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什么草什么蛇的成语有哪些 成語: 打草蛇驚是什么意思?

火烧 2023-03-24 02:26:48 1062
成語: 打草蛇驚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2531成語: 打草蛇驚注音: ㄉㄚˇ ㄘㄠˇ ㄕㄜˊ ㄐ|ㄥ漢語拼音: dǎ cǎo hé jī g參考詞語: 打草驚蛇釋義:義參「打草驚蛇」。見「打

成語: 打草蛇驚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2531成語: 打草蛇驚注音: ㄉㄚˇ ㄘㄠˇ ㄕㄜˊ ㄐ|ㄥ漢語拼音: dǎ cǎo shé jīng參考詞語: 打草驚蛇釋義:義參「打草驚蛇」。見「打草驚蛇」條。Emoji符號: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打草蛇驚”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此處所列為「打草驚蛇」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在宋朝鄭文寶所著的《南唐近事》一書中,曾記載這麼一個故事:王魯,南唐人,生卒年不詳,曾任當塗縣的縣令。他在任上時,貪汙收受錢財。有一天,他在府裡批示案件,其中有一個案件是地方百姓聯名控告主簿貪收賄賂。王魯看了嚇一跳,事實上收賄的不只主簿一人,他也有份,於是在卷宗上批示:「你們雖然只是用棍子打草叢,但是我就像藏身在草叢中的蛇,已經有所警惕。」這件事一經傳揚出去,成為好事的人取笑批評的話柄。後來「打草驚蛇」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行事不密,致使對方有所警覺,而預先防備。典源: 此處所列為「打草驚蛇」之典源,提供參考。※#宋.鄭文寶《南唐近事.卷二》1>王魯為當塗宰2>,頗以資產為務。會部民連狀訴3>主簿4>貪賄於縣尹5>,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虵(蛇)驚。」為好事者口實6>焉。〔注解〕(1)典故或見於《祖堂集.卷七.雪峰和尚》。(2)當塗宰:當塗縣的最高行政長官。當塗,地名,或為今安徽省當塗縣。(3)訴:告狀、控告。(4)主簿:職官名。主管文書簿籍及印鑑。(5)縣尹:職官名。一縣的首長,此指當塗縣尹王魯。(6)口實:談話、批評的內容。〔參考資料〕《祖堂集.卷七.雪峰和尚》師云:「老僧在仰山時,仰山拈經中語問大眾:『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為什摩人說?』無人對。云:『養子代老。』借此問闍梨,闍梨作摩生道?」玄沙遲疑。師卻云:「你問我,我與你道。」玄沙便問,師便向面拶身云:「摑!摑!」報慈拈問臥龍:「話是仰山話,舉是雪峰舉,為什摩雪峰招摑?」龍云:「養子代老。」慈云:「打草驚虵(蛇)。」書證:01.宋.鄭文寶《南唐近事.卷二》:「王魯為當塗宰,頗以資產為務。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於縣尹,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虵(蛇)驚。』」(源)02.宋.朱熹〈答黃仁卿書〉:「所示劄子,語簡意足,李倉必須留意;但恐見黃商伯狼狽後,打草驚蛇,亦不敢放手做事耳。」03.《景德傳燈錄.卷一三.汝州首山省念禪師》:「問:『四眾圍繞,師說何法?』師曰:『打草蛇驚。』」 成語接龍

“驚”字開頭的成語

驚弓之鳥驚心動魄驚天動地驚濤駭浪驚風駭浪驚波駭浪驚人一鳴驚魂動魄驚喜過望驚弦之鳥驚心駭矚驚蛇打草

“打”字開頭的成語

打草驚蛇打退堂鼓打草蛇驚

“驚”字結尾的成語

石破天驚膽戰心驚肉跳心驚打草蛇驚膽喪心驚膽戰魂驚膽顫心驚 參考鏈接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打草蛇驚”分成的單字詳解:

打, 草, 蛇, 驚。

什么草什么蛇的成语有哪些 成語: 打草蛇驚是什么意思?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