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的有关的历史
靖国神社的有关的历史
靖国神社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坂的一座神社。
该神社供奉自明治维新以来为日本军国侵略主义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其中绝大多数是在中日战争及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日军官兵及殖民地募集兵。
靖国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一直由日本军方专门管理,是国家神道的象征;在二战后,遵循政教分离原则,改组为宗教法人。
由于靖国的祭祀对象包括了14名甲级战犯,使得该神社被东亚各国视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而备具争议性。
教义“靖国神社”的历史不过百余年,最初的教义是:通过祭祀来安抚冤魂,以免给人们带来灾难。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个祭祀之地却变成了供奉二战战犯灵位的地方,而且因为战后日本政府首相和议员等政界要人的参拜,给本来就阴魂不散并且兴风作浪的日本右翼势力为虎作伥,同时也极大地伤害了曾经饱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广大国家和人民的感情,引起了无数人的强烈愤慨。
日本右翼势力可以说是日本帝国主义残存势力,其中大多数人的罪行足以构成反人类罪。
邪恶性质在靖国神社供奉的阵亡二战日军军人当中,被征入伍的的台湾和韩国人也在内。

还有,靖国神社也在1978年秘密将14个被盟国远东军事法庭入罪和处决的甲级战犯放入它们供奉的名字里。
这些甲级战犯包括首相东条英机和外相广田弘毅。
正由于这班主要战犯的灵位也同时供奉于神社内,所以每当日本政府要前往靖国神社参拜,都会引起邻近二战期间遭受过日本侵略的国家及人民的反对。
而近年日本政治环境右翼化,领袖频频前往作官式参拜,因而使邻近受害国家政府和民众的抗议加剧。
日本国内对于领袖或官员参拜靖国神社亦有正反两极化的反应,许多人认为官员只能在非公务时间以私人身份参拜,前往参拜时并不得利用公务车或其他行政资源,否则就是违背了政教分离的精神。
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终战纪念日”的时候,很多日本国民都去靖国神社去纪念战死了的亲友。
而且,有参与过“大东亚战争”的日军军人也在这一天穿上军衣去参拜战死的同僚。
这个宗教机构的争议升温的原因是由于有日本政府的官员,包括首相和内阁成员,在极具有象征色彩的“终战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
因为有些日本高级官员参拜供奉战犯的神社,被日本侵略过的亚洲国家质疑日本对过去侵略战争的态度。
大战亡灵戊辰战争:7751 供奉于靖国神社的二战阵亡日本侵略军人照片西南战争:6971甲午战争:13619占领台湾:1130义和团事变:1256日俄战争:88429第一次世界大战:4850 靖国神社中的甲级战犯们五三惨案:185九一八事变:17176抗日战争(1937—1941):191250抗日战争(1941—1945)及太平洋战争:2133915甲级战犯有14位经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甲级战犯供奉在靖国神社,他们分别是: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木村兵太郎、广田弘毅、坂垣征四郎、武藤章、松冈洋右、永野修身、白鸟敏夫、平沼骐一郎、小矶国昭、梅津美治郎、东乡茂德。
这些人都是罪行累累的屠杀者,可以说他们的存在是日本的耻辱,亚洲的耻辱,整个人类的耻辱。
在日本,甲级战犯合祀问题一般被看作是日本和中韩两国之间的外交问题。
反对者认为,甲级战犯合祀问题会导致对战争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