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如何理解宗教和科学的关系 宗教景观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关系

火烧 2022-03-21 22:15:55 1043
宗教景观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关系 提到古刹名寺,人们无不神往。灵山秀水,楼阁相对;林荫幽道,古树参天;墓塔耸立,碑碣成排;飞脊流丹,重檐翘角;雕梁画栋,朱门轩窗;金石造像,栩栩如生;加上那香火缭绕、彩幡飘

宗教景观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关系  

提到古刹名寺,人们无不神往。

灵山秀水,楼阁相对;林荫幽道,古树参天;墓塔耸立,碑碣成排;飞脊流丹,重檐翘角;雕梁画栋,朱门轩窗;金石造像,栩栩如生;加上那香火缭绕、彩幡飘扬、梵钟磬音、远播千里……古朴中又显神秘的气氛,初到者总有点如入仙山琼阁之感。

大体上说,我国宗教建筑有四类:

一是佛教建筑,它是在中国文化和印度宗教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特色是中印融合、宗教与世俗沟通,高大精美、和谐华丽,在建筑、雕塑、装饰的艺术上都别具一格,一个寺院整体上就是一座完整的艺术品。

二是伊斯兰教建筑,它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经新疆传入中亚西亚伊斯兰教建筑艺术及经广州、泉州入境的东南亚伊斯兰教建筑相融合的产物。

伊斯兰清真寺建筑艺术特色是布局对称、三殿搭连、大穹圆顶、尖拱窗楣,装饰艺术极其讲究,整体上庄严肃穆。

三是道教的道观,它是完全的中国建筑艺术,以老子思想行为为其建筑的精神内涵,不求华丽,只求古朴,而且体现其清静无为的风格,其特点是造像简朴而有神仙风范,有一些还借鉴了佛教建筑和造像艺术风格和成就,有所创造。

道观的绘画和音乐多是艺术精品,自成一体。

四是名人寺庙,它是为纪念某个名人而修建的庙堂,是中国风格的建筑艺术。

但随着迷信的演进,有些建筑物也随着人物的神化而神化了,朝拜之风日盛,庙内香火不断。

最有影响的当属中国的文庙(孔庙)、武庙(关帝庙)。

自从孔子、关羽成了神,这类建筑也规模宏大,气象非凡,也成为公共建筑的集大成者。

总览这些巍峨壮丽、千姿百态的宏伟建筑,即使宗教信仰、生活经历、心态情绪完全不同的人,我想也一定会有相同的一些感悟:

第一,自然之美。

山以造寺而名,水以有神而灵,寺以得人而显,人依山水而转。

亘古天地,巍巍群山,一切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生生息息,绵延不断。

所有名寺多建在风景秀丽的地方,依山傍水,林草繁茂,鸟语花香,曲径通幽,使大自然的动静在这儿和谐共处。

在这里能领略到大自然之美,能激发我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

第二,人文之美。

名山胜景之中的寺庙,是人们思想智慧、劳动创造的人文经典。

无论是精心布局,还是巧妙构思;无论是建楼修阁,还是造佛雕像;无论是朝钟暮鼓,还是经文书画;一切都把人文的关怀、人文的元素自然流畅地组合在一起,充满了历史文化的美感。

加上这些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交相辉映,给人以天上人间的快乐享受。

第三,精神之美。

名寺推崇圣人、真人、神人的形象,宣扬转世轮回的善恶因果之说,其目的是“神道设教,戒恶扬善”,以人们的顿悟和修行唤起公平正义、和睦相处的良知。

如何理解宗教和科学的关系 宗教景观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关系

除去其唯心主义世界观,就有精神上的博大之美。

中国宗教更多的是人生哲学、道德、情感等泛神论的东西,开悟灵性、净化人心、修养道德、乐行善施,与现实比较贴近,突出的表现为宽容、仁厚、理智、通达、和平、信义。

这种传统的精神之美,也对人们陶冶性情,加强修养有积极意义。

中国高僧是宗教文化的传承大师。

一切历史文化都是人类活动所创造的,各种文明都会造就她的代表人物,成为这种文明的文化符号记录在文明发展史上。

宗教文化也不例外,在其形成、发展、传播的整个过程中,也培育了自己灿若群星的开创者、改革者、传播者。

中国的高僧的文化贡献:

一是弘扬佛法,研习经典。

二是著书立说,积累文化。

三是译经释道,交流文化。

四是修身养性,德高道重。

五是讲德布道,传承文化。

六是仁慈博爱,普度众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