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什么七什么八的成语 成語: 按甲不動是什么意思?

火烧 2022-09-05 18:03:11 1041
成語: 按甲不動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3616成語: 按甲不動注音: ㄢˋ ㄐ|ㄚˇ ㄅㄨˋ ㄉㄨㄥˋ漢語拼音: à jiǎ ù dò g參考詞語: 按兵不動釋義:義參「按兵不動」。見「按兵

成語: 按甲不動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3616成語: 按甲不動注音: ㄢˋ ㄐ|ㄚˇ ㄅㄨˋ ㄉㄨㄥˋ漢語拼音: àn jiǎ bù dòng參考詞語: 按兵不動釋義:義參「按兵不動」。見「按兵不動」條。Emoji符號: 1️⃣‍️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按甲不動”對應Emoji表情符號“1️⃣‍️”,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1️⃣‍️、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1️⃣‍️"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此處所列為「按兵不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荀子,名況,戰國時趙人。學說本於孔子,主張禮治而倡性惡之說。在〈王制〉篇中,主要闡述成就聖王的制度、管理天下的方法,以及導致國家興亡的緣由,以供君王作為借鏡。典源節錄的這一段,荀子主張:國家富足強盛時,要採取中立的態度,不要為了合縱連橫這類的外交事宜而有所偏私,並停止軍事行動,在一旁等候觀看那些殘暴不仁的國家彼此爭鬥即可。後來「按兵不動」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暫時不採取行動。典源: 此處所列為「按兵不動」之典源,提供參考。#《荀子.王制》1>具具而王,具具而霸,具具而存,具具而亡。用萬乘之國者,威彊之所以立也,名聲之所以美也,敵人之所以屈也,國之所以安危臧否也,制與在此,亡乎人。……誠以其國為王者之所,亦王;以其國為危殆滅亡之所,亦危殆滅亡。殷2>之日,案3>以中立無有所偏而為縱橫之事4>,偃然5>案兵6>無動,以觀夫暴國之相卒7>也。案平政教,審節奏,砥礪百姓,為是之日,而兵剸天下勁矣。案然修仁義,伉隆高,正法則,選賢良,養百姓,為是之日,而名聲剸天下之美矣。權者重之,兵者勁之,名聲者美之。夫堯、舜者,一天下也,不能加毫末於是矣。〔注解〕(1)典故或見於《呂氏春秋.恃君覽.召類》。(2)殷:富足、富裕。(3)案:同「安」,語助詞。(4)縱橫之事:合縱與連橫的事情。比喻外交之事。(5)偃然:停止、平息的樣子。偃,音|ㄢˇ。(6)案兵:亦作「按兵」,止兵不動。(7)相卒:相抵觸、相對抗。〔參考資料〕《呂氏春秋.恃君覽.召類》趙簡子將襲衛,使史默往睹之,期以一月,六月而後反。趙簡子曰:「何其久也?」史默曰:「謀利而得害,猶弗察也。今蘧伯玉為相,史鰌佐焉,孔子為客,子貢使令於君前,甚聽。《易》曰:『渙其群,元吉。』渙者,賢也;群者,眾也;元者,吉之始也;渙其群元吉者,其佐多賢也。」趙簡子按兵而不動。凡謀者疑也,疑則從義斷事。從義斷事則謀不虧,謀不虧則名實從之。書證:01.《陳書.卷一一.章昭達列傳》:「寶應數挑戰,昭達按甲不動。俄而暴雨,江水大長,昭達放筏衝突寶應水柵,水柵盡破。」 成語接龍

“動”字開頭的成語

動輒得咎動魄驚心動心駭目動地驚天動常得咎動輒見咎動心驚魂

“按”字開頭的成語

按圖索驥按部就班按兵不動按步就班按圖索駿按軍不動按甲不動按兵不舉

“動”字結尾的成語

蠢蠢欲動風吹草動輕舉妄動按兵不動聲色不動按軍不動按甲不動風驚草動 參考鏈接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按甲不動”分成的單字詳解:

按, 甲, 不, 動。

什么七什么八的成语 成語: 按甲不動是什么意思?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