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典故成语 成语: 鹬蚌相持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火烧 2022-08-20 17:37:25 1041
成语: 鹬蚌相持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鹬蚌相持 成语简解 编号: 2895成语: 鹬蚌相持注音: ㄩˋ ㄅㄤˋ ㄒ|ㄤ ㄔˊ汉语拼音: yù à g xiā g chí参考词语: 鹬

成语: 鹬蚌相持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鹬蚌相持 成语简解 编号: 2895成语: 鹬蚌相持注音: ㄩˋ ㄅㄤˋ ㄒ|ㄤ ㄔˊ汉语拼音: yù bàng xiāng chí参考词语: 鹬蚌相争释义: 义参「鹬蚌相争」。见「鹬蚌相争」条。Emoji符号: 鹬持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鹬蚌相持”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历史典故成语 成语: 鹬蚌相持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鹬蚌相争」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战国时代,七雄并立,互相征战不休。有一次,赵惠王打算攻打燕国,有个叫做苏代的谋士,认为两国互相战争,必然生民涂炭,又担心燕、赵两败俱伤,最后都会被趁机坐大的秦国并吞,就代替燕国游说赵惠王,希望他能够停战。苏代见到赵惠王,并没有直接请他休兵,反而说了一个故事︰「大王啊,我到贵国途经过易水时,看到一只蚌,正把壳打开在河边晒太阳。这时飞来一只鹬鸟,伸出长长的喙去啄蚌的肉。受到惊吓的蚌立刻合拢双壳,把鹬的喙给夹住了。鹬说︰『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被太阳给晒死!』蚌也不甘示弱地说︰『如果你今天嘴拔不出去,明天嘴也拔不出去,很快你也活不了。』双方争执不休,谁也不肯让谁。有一个渔夫经过,就毫不费力地把牠们一起给抓住了。」苏代接着说道︰「大王啊,今日赵国攻打燕国,燕国必然全力抵抗,两方僵持不下,我怕在一旁的秦国就是那个渔夫,会趁机消灭赵、燕两国啊!」赵惠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取消攻打燕国的计画。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鹬蚌相争」,比喻双方争执不相让必会造成两败俱伤,而让第三者获得利益。典源: 此处所列为「鹬蚌相争」之典源,提供参考。《战国策.燕策二》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1>方出曝2>,而鹬3>啄其肉,蚌合而拑4>其喙5>。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6>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注解〕 (1)蚌:动物名。软体动物门斧足纲。体软有壳,大者长八九寸,能产珠,壳可制器。或称为「二枚贝」、「蛤蚌」、「蛤蜊」。 (2)出曝:打开壳晒太阳。曝,音,ㄆㄨˋ,晒。 (3)鹬:音ㄩˋ,鹬目鹬科鸟类的通称。种类繁多。嘴、脚均长,体格大小不一。羽毛多为灰、褐等暗色调。常涉水捕食小鱼、贝类及昆虫等。 (4)拑:音ㄑ|ㄢˊ,夹住、挟持。 (5)喙:音ㄏㄨㄟˋ,鸟兽等动物的嘴。 (6)禽:捕捉。通「擒」。书证: 01.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权待他鹬蚌相持俱毙日,也等喒渔人含笑再中兴。」 02.《醒世恒言.卷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李都管本欲唆孙寡妇、裴九老两家与刘秉义讲嘴,鹬蚌相持,自己渔人得利。」 成语接龙

“持”字开头的成语

持重老成持管窥天

“鹬”字开头的成语

鹬蚌相争鹬蚌相持鹬蚌相危鹬蚌相斗

“持”字结尾的成语

鹬蚌相持情不自持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鹬蚌相持”分成的单字详解:

鹬, 蚌, 相, 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