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嵩山武则天金牌视频 舍弃泰山!武则天为何会成为唯一在嵩山封禅的皇帝?
舍弃泰山!武则天为何会成为唯一在嵩山封禅的皇帝? 【本文为腾讯独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文/大橙子 「 ”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所举行的一项最盛大而隆重的天地祭奠活动。其中泰山更

舍弃泰山!武则天为何会成为唯一在嵩山封禅的皇帝?
【本文为腾讯独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文/大橙子 「 ”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所举行的一项最盛大而隆重的天地祭奠活动。其中泰山更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地位,被古人看作是天人对话的最佳之地,易姓而王者莫不以登封泰山为至荣。据统计,在中国古代共有七位帝王曾举行封禅大典,其中有六位在泰山举行,仅有武则天一人在嵩山举行。 也就是说武则天不仅是唯一一位在嵩山举行封禅大典的皇帝,还是唯一一位在非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的封禅者。为何武则天要独辟蹊径,放弃封禅首选泰山而选择嵩山来进行封禅呢? 图/新编大型历史剧《武则天嵩山封禅大典》 01 魏晋以来改封嵩山的呼声 武则天要实现封禅嵩山的目标必须有相关的政治理论作为支撑,正好魏晋以来改封嵩山的呼声就为武则天的嵩山封禅提供了理论基础。 因「 ”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的事迹,泰山自古以来就是帝王封禅的圣地,被喻为「 ”政治山”、「 ”神岳”、「 ”第一山”。但魏晋以来人们却对三代封禅的事情产生了怀疑,产生了易地而封的想法。如晋人袁准就在其《正论》中说:「 ”封禅之言,唯《周官》有三大封之文,……会稽而可禅,四岳皆可封也。今处天地之中,告于嵩高可也,奚必于太山?”唐太宗也曾表示:「 ”朕意常以嵩高既是中岳,何谢泰山?” 到武则天时期,群臣更是不惜杜撰史实,为其封禅嵩山制造舆论,寻找依据。如崔融撰写的《为朝集使于思言等请封中岳表》中就称有一本《秘录》中说,「 ”中岳之神姓武”,与武则天同姓,因此「 ”天祚岳姓,必将封祀”,「 ”天意若曰神皇其封中岳乎”,「 ”封祀神岳者,非陛下而谁?”似乎封禅嵩山乃天意所为,天意不可违,武则天只得顺从天意,封禅与自己同姓的嵩山。 02 回避武周与李唐的矛盾 据《五经通义》所说,「 ”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何?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也就是说封禅泰山其实是改朝换代进而天下太平的象征。 但早在乾封元年(666年),武则天的丈夫唐高宗李治就曾经登临泰山举行封禅。在乾封年间的封禅中李治代表的是李唐王朝,武则天如果再到泰山封禅,代表的将是武周王朝,这也就将意味着武则天篡夺了唐朝的天下,将武李的矛盾将表面化。 此外,武则天在高宗时代曾于高宗共治天下,再次登封泰山意味着否定李治,也等于否定自己。面对其中各种错综复杂关系和利害,她只能选择回避。但如果武则天选择将嵩山作为登封之地,就可以巧妙地避开李唐王朝与武周王朝、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关系,也可以回避这一问题所带来的矛盾。 图/范冰冰饰演的武则天 03 继承丈夫遗志及巩固统治的需要 唐高宗李治曾「 ”既封泰山后,又欲遍封五岳。”又因长期居住洛阳,为封禅嵩山做多许多准备。如唐高宗于永淳元年(682年)下令建造奉天宫于嵩山之南,并设置嵩阳县。第二年的七月,唐高宗下诏于十月「 ”有事于嵩山”,不久高宗又因病下诏,「 ”改用来年正月。”十一月,高宗病情加重,「 ”诏罢来年封嵩山”。可惜的是,在当年的十二月,高宗病逝于洛阳贞观殿,他的登封嵩山计划终未成行。 高宗死后,武则天曾亲自撰写《高宗天皇大帝哀册文》,「 ”魂销志殒,裂骨抽肠。受玉几之遗顾,托宝业于穷荒。……割深哀而克励,力迷衿而自强”其中痛苦怀念及以丈夫自居的心理溢于言表。因此,登封嵩山完成高宗意志可能也是其选择嵩山举行封禅的原因之一。 不过应当注意的是,其对封禅地点、封禅时间的选择更多应该还是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否则其在中宗执政时期就应进行。其时她虽然还是大唐皇朝的皇后,但已经掌握着朝中大权, 进行封禅活动也是完全可行的。 图/武则天画像 04 嵩山的优越地理位置 早在周公营建东都洛阳时,就曾将古阳城(洛阳)定位天下之中,「 ”嵩维中岳,洛阳下都,三台崛起,五衢相映,风雨交会,实为天地之中。”魏晋以后,随着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以及运河的开凿,洛阳的地位日益凸显。到了唐代,高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七幸洛阳,累计达十一年。高宗死后,武则天执政二十二年,在洛阳长达二十年。改唐为周后,更以洛阳为神都,地位超越长安。 而武则天封禅嵩山之时,其政局并不稳。她刚临朝称制时,徐敬业就以匡复唐室为名于扬州举兵。垂拱三年(687)九月,虢州人杨初成「 ”伪称郎将,矫制于都市,募人欲迎庐陵王 于房州。”亦打出了反武旗帜。朝廷之中,裴炎、刘祎之等人也不满武则天继续把持朝政,君臣关系极为紧张。 在此种情况下,她也不敢远离洛阳到泰山封禅。因此,其选择嵩山作为封禅之地,既尽占天时、地理,也便于她控制局势,实为不二选择。 参考文献: 何平立:《中国封建皇帝封禅略论》,《安徽史学》2005年第1期; 唐明贵:《武则天封禅嵩山论略》,《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张玉霞:《试析武则天嵩山封禅的道教因素》,《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乔凤岐:《武则天封禅嵩山略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很赞哦! (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