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齐国 2000年前齊國水晶組佩,另闢蹊徑獨樹一幟,在齊魯大地熠熠生輝!

火烧 2022-12-04 09:49:39 1032
2000年前齊國水晶組佩,另闢蹊徑獨樹一幟,在齊魯大地熠熠生輝! 春秋戰國,中原仍舊延續周制,玉組佩以紅色瑪瑙珠為主,而東方的齊國,卻獨樹一幟。齊國自管仲大興漁鹽之利以來,國力強盛,一躍成為春秋五霸之
齐国 2000年前齊國水晶組佩,另闢蹊徑獨樹一幟,在齊魯大地熠熠生輝!

2000年前齊國水晶組佩,另闢蹊徑獨樹一幟,在齊魯大地熠熠生輝!  

春秋戰國,中原仍舊延續周制,玉組佩以紅色瑪瑙珠為主,而東方的齊國,卻獨樹一幟。
齊國自管仲大興漁鹽之利以來,國力強盛,一躍成為春秋五霸之一。他們在手工業方面十分發達,在玉組佩製作上另闢蹊徑,不再使用紅色瑪瑙珠,也摒棄了中原常用的玉璜、玉鳥、玉蠶等小動物做配飾的風格,而是首創水晶、透明瑪瑙雕刻的環、管等作為組佩,光彩奪目,熠熠生輝。
這是山東省博物館陳列的齊國瑪瑙配件,齊國玉組佩常用的材料,包括水晶與瑪瑙。水晶純凈透明,極少有雜質,瑪瑙為透明狀,幾乎沒有條帶,晶瑩剔透。齊國的水晶璧直徑不大,多在4-5厘米,光素無紋,主要為佩璧。環既有水晶的,也有瑪瑙的,主要是用作單佩或組佩。大量的是水晶和瑪瑙瑗,其主要作用是作為組佩的挈領和尾結。
齊國水晶的特點之一,就是特殊的打孔。由於水晶、瑪瑙都是二氧化硅材質,硬度極高,韌性卻不強,特別容易崩裂。儘管如此,齊水晶瑪瑙卻採用大孔道,這或許是為了表現晶瑩剔透之觀感,畢竟璧越薄,器物越瑩潤。加工工藝為實心鑽帶動潮濕解玉砂,通過緩慢的速度,逐漸磨出孔道,工藝難度極大。實心鑽越粗,轉速越慢,孔道越大,越不容易產生磨砂面,視覺效果越透。再就是孔道兩面對鑽,中間往往都有對接台痕,一眼看去就像斷開一般,這是齊水晶的典型特徵。
多面體是齊國水晶的另一個重要特徵。這些截面硬朗鋒利,有割手感,這是高超的切割打磨工藝產生的。在放大鏡下仔細觀察,可以看到器物表面有平行痕迹,溝槽內有濃重的包漿與風化特徵,有佩戴使用的磨損。這種多面體效果,是我們鑒定齊水晶的重要標準,仿品無法企及。在如此精細的打磨工藝下,齊國水晶表面熠熠生輝,呈現玻璃光,線條簡潔,色彩冷峻。
雖然光潔如新,然仔細觀察,這些齊水晶、瑪瑙表面,能夠看到歲月侵蝕的痕迹,有磕碰的包漿,有局部的土咬,整體在土壤埋藏的作用下,呈現熟透感,跟現代開採的新礦完全不同,這也是鑒定標準。這種熟透感,跟玉石一樣,如「煮熟的蘿蔔」。
齊國盛產水晶原礦,現今江蘇北部和山東東南部,以東海縣為中心的數千平方公里的範圍內盛產水晶,至今仍有「東海水晶」的美譽。
臨淄四王冢
作為山東人,筆者曾在淄博求學四年,對齊文化有著很深的感情,也曾在一個大雪之後,登上過臨淄四王冢。每次去山東省博物館或淄博市博物館,看到精美絕倫的水晶組佩,我都會被深深感動。是啊,它們實在太美了!
這就是齊水晶,絢爛多姿,熠熠生輝。希望本文,能為您帶去一點幫助。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