戒〈六〉依四法 知四人

  第四 佛魔〈一〉四魔 佛 魔〈二〉重之罪〈三〉四谛〈四〉四倒〈五〉先我 再有我

晴方好第四卷 大般涅40卷 第四卷

  第五 修大般涅 需要注意的方面〈一〉是甘露 亦是毒〈二〉半字 善解字〈三〉果常 涅是常 了自身有佛性 常〈四〉如有悲 也悲

  第六 月喻〈一〉日月之光〈二〉大涅之光

  第七 生同一佛性

  

  大般涅

  第四品 佛性

  本品主:

  1 什是常我  果常 涅是常 了自身有佛性常

  2 先我 常 再有我 有常

  3 不知我 怎知有我。

  4 有我我 本性同一 本差

  5 苦 常 我等法互相依存  有我 我互相依存  苦互相依存

  6 一切生同一佛性有差  佛 生亦有差 亦差

  7 佛法中道,二。

  

  大般涅

  第四品 佛性  第一 佛性不永

  本主:

  1 先常(我),再有常(有我),是因生信受理解有一程。

  2 菩不食肉。

  3 菩大菩住大涅,能示量神通化。

  4 大涅不同於

  

  大般涅卷第四

  第四品 佛性  第一佛性不永

  〈一〉大般涅的四方面

  佛告迦:“善男子,菩摩诃分示大般涅,有四相。何等四【需要解示四方面的意。哪四方面】?一者自正,二者正他,三者能答,四者善解因。”

  “何自正?若佛如,因而有所。【什是自正?若佛如,在日常的和生在一起的候,看到各有因在起作用的事和物,就生有所法】

  譬如比丘大火聚,便作是言:‘我抱是燃火聚,不敢於如所十二部及秘密藏,言是波旬所。若言如、法、僧常,如是者,自侵欺,亦欺於人。以利刀,自其舌,不言,如、法、僧,是常也。若他,亦不信受,於此者,生,如、法、僧不可思。’如是持,自己身如火聚,是名自正。”

  “何正他?”

  佛法,有一女人,乳,佛所,稽首佛足,有所念,心自思惟,便坐一面。世尊知而故:“汝以念,多酥,不知量消不消?”

  女人即白佛言:“甚奇,世尊,善能知我心中所念,唯如教我多少。世尊,我於今朝,多,恐不能消,夭【不知孩子是短命是命】?唯如我解。”

  佛言:“汝所食,即消化,增益命。”

  女人已,心大,作是言:“如,故我喜。”

  “世尊如是欲伏生故,善能分【根具情】,消、不消。亦法我、常【佛法我、常,也是根具情而】。若佛世尊先常者,受化之徒,言此法外道同,即便去。”

  告女人:“若大,能自行,凡所食,能消消,本所,不供足。我之所有弟子,亦如是,如汝,不能消是常住之法。是故我先苦、常。”

  “若我弟子等,功德已,堪任修大乘典,我於是,六味。何六味?苦醋味、常味、我苦味、如甜味、我如辛味、常如淡味。

  彼世中有三味,所常、我、。薪,智慧火,以是因,成涅,常、、我,令弟子悉皆甘嗜。”

  告女人:“汝若有欲至他,子,令出其,悉以藏付示善子。”

  女人白佛:“如教,珍之藏示善子,不示子。”

  “姊,我亦如是,般涅,如微密上法藏,不弟子等,如汝藏不示子;要付菩等,如汝藏委付善子。何以故?弟子生想,佛如真度,然我真不度也。如汝行未之,汝之子便言汝死,汝不死。菩等言如常、不易,如汝善子,不言汝死。以是故,我以上秘密之藏付菩。”

  “善男子,若有生,佛常住、不者,知是家,有佛,是名正他。”

  “能答者,若有人佛世尊:‘我何不,而得名大施檀越【既不失,又能博得大施主大善人的美名】?’佛言:‘若有沙、婆等,少欲知足,不受、不畜不物者,施其人奴婢、使。修梵行者,施女人。酒肉者,施以酒肉。不中食,施中食。不著花香,施以花香。如是施者,施名流布,遍至他方,之不失毫厘。’是名能答。”

  迦菩白佛言:“世尊,食肉之人不施肉,何以故?我不食肉者,有大功德。”

  佛迦:“善哉,善哉。汝今乃能善知我意,法菩如是。善男子,今日始,不【不允】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是食如子肉想。”

  迦菩白佛言:“世尊,何如不食肉?”

  “善男子,夫食肉者,大慈。”

  迦又言:“如何故,先比丘食三肉【不、不、不我而】?”

  “迦,是三肉,事制。”

  迦菩白佛言:“世尊,何因故,十不乃至九清而不?”【愚十不:一身不,二口不,三意不,四行不,五住不,六坐不,七不,八自行不,九化他不,十所期不。九清:一戒清,二心清,三清,四度疑清,五道非道智清,六行智清,七行智清,八寂清,九土清】

  佛告迦:“亦是因事次而制,知即是肉。”

  迦菩白佛言:“何如,肉美食耶?”

  “善男子,我亦不肉之美食也,我甘蔗、粳米、石蜜、一切谷及黑石蜜、奶酪、油,以美食。畜衣服,所畜者要是色【衣改制染的袈裟】,何著是肉味。”

  迦言:“如若制不食肉者,彼五味,奶酪、酪、生酥、熟酥、胡麻油等,及衣服、奢耶衣【野衣】、珂【美玉、】、皮革、金盂器,如是等物亦不受。”

  “善男子,不同彼尼干【外道之一】所,如所制一切禁戒,各有意。意故,食三肉。想故,十肉。想故,一切悉及自死者。迦,我今日制弟子,不得食一切肉也。迦,其食肉者,若行、若住、若坐、若,一切生,其肉,悉生恐怖。譬如有人近子已,人之,子臭,亦生恐怖。

  善男子,如人蒜,臭可,余人之,臭去。者不欲,近之?食肉者亦如是,一切生其肉,悉皆恐怖,生畏死想;水空行,有命之,悉之走,言此人,是我等怨。是故菩不食肉,度生,示食肉,食之,其不食。善男子,如是菩清之食,尚不食,食肉?

  善男子,我涅後,量百,四道人悉涅,正法後,於像法中【佛法住世,分三期,正法期、像法期、末法期】,有比丘,似像持律,少,嗜食其身,身所被服粗陋丑,形容憔悴有威德,放畜牛羊薪草,爪悉皆利,服袈裟如,徐行如伺鼠,常唱是言:‘我得,多病苦,眠。’外善,嫉,如受痖法婆等。非沙沙像,邪盛,正法,如是等人破如所制戒律、正行威、解果、不法,及甚深秘密之教。各自意反律,而作是言:‘如皆我等食肉。’自生此,言是佛,互共诤,各自是沙子。

  善男子,有沙等,聚生谷,受取肉,手自作食,持油瓶、、革屣,近王、大臣、者。占相星宿,勤修道,畜奴婢、金、琉璃、磲、瑙、梨、真珠、珊瑚、虎珀、璧玉、珂,果、伎,泥作,造教,植根栽,道咒幻,和合,作倡伎,香花治身,樗【古代的一似骰子游,後博的通】,工巧。若有比丘,能如是事者,是人真我弟子。”

  迦白佛言:“世尊,比丘、比丘尼、婆塞、婆夷,因他而活。若乞食,得肉食,何得食清法?”

  佛言:“迦,以水洗,令肉,然後乃食。若其食器,肉所污,但使味,用罪。若食中多有肉者,不受。一切肉,悉不食,食者得罪。我今唱是肉之制,若者,即不可。涅到,是故略。是名能答。”

  “迦,何善解因?如有四部之我言:‘世尊,如是之,如初出,何故不波斯匿王【之王】,是法深妙之?或深、或、或名犯、或名不犯?何名?何名律?何名波提木叉【解之戒律,惑系而得自在】?’佛言:‘波提木叉者,名知足;成就威,所受畜,亦名命,者名四趣。又者,於地乃至阿鼻,其速,於暴雨;者怖,持禁戒,不犯威,修知足,不受一切不之物。又者,地、畜生、鬼,以是,故名曰。波提木叉者,身、口、意不善邪。律者,入戒威,深善,遮受一切不之物及不因,亦遮四重【四重罪,淫、、人、大妄】、十三僧【十三犯戒律罪名】、二不定法、三十、九十一、四悔法、多法、七诤等【七比丘之戒律】。或有人破一切戒,何一切?四重法乃至七诤法。或有人正法、甚深典,及一提,具足成就一切相有因。如是等人,自言我是明利智,重之罪悉皆覆藏,覆藏如藏六【如的尾藏在中】,如是罪,夜不悔,以不悔故,日夜增;是比丘,所犯罪,不露,是使所犯,遂滋蔓。是故如知是事已,次而制,不得一。’

  有善男子、善女人白佛言:‘世尊,如久知如是之事,何不先制?世尊欲令生入阿鼻?譬如多人,欲至他方,迷失正路,逐邪道,是人等不知迷故,皆是道,不人可是非。生如是迷於佛法,不正真,如先正道,敕比丘,此是犯戒,此是持戒,如是制。何以故?如正是真者,知正道,惟有如天中之天,能十善增上功德及其味,是故先制戒。’佛言:‘善男子,若言如能生宣十善增上功德,是如生如,何言?世尊欲令生入於地?我一人有阿鼻地因,尚是人,住世一劫若一劫。我於生有大慈悲,何诳如子想者,令入地?善男子,如王,有衣者,衣有孔,然後方。如亦,生,有入阿鼻地因,即以戒善而之。

  善男子,譬如王,先生十善法,其後有行者,王即事而,已,然後自行王之法。善男子,我亦如是,有所,不得先制,要因比丘行非法,然後方乃事制之。法生,教修行,如是等,乃能得如法身。’如王,所有不可思,如亦,不可思,法、僧二亦不可思,能法者及法者,皆不可思,是名善解因也;菩如是分示四相,是名大乘大涅中因也。”

  “次自正者,所得是大般涅。正他者,我比丘言,如常存不。答者,迦,因汝所故,得菩摩诃、比丘、比丘尼、婆塞、婆夷,是甚深微妙理。因者,、不解如是甚深之,不伊字三而成解、涅,摩诃般若,成秘密藏。我今於此,分,慧眼。假使有人作如是言:‘如是四事,何一?非妄耶?’即反:‘是空所有、不、。’”

  “如是四事,有何等,是得名妄乎?”

  “不也,世尊,如是句即是一,所空。自正、正他、能答、解因,亦如是,即大涅,等有。”

  〈二〉什如常住

  佛告迦:“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作如是言,如常,何知是常耶?如佛所言:‘名涅,如火,悉所有,,亦如是,故名涅。’何如常住法、不易耶?

  如佛言曰:‘有【有、假有、法有】者,乃名涅,是涅中,有有。’何如常住法、不易耶?

  ‘如衣,不名物,涅亦,不名物。’何如常住法、不易耶?

  如佛言曰:‘欲寂,名曰涅,如人首,有首,欲寂,亦如是,空所有,故名涅。’何如常住法、不易耶?

  如佛言曰:‘譬如,打星流,散已,莫知所在。得正解,亦如是,已度淫欲,有淤泥,得,不知所至。’何如常住法不易耶?”

  “迦,若有人作如是者,名邪。迦,汝亦不作是想,如性是也。迦,者,不名物。何以故?永竟故,是故名常,是句寂,有上。相,有余,是句白,常住不退。是故涅,名曰常住,如亦,常住。言星流者,也。散已莫知所在者,如已,不在五趣。是故如是常住法,有易。

  次迦,佛所,所法也,是故如恭敬供,以法常故,佛亦常。”

  迦菩白佛言:“若火,如亦,是如常住。如彼迸,赤色已,莫知所至。如,亦如是,所至。又如彼,赤色,已有。如亦,已常,火,便入涅。知如即是常。”

  “善男子,所言者,名凡夫。凡夫之人,,已生,故名常。如不,已不生,是故名常。”

  迦言:“如赤色已,置火中赤色生。如若,生。若生,即是常。”

  佛言:“迦,汝今不作如是言,如常。何以故?如是常。善男子,如彼燃木,已有灰。已,便有涅。衣、首、破瓶等喻,亦如是。如是等物,各有名字,名曰衣、首、破瓶。迦,如冷已,可使。如不,已,竟清,火,更不生。迦,知量生如彼,我以漏智慧火,彼生。”

  迦言:“善哉,善哉,我今谛知【明明白白知道】如所,佛是常。”

  佛言:“迦,譬如王,素在後,或游,在於後。王不在女中,亦不得言王命。善男子,如亦,不於浮提界【浮提是娑婆世界中的一洲又南部洲,娑婆世界又堪忍世界】,入涅中,不名常。如出於量,入於涅安之,游,受。”

  〈三〉佛住世的示

  迦:“如佛言曰,我已久度大海。若佛已度海者,何共耶陀【候之母】,生?以是因,知如未度大海,唯如其因。”

  佛告迦:“汝不言,如久度大海,何共耶陀生?以是因,知如未度大海。

  善男子,是大涅能建大,汝等今至心谛,人,莫生疑。若有菩摩诃住大涅,山王如是高,悉能令入葶苈子【】,其生,依者,亦不迫迮,往想,如本不。唯度者,是菩以山葶苈,安止本所住。

  善男子,有菩摩诃住大涅,能以三千大千世界置葶苈,其中生,亦迫迮,及往想,如本不。唯度者,是菩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置葶苈,安止本所住。

  善男子,有菩摩诃住大涅,能以三千大千世界一毛孔,乃至本亦如是。

  善男子,有菩摩诃住大涅,取十方三千大千佛世界,置於,如,著他方佛世界,其中所有一切生,不往返,在何。唯度者乃能之,乃至本亦如是。

  善男子,有菩摩诃住大涅,取十方三千大千佛世界,置於右掌如陶家,置他方微世界,一生有往想。唯度者乃之耳,乃至本亦如是。

  善男子,有菩摩诃住大涅,取一切十方量佛世界,悉己身,其中生悉迫迮,亦往返及住想。唯度者乃能之,乃至本亦如是。

  善男子,有菩摩诃住大涅,以十方世界一中,其中生亦迫迮往返之想。唯度者乃能之,乃至本亦如是。

  善男子,是菩摩诃住大涅,能示量神通化,是故名曰大般涅。是菩摩诃所可示如是量神通化,一切生能量,汝今何能知:‘如近淫欲,生?’

  善男子,我已久住是大涅,示神通化,於此三千大千世界百日月,百浮提,示,如首楞中。我於三千大千世界或浮提示涅,亦不竟取於涅。或浮提示入母胎,令其父母,生我子想,而我此身,竟不淫欲和合而得生也。我已久量劫,於淫欲,我今此身,即是法身,世,示入胎。

  善男子,此浮提林微尼,示母摩耶而生,生已即能行七步,唱如是言:‘我於人、天、阿修中,最尊、最上。’父母、人、天已喜,生希有心,而人等是。而我此身,量劫,久是法,如身者即是法身,非是肉血、筋、骨髓之所成立,世生法故,示。

  南行七步,示欲量生作上福田。西行七步,示生,永老死,是最後身。北行七步,示已度有生死。行七步,示生而作首。四七步,示、四魔性,成於如、、正遍知。上行七步,示不不之物之所染污,如空。下行七步,示法雨,地火,令彼生,受安,禁戒者示作霜雹。

  於浮提生七日已,又示剃,人皆我是,初始剃。一切人、天、魔王波旬、沙、婆,有能我相者,有持刀之剃。若有持刀至我者,有是。我久已於量劫中,剃除,欲世法故,示剃。

  我既生已,父母我入天祠中,以我示於摩酰首【大自在天天主】,摩酰首即我,合掌恭敬立在一面。我已久於量劫中,如是入天祠法,欲世法故,示如是。我於浮提【山南,又南部洲,即娑婆世界之一洲】示穿耳,一切生,有能穿我耳者,世生法故,示如是。以作子,用耳,然我已於量劫中,具,欲世法故,作是示。

  示入堂,修疏,然我已於量劫中,具足成就。遍三界所有生,有堪任我者,欲世法故,示入堂,故名如、、正遍知。乘象、、力伎,亦如是。

  於浮提而示王太子,生皆我太子,於五欲中受。然我已於量劫中,如是五欲之,欲世法故,示如是相。

  相占我若不出家,王,王浮提,一切生皆信是言。然我已於量劫中,王位,法王。於浮提,女五欲之。老病死及沙已,出家修道。生皆悉太子初始出家,然我已於量劫中,出家道,世法,故示如是。

  我於浮提示出家,受具足戒,精勤修道,得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果,人皆是阿果易得不,然我已於量劫中成阿果。欲度生故,坐於道菩提下,以草座,摧伏魔,皆我,始於道菩提下降伏魔官,然我已於量劫中久降伏已。欲降伏生,故是化。

  我又示大小便利、出息入息,皆我有大小便利、出息、入息。然我是身所得果,悉如是大小便利、出入息等,世,故示如是。

  我又示受人信施,然我是身都渴,世法,故示如是。

  我又示同生故,有睡眠。然我已於量劫中,具足上深妙智慧,三有【有、假有、法有。也指欲有、色有、色有。也指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止威。痛、腹痛、背痛、木、洗足、洗手,洗面、漱口嚼枝等,皆我有如是事,然我此身都此事。我足清如花,口如【青花】香。一切生我是人,我非人。

  我又示受衣【之不用的污的衣片,洗成衣】、浣濯打,然我久已不是衣。人皆者是我之子,檀王是我之父,摩耶夫人是我之母,在世受快,如是事出家道。人言,是王太子瞿昙大姓,世,求出世法,然我久世淫欲,如是等事,悉是示。一切生是人,然我非。

  善男子,我在此浮提中,示入於涅,然我不竟涅,而生皆如真。而如性不永,是故知是常住法、不易法。

  善男子,大涅者,即是佛如法界。我又示浮提中出於世,生皆我始成佛。然我已於量劫中,所作已【如本所求,久已成佛】,世法故,示於浮提初出成佛。

  我又示於浮提不持禁戒,犯四重罪,人皆我犯。然我已於量劫中,持禁戒,有漏缺。

  我又示於浮提一提,人皆是一提。然我非一提也,一提者何能成阿耨多三藐三菩提【上正等正】?

  我又示於浮提破和合僧【破僧,破僧、佛法】,生皆我是破僧,我人、天,有能破和合僧者。

  我又示於浮提持正法,人皆我是法,悉生怪,佛法,不怪。

  我又示於浮提魔波旬,人皆我是波旬。然我久於量劫中於魔事,清染如花。

  我又示於浮提女身成佛,人皆言,甚奇女人能成阿耨多三藐三菩提。如竟不受女身,欲伏量生,故女像,一切生故,而示色像。

  我又示浮提中生於四趣,然我久已趣因,以因故於四趣,度生故生是中。

  我又示浮提中,作梵天王,令事梵者,安住正法。然我非,而生,皆我真梵天。示天像,遍天,亦如是。

  我又示於浮提入淫女。然我淫之想,清不污如花,淫嗜色生,於四衢道【即苦集道之四谛】宣妙法。然我欲之心。人我守女人。

  我又示於浮提入青衣,教婢令住正法,然我如是,在青衣。

  我又示浮提中而作博士,教童蒙,令住正法。

  我又示於浮提,入酒、博弈之,示受斗诤,欲拔彼生。而我如是,而生皆我作如是之。

  我又示久住冢,作大鹫身,度。而生皆我是真鹫身。然我久已於是,欲度彼鹫故,示如是身。

  我又示浮提中作大者,欲安立量生住於正法。

  又示作王、大臣、王子、相,於是中,各第一,修正法故住王位。

  我又示浮提中疫病劫起,多有生病所,先施,然後微妙正法,令其安住上菩提,人皆是病劫起。

  又示浮提中劫起,其所供食,然後微妙正法,令其安住上菩提。

  又示浮提中刀兵劫起,即法,令怨害,使得安住上菩提。

  又示【看成、】常者常想,想者苦想,我想者我想,想者不想。若有生著三界,即法,令是,度生故,上微妙法。一切故,植上法之。欲拔外道故,於正法。示生,而心初生想,欲拔下故,入其中而法,非是受是身也。如正如是安住於大涅,是故名常住。如浮提【南部洲】,弗於逮【神洲】、西瞿耶尼【西牛洲】、北郁越【北瞿洲,四洲中土最】亦如是。如四天下,三千大千世界亦。二十五有【三界之中,六道生死,二十五之果】,如首楞中,以是故名大般涅。若有菩摩诃安住如是大般涅,能示如是神通化,而所畏。

  迦,以是故,汝不言者是佛之子,何以故?我於往昔量劫中,已欲有,是故如名曰常住,有易。”

  迦言:“如何名曰常住?如佛言曰:‘如已,有方所。’如亦,既度已,亦方所。”

  佛言:“迦,善男子,汝今不作如是言:‘已,有方所,如亦,既度已,有方所。’善男子,譬如男女然之,大小悉中油,有油在,其明存,若油已,明亦俱。其明者,喻,明,存。如亦,,法身常存。善男子,於意何,明俱不?”

  迦答言:“不也,世尊。不俱,然是常。若以法身喻者,常。法身亦,是常。”

  “善男子,汝今不作如是。如世言器,如世尊上法器,而器常,非如也。一切法中涅常,如之故名常。

  次善男子,言者,即是所涅,以、故,喻之。阿那含者,名曰有,以有故,不得言同於;是故我昔,覆相言,喻如,非大涅同於。阿那含者非,又不二十五有。更不受於臭身、身、食身、毒身,是名阿那含也,若更受身名那含,不受身者名阿那含。有去者名曰那含,去者名阿那含。”

  中佛典 大正藏

  第 12 No. 0374 大般涅

  北天竺三藏昙谶

  李鑫森注

  迎播 迎指正

  2016-11-03修改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