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的历史故事 历史上的1924年澄江状况?
历史上的1924年澄江状况?
历史上的1924年澄江状况?
1919-1924年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北洋军阀统治中国时期,更准确地讲应是直系军阀统治时期;这一时期也被称为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北洋军阀统治中国时期是从1912年—1927年,1919-1924年也就是中华民国民国八年到民国十三年,历经冯国璋代总统、徐世昌大总统、黎元洪大总统、曹锟大总统、段祺瑞执政等国家元首,是军阀混战比较频繁的一个时期。·直系军阀统治时期:1920年7月至1924年10月。内容包括第一、二次直奉战争和冯玉祥北京政变等。
1919-1924年 也是共产主义开始向中国传播,工人阶级走向政治舞台的一个历史时期,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火药在我国历史上的发展状况
古代火器的发明和运用是世界战争史上划时代的大事。火药兵器的出现,揭开了兵器发展史上的新篇章,人们从使用冷兵器迈向使用火器的阶段,预示着军事史上的一系列变革,终将使战争的面貌彻底改观。中国作为火药的故乡,现代枪械的前身——古代管形射击火器开始出现于战争舞台,也发生在中国。
在北宋初年的《武经总要》中,已经列举了当时军队中装备有许多火药兵器,说明早在公元1044年以前,我国北宋的军队已经装备有多种相当规模的火药兵器了。但一种成熟的技术,都需要经历一个摸索尝试的萌芽期,早在唐末五代时将火药用于战争的战例也星星点点见于文献,但过于简略,直至《武经总要》时期,用于战争的只是用黑火药燃烧爆炸的原理制成的燃烧、爆炸物,还没有见到有关管形射击火器的记载。现在一般认为,南宋绍兴三年(1132年)陈规守卫德安时用巨竹制造的“火枪”,是目前确知的世界上使用管形火器作战的最早实例。古文献中记述的“火枪”,从使用方法上一般分两类。第一类是《金史》中所提到的“飞火枪”,即在普通长枪的枪头后部绑扎一个装有火药的筒(通常是纸制的),作战时点燃筒中的火药,喷出火来用以烧伤前来格斗的敌军,火药烧尽后则可同一般长枪一样格斗扎刺。第二类火枪就是陈规用巨竹制造的,每支用两个人扛抬发射,点燃后喷射火焰烧向敌方,这已是一种原始的管形火药火器了。公元1259年寿春府(今安徽寿县)制造了发射“子窠”的“突火枪”更进了一步,此枪用大竹筒制成,内装火药,还安有“子窠”,有人考证是陶制颗粒,作战时点燃火药,利用火药燃烧后产生的作用力射出“子窠”。如果“子窠”是子弹的雏形这一推测正确的话,那末这种“突火枪”可以算作近代枪械的前身。这种竹制突火枪后来多被称作“火筒”,多次用在以后的战争中。随着的科技的发展,至少在元代中期,这种管形火器由竹制改用金属来制造以后,即从“金”旁,但还是用“筒”音,即“铳”字。元明铜铁制火铳多有传世及出土,现在公认最早铜铁制造的火铳,是元至顺三年(1332年)铜铳。最近又有新发现,经权威专家学者考察鉴定,内蒙古蒙元文化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元大德二年” (1298年)铜火铳为迄今所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铜火铳。这些火铳一般分两类,一类是口径小,细长轻便,铳尾安木柄由单人持击的手铳,发射石制或铁制的散弹。一类是口径大,粗短较重,需要安于架上发射球形弹丸的碗口铳。这两种后来分别演变为枪和炮。
以上简要介绍了我国火器的发展史。在西方,最早有关枪炮的发明纪录是1326年英国一本手抄卷上有一张火炮射出铁箭的图画。因此管状火枪类武器最早出现在中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末中国管状火器的发明纪录是不是还有可能提前呢?答案是有的。
西方研究东方史的学者在巴黎一家博物馆里,发现了一幅由敦煌流失至国外的绢本彩绘佛教降魔图。此画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描绘释迦牟尼得道前夕降魔的故事。画中,释迦佛主法相尊严,跌坐中心,无数奇形怪状的魔鬼手持各种兵器,蜂拥而至。当然,在佛法面前,妖魔们的进攻最后狼狈而逃。画中的各种佛、魔等形态各异,生动传神。根据绘画的特点和风格,可以推断是约绘于公元十世纪的五代至北宋初年的作品。令人感觉特别惊异的是,在画面的右侧上方,向释迦袭来的魔众中,有一个头顶上生有三条毒蛇头的恶魔,只穿一条短裤,袒露上体。它双手持着一种形态奇特的喷火兵器,器体筒状,前端展口外侈呈碗形,筒体似束箍,筒后安有较细的竹制或木柄,从筒口喷射出熊熊的烈火。这幅降魔画中的兵器,引起了一些西方学者的注意。英国东方史专家李约瑟博士曾指出,现在却必须把火枪的发明向前推二百年,这支火枪除了装有火药外,里头还塞满金属弹丸或碎金属陶瓷,这些随着火焰一起射出,肯定那是内装火药并塞满金属弹丸等的火枪。李约瑟的结论可能有些武断,但从图中所画的形象来观察,它的形制与元代出现的手铳颇有相似之处,前有铳体后有铳柄,恶魔手握处似当铳体中部药室处。但从图上看,这件兵器喷出的是火焰,尚无他物,更与陈规的喷火竹筒火枪性能一致,且整个宋代尚无铜制火铳的发现,因此它很有可能是一支竹筒制的喷火兵器,和陈规火枪一样使用了火药。假设推测无误,中国古代发明使用火药管形兵器的历史就将陈规制造火枪的1132年,又向上推溯了二百年左右。当然,仅凭一张宗教画中的孤证还难以下出确切的定论。但这幅图画作为探讨古代管形射击火器发明的珍贵资料,能促使我们沿着这一线索不断地思考和探索。
简述我国历史上的人口分布状况
一楼的人很地道啊。不要给我加分,我给你复制过来了
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迁,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果。在古代,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口的数量、分布和迁徙,反之,人口条件又积极地影响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因此,历史时期中国人口数量的变化、地域分布和迁徙,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课题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调查的国家之一。《国语·周语》记载,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料民于太原”。可知西周末年就举办过人口调查工作。秦末刘邦进入关中,萧何首先收集秦朝的户籍地图,“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说明秦帝国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户口统计簿籍了。可惜秦代以前的人口资料没有保存下来。现存最早的人口统计数字,是《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版籍,以后历代正史地理志、全国总志、地方志大多继承了这个传统,保留了人口数字(户数或口数)的记录。这就为研究历史人口地理提供了最基本的资料。不过应该指出:历代封建王朝编制户籍的目的是为了征收赋税和兵劳役,所以由于历代赋役制度的不同,以及中央和地方统治阶级内部利益的矛盾、社会各阶层的对抗,户口的隐匿、漏报、逃亡、流徙的情况屡见不鲜,政府所掌握的户籍与实际数字相差甚远。尽管如此,中国历史文献上保留下来的历代人口数字,仍然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完备的人口调查资料。
两汉时期汉代的人口调查皆为户数和口数并列。口赋(算钱)是国家的主要收入,户赋则指定为列侯、封君的收入。《汉书·地理志》记载了西汉末元始二年103郡国户口数总共为户1235.6490万,口5 767.140 1万。如以秦岭淮水为南北界线,北方人口占4/5弱,南方人口占1/5强。如以汉武帝时所置14个监察区来划分,户数超过百万,口数超过5百万的有司隶和豫、冀、兖、青、徐五州,都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大致相当今陕西关中平原和黄河下游的冀、豫、鲁和皖、苏的淮河以北地区。人口总数占全国的55%。关中平原人口最集中的是长安附近,密度约达到每平方公里千人,为全国之冠。其次是太行山以东平原地区,除了鲁中山地、胶东半岛和滨海地区外,人口密度估计也在每平方公里百人以上。由此而形成二条人口比较密集的带状地区。东西向的是自京兆(长安)—河南(雒阳)—陈留—济阴(定陶)—山阳—东海;南北向的是自清河—魏郡—河内、河东—河南—颍川—汝南。这种分布显然与交通路线有关。长江流域人口集中在成都平原、南阳盆地和太湖平原,这无疑是由优越的自然环境所促成的。
西汉末年的战乱,中原人士开始向长江流域迁徙,更远的还到了岭南地区。同时南方经济进一步得到开发,人口显著增加。据《后汉书·郡国志》所载永和五年(140)的版籍,全国有户933.6665万,口4789.2413万。秦岭淮河以北人口占3/5,以南占2/5。户数超过百万,口数超5百万的有豫、荆、扬、益4州,除了豫州外,其余3州均在长江流域,其户数占全国的42.2%,口数占全国的37.26%。可见经过了138年,南北人口的分布起了显著变化。与西汉末年人口相比,扬州增加了1/4,荆州和益州都增加了一倍。其中增加最显著的南阳郡(南阳盆地),人口从194万(尾数不计)增至244万,零陵郡(湖南南部湘、资、潇水流域)从14万增至100万,长沙郡(湘、资水中下游流域)从23万增至105万,豫章郡(今江西省)从35万增至166万,巴郡(四川东部)从70万增至108万。可见南方人口的增加除了北方人口南移外,还由于原来中原王朝势力不及的地区深入开发的结果。而黄河流域除了少数几个郡国外,人口普遍减少。
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汉末年开始,中国进入了长期分裂和战乱时期。黄河流域屡经兵燹,关中地区经董卓之乱,“长安城中尽空,并皆四散,二三年间关中无复行人”。“洛阳附近,无辜而死者不可胜计”。从洛阳至彭城(今徐州)的黄淮平原上,经曹操和陶谦之间战争,“墟邑无复行人”。除了战争中死亡外,大批中原人民向相对安定的地区迁徙。三辅、南阳人民多迁往益州。徐州一带人民多避乱江东。江淮之间十余万户皆渡江而东,“江西遂虚,合肥以南惟有皖城”。还有不少士大夫甚至渡海远徙交州。在蜀汉、东吴政权内任职的不少是黄河流域迁来的士大夫。此外,还有不少中原人士逃往幽州、辽东,甚至去鲜卑境内。如东汉末刘虞为幽州牧,“青徐士庶,避黄巾之难归虞者,百余万口”(《后汉书·刘虞传》)。
三国鼎立局面稳定后,迁往辽东的往往复归故土,而迁往南方的大多定居下来。以后魏蜀吴三家为了充实各自统治区内的实力,利用政治手段强迫人民迁居其统治中心的周围。如建安末曹操讨张鲁,进入巴东、巴西郡(今川东),劝诱当地人民8万余口迁至邺、洛阳;继而曹既平张鲁,迁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三辅。曹丕建都洛阳,徒冀州5万户士家以实河南。魏灭蜀后将蜀人3万家迁往洛阳和关中。东吴孙权在建安年间连续西征盘居在长江中游的江夏太守黄祖,虏掠男女数万口迁至江东。刘备入蜀带去了大批荆州人士,以后几次北伐南征,也迁民于成都平原。此外,东汉末年,北方乌桓、鲜卑逐渐入居中原,散布于沿边诸郡。匈奴入居汾水流域的就有3万余落。东吴征服山越后,也将越人从山区迁至平原,总数约有10余万人。
经三国时期屡年战争,人口死亡、逃亡、隐匿的数字是相当高的。所以据西晋太康初年(3世纪80年代)的户籍,全国仅246万户,1616万口。黄河流域仍占56.72%,长江流域占34%。黄河流域集中在可、冀2州,约占全国人口的32.12%。全国郡级人口分布第一位是河南郡,即曹魏政权首都洛阳的所在地,有11万户,以下依次为与河南郡接界的河内郡、东吴旧都建业所在地的丹阳郡、今冀南与鲁接界的阳平郡、蜀汉旧都成都所在地的蜀郡,户数都在5万以上。可见是由三国时代人口迁移的结果。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纷纷越淮渡江,相率南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此后中原每一次较大的政治变动,如祖逖北伐、淝水之战、刘裕北伐、北魏南侵等等,都有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徙。据研究,截至刘宋为止,南渡人口约共有90万,占当时刘宋全境人口共五百几十万的1/6。西晋时北方诸州,包括淮河以北地区共有140万户,约700余万口。南渡的90万口占其1/8强。换言之,即北方3个人中有1人南徙,而南方6个人中有1人为北来侨民。北来的侨民集中在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江汉流域的襄阳、江陵、武昌以及长江下游的今江苏省境内,而以淮阴、扬州、南京、镇江、常州一线为最多,并在此设了大批侨州郡县。侨置在今镇江的南徐州,侨民多于当地土著人口。
唐宋元时期唐初贞观年间开始人口直线上升,至天宝年间到达了顶峰。全国有户9百万,口5200万。秦岭淮河以北占3/5,而河北、河南二道,相当今冀、鲁、豫三省之地,又占北方人口的2/3。可见黄河下游平原是当时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也是全国经济重心所在。秦岭淮河以南人口最集中的是长江下游和宁绍平原。江南道(今苏南、皖南和闽、浙、赣三省)有1000万人口,大部分集中在上述地区。再依次是关内道(今陕西)460余万,剑南道(今四川)400万,河东道(今山西)370余万,山南道(今陕、豫、鄂交界各一部分)250余万,淮南道(江淮之间)220余万,最少的是岭南道(今两广和越南北部)91万和陇右道(今甘肃)53万。
安史乱后,黄河中下游经过长期战乱,大批人口南迁。“天下衣冠世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李太白全集26》)。人口普遍下降。加之藩镇割据,中央法令不行,户口隐匿不报。所以唐代后期人口资料残缺不全,难作全面估计。现以元和年间(806~820)南方几个州与天宝年间户数相比,襄州(治今襄樊市,领县7)增加120%,鄂州(治今武昌,领县5)100%,苏州(治今吴县,领县7)30%,洪州(治今南昌,领县7)65%,泉州(治今泉州,领县4)50%,广州(治今广州,领县13)75%。足以说明唐代后期南方人口普遍有所增加。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全境有户1600余万,崇宁元年(1 102)有户2000万。每户以5口计,11~12世纪初北宋境内约有1亿人口。现以后来宋金界线(基本上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北两区。北方有户580余万,南方有户1100余万。这反映了从唐代后期至北宋中后期,由于北方人口南迁和南方经济发展而带来的人口滋长,使南方人口的绝对数字开始超过了北方,这是中国人口南北分布的转折时期。
南方人口主要集中在两浙、江南东、西和福建四路,相当今苏南、皖南和闽、浙、赣三省。元丰时有户520万,崇宁时有户570万。其中两浙路(即今苏南太湖流域和浙江省)人口最多,元丰时178万,崇宁时198万。其余依次是江南西路(除江、信、饶3州外的今江西省)、江南东路(今皖南、大茅山以西苏南和江西省东北部)、福建路(今福建省)。两浙路自唐以来即为南方最富庶地区,江南西路在北宋时湖滨平原和吉泰盆地得到了充分开发,山区又有发达的工矿业,故人口大增,其户数虽低于两浙路,而口数却超过两浙路而居全国首位。
北宋末年,女真南侵,黄河流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南渡人口最集中的是两浙路,因为是南宋政治中心所在。“四方之民云集两浙,百倍常时”(《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58》)。现以北宋崇宁元年和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的户数比较,两浙路增加26万户,福建路增加32万户,成都府路增加21万户,潼川府路增加24万户。总之,南宋时代南方人口普遍增加,到了元代,南北人口的分布出现了巨大的逆转。江浙、江西、湖广3行省(相当今苏南、皖南、沪、浙、闽、赣、湘、粤、桂、鄂小部分、黔之大部分),竟占了全国人口的83.73%。当然,《元史地理志》所载各行省的户口数来源不一,不甚精确。但作为概貌来看,大致还是可信的。
明清时期明初政府采取移民措施,如将江南人北徒淮域,西徙云贵;迁山西人于河北、豫北,迁浙西及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迁北平、山后(今河北省太行山北端、军都山迤北地区)民散居北边诸卫,以为军籍等等。以后社会相对稳定,政府又鼓励人民从狭乡迁往宽乡,经过自然的调整,到了万历初年,南北人口的分布渐趋均匀。今以万历六年(1578)的记载为例:①北五省:北直隶(今冀、京、津)、晋、鲁、豫、陕(今陕甘2省)的人口为2500万。②中五省:南直隶(今苏、皖、沪)、浙江、江西、湖广(今两湖)、四川的人口为2900万。③南五省: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人口为670万。各地人口分布比较均匀,这是因为南方可耕种的平原毕竟较少,人口增加到一定程度,必然要进行自我调整。
明清时期平原地区基本开发完毕。失去土地的农民为谋生计往往奔向人口相对稀少、尚待开发的地区。这就决定明清两代人口迁徙大致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向海外移民。临海的粤、闽等地因山多田少、人稠地(平原)狭,多出海谋生。以去台湾和东南亚各岛屿为最多。鸦片战争以后,广东人口大量外流。据调查,从1850年到19世纪末,仅台山一县移居海外的就有20万人。二是向山区进发。明代自宣德至成化年间,从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各省逃流亡的农民迁徙至豫、鄂交界的荆、襄地区的大约有一二百万人,以后又向秦岭、大巴山区迁徙。清代嘉庆年间川、陕、鄂、豫、甘5省白莲教起义,就是各地迁往这五省交界山区的流民大起义。东南地区的无田农民多向闽浙皖南山区进发,湖南流民的目标是湘西山区,而闽、粤流民甚至迁往荒岭僻壤的赣南山区。由于明代后期玉米、甘薯的传入,使大批流民进入山区成为可能。三是向边区迁徙。清代幅员辽阔,边疆地区人口稀少,为内地流民迁徙提供了条件。东北长白山区为满族“龙兴之地”,定为封禁区,任何人不得入内定居、垦田、采伐、掘捕(人参、貂)。但仍不断有人或从长城隘口、或渡海趋辽东半岛以至松花江流域,以资谋生,俗称“闯关东”。晋、鲁、豫、冀4省人均有,尤以冀、鲁为多。河北、山西人由古北口、张家口、独石口、喜峰口等处进入草原,称为“跑口外”;晋陕垦荒者则去归化(今呼和浩特)一带或河套地区进行耕种。陇东贫民多进入银川平原。陕甘人移居新疆的也不少。光绪年间为平定阿古柏政权而进入新疆的湘军,就在哈密、巴里坤等地进行屯田,屯丁中凡是娶有妻室愿留新疆者,均借给牛具籽种,指拨土地令其承垦,故有一部湖南人由此进入新疆。
火箭历史上的状元?
桑普森,当年是一个强人,曾经在季后赛绝杀过魔术师领衔的湖人队,在总决赛中倒在凯尔特人脚下!够吗
历史上的浙江嘉兴状元
历史上的浙江嘉兴状元:
嘉兴历史状元有三位,分别是朱国祚、钱士升,朱昌颐。
历史上的浙江嘉兴状元
朱国祚-(1559年-1624年),字兆隆,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先世江苏吴江人,其父朱儒。少时孤贫。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举进士第一,授修撰,进洗马,为皇长子侍班官,又进谕德。
钱士升-(1574-1652),字抑之,号御冷,晚号塞庵,明嘉善魏塘镇人。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殿试第一(即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朱昌颐-(1784年—1855年),字吉求,号正甫,又号朵山,海盐人。道光丙戌一甲一名进士,状元。授编修,历官吏科给事中。有《鹤天鲸海焚余稿》。
历史上的新年
参考
中国新年的日期,在各朝代并不相同。夏朝定在一月初一,商朝定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定在十一月初一,秦朝定在十月初一。到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接受司马迁等人的建议使用《太初历》,恢复了夏历即农历,以正月为岁首,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后来历朝历代虽对历法有过修改,但基本上仍然以《太初历》为蓝本,以夏历的孟春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日,即新年的第一天。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清朝统治被推翻,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政府。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讨论历法问题。会上达成了“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的共识,决定使用公历,把公历1月1日定做“新年”,把农历正月初一称做“春节”,但并未正式命名和推广。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历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并规定春节放假三天,让人们热烈地庆祝农历新年。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新年礼俗经历了萌芽、定型、裂变、转型的发展过程。
先秦时期,新年习俗处于萌芽阶段。此时的庆祝活动主要是在一年农事完毕之际,为报答神的恩赐而举行的“腊祭”。《诗经·七月》中记载了西周时期旧岁新年交替时的节庆风俗。诗中所谓“朋酒斯享,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觥,万寿无疆”,是说人们将美酒和羔羊奉献给诸神,以酬谢一年来神的保佑和赐福。这时的欢庆活动因各诸侯国采用的历法不一样而没有统一的日子,大致在冬天农闲之际,它是后来新年习俗的雏形。
新年习俗定型于汉代。经过战国和秦朝末年的社会大动荡后,西汉初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比较稳定,人们的生活情趣高涨,一系列节日习俗形成了。《太初历》推行后,历法长期稳定,正月初一作为新年的日期也因此得到确立。这样一来,原来各地区分别在冬末春初不同日子举行的酬神、祭祀和庆祝活动便逐渐统一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从汉朝到南北朝,正月初一过新年的习俗愈演愈烈,燃爆竹,换桃符,饮屠苏酒,守岁卜岁,游乐赏灯等活动都已出现,新年成为我国第一大节日。
新年习俗在唐代发生裂变。唐朝是思想文化昌明的时代,同时也是内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新年习俗渐渐从祈祷、迷信、攘除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转变成娱乐型、礼仪型节日。元旦的爆竹不再是驱鬼辟邪的手段,而成了欢乐、喜庆的方式;庆祝新年的重点由祭神转向了娱人,转向了人们自己的娱乐游艺,享受生活。所以,可以说,也只有在唐代以后,新年才真正成为普天同庆,亿民欢度的“佳节良辰”。
新年习俗到明清时期转型。这种转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礼仪性、应酬性加强。人们在新年相互拜谒,达官贵人互送名帖,或者登门叩拜;平民百姓也讲究“礼尚往来”,馈赠礼品,互相拜年。二是游艺性进一步加强。新年期间,玩狮子,舞龙,演戏,说书,高跷,旱船等各种娱乐活动五彩缤纷,绚丽夺目。北京人逛厂甸,广州人游花市,苏州人听寒山寺钟声,上海人游城隍庙……各地游艺活动自具特色,各种娱乐活动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这时的新年习俗将中国传统文化完美地融合起来,成为集中展示我国几千年风俗文化的民俗博览会。
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的新年风俗盛行赤县神州,渗透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之中,也铸造了每个炎黄子孙的灵魂。过大年,每到阴历年底赶回家与亲人团聚,祭祖宗,吃饺子,拜年,赏灯,这些已成为炎黄子孙共同的习惯。
中华过年习俗还辐射到周边其他国家,如日本、越南、朝鲜、韩国等国家,他们与我们以相似的方式庆祝新年。
其他国家也有“新年”的哦,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罗马尼亚、俄罗斯、匈牙利、法国、英国、葡萄牙、意大利、美国这些国家的新年是如何过的吧.
罗马尼亚
每年一月一日是罗马尼亚的传统年节,但它又与正教的圣诞和主显节的时间相临,几个节日便合在了一起,所以罗马尼亚人的新年实际上从十二月二十四日开始,至直翌年一月六日结束.十二月二十四日夜,教徒门要去教堂作礼拜,之后,他们在一位手举五星红灯的儿童的引领下沿街游行,吟唱圣歌,直到深夜.二十五日上午,小火子们持刀佩剑,一身戎装在,广场或市中心演出圣经故事.三十一日,是结婚的吉日,办喜事的人很多,很多人还习惯在这一天问卜算挂.
元旦之后的数日之中人们还要举行很多独具民族风情的贺岁活动.除夕之夜新郎,新娘要牵拉"圣犁""圣牛"到亲友邻居家拜贺.孩子们则三五成群,手持花棍轻轻敲打自己的父母长辈,唱花棍歌祝亲人吉祥如意,小伙子们则手拿花杖,拉着铁犁到各家拜年,其间跳山羊舞,主人也会以各种佳肴招待他们.另外还有一种化装游行,十分有趣,一个头戴山羊面具,两只羊角间夹着一面象征太阳的镜子,在其它"动物"冬眠后仍蹦跳不止,待一阵音东响过,其它"动物"渐次苏醒,与山羊共舞,用以象征万物复苏.游行队伍里还有名医生,手持大号注射器向路人喷射"圣水"."圣诞老人"更是必不可少,他身穿大红袍,不断向路人抛洒五彩纸屑和礼物.
俄罗斯
历史上,俄罗斯的新年曾有几次变迁,古代,人们为迎春送冬而举行祭礼,以三月一日为新年,十五世纪受,拜占庭文化影响以五月一日为新年;十七世纪彼得大帝统治时期的一月一日为新年:后东正教会又把它改为一月七日,直到本世纪末才把新年定为一月一日.
节前,艺术家和伐木工人采伐塔行枞树,供克里姆林宫和各大公共设施举行新年联欢会使用.商店里琳琅满目,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选购礼物,青年人则相互寄送贺卡.除夕夜,各大公共设施上灯火齐明,身穿白毛镶边红袍的严寒老人在人流间穿行,象人们致以节日的祝福,并向孩子们赠送礼物,娱乐场所组织假面舞会.午夜克里姆林宫钟声长鸣,人们听到钟声后,施放焰火,相互高呼,庆祝新年来到,庆祝活动直至凌晨.
匈牙利
新年是匈牙利的传统年节,此前离家的人尽量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节庆活动从新年前夜开始,届时,男女老幼走出家门,手拿纸做城的喇叭,吹出没有曲调的音乐.不多时又开始了抢喇叭的游戏,人们边吹边抢,边抢边吹.此俗沿习已久,每到新年都有人出售纸喇叭,购买者也十分涌跃.
新年这天,学校放假,家家户户装饰圣诞树,圣诞树有用塑料制成,也有的家庭在节前到树林里砍伐松树,搭成圣诞树.街道上的圣诞树则更为漂亮,上面挂满了彩带,彩球和各式玩具,足有两层楼高.
另外,新年这天,亲友之间还要相互拜访,赠送礼物,礼物一般为镀金的镍币和玻璃器皿,镍币作工精细,正面印有徽笑的天使,背面印有"祝你新年快东"的字样,玻璃器皿上印有憨态可拘的小猪,它身穿马甲,前蹄上翘,上面也印着"祝你新年快乐"
法国:
中世纪以前,法国的新年是四月一日,直到1564年,查理九世才把它改成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家人团聚,同餐共饮,按古老的风俗,是夜每个人都喝得酩酊大醉.法国人认为除夕时家中的酒如没有喝尽,来年必有厄运.所以豪饮是法国新年的特色之一.另外新年时父母或长辈要给孩子们红包,以表关切,这一点很象我国春节的"压岁钱".很多人还用元旦的天气来预则来年一年的天气,他们认为,元旦刮南风,则一年风调雨顺;刮西风是捕鱼和挤奶的好年头,刮东风水果可以大丰收.
英国:
在英国每年一月一日是新年,但由于它在圣诞节的12天节期之内,所以节庆活动就不突出.但是在苏格兰地区,人们认为圣诞节是家人团聚日,而新年才是普天同庆的节日,因而对它的重视胜过圣诞节.
在苏格兰,新年前夜,亲朋好友一齐聚会,痛钦威士忌,欢渡节日.午夜12点,各教堂钟声齐鸣,庆祝新年来到,人们一边饮酒,一边高唱《友谊地久天长》,并在音乐中跳起热烈的苏兰舞蹈.午夜刚过人们又开始了拜年活动.届时家家大开门户,欢迎任何人前去,并用事先烘制好的小黑面包待客.并以第一个登门来访的客人占卜自己的家运,来者阔绰,预示好运,来者贫穷预示受苦,而且来者必须是黑发、黑肤的陌生人,苏格兰人认为这样的人会给他们带兴旺的年景.否则来访者必须手拿一块黑煤来代替黑发、黑肤,还要带面包和盐表示善意.进门后将煤放入主人家的壁炉内,将面包放在桌上以示拜年,这样主人便会给他热情的招待.
葡萄牙
每年一月一日是葡萄牙的传统年节,元旦前后十天正是葡萄牙的"斗牛旺季"因而观斗牛便是元旦的一大盛景.与西班牙斗牛迥然不同的是,葡萄牙斗牛十分安全,为不使牛伤人,斗牛时要锯掉公牛的角,并裹以海绵,棉布;为不伤牛,规定刺伤深度不得超过5公分.这种刺激而又不致危及生命的斗牛方式很合葡萄牙人的胃口.
斗牛时,斗牛士头戴黑绒帽,系红领带,内衬白祖衫,外穿黑裤.斗时有两种方法.一是智取,即一人一马一枪,斗牛士将公牛激怒并与其周旋数十周后,才将其刺中;一是强攻:即一群人赤手空拳上阵,凭死力将牛推翻在地.此时观众激动不已,喝彩叫绝。
意大利:
每年一月一日是意大利的传统年节,新年前夜,一位身穿白衣,从"山里"来的老婆婆,走家串户,为人们送来节日礼物,人们则彻夜不停地燃放爆竹,烟花,并且可以肆意打碎一切可以打碎东西,小至碗碟,大至坛缸,都可以扔到大街上去,许多人特意为了这一刻积攒了许多瓶瓶罐罐,此时一并敲碎瘾,意大利人认为新年前夜响声连天,便可以驱邪,求得新年如意,元旦这天人们习惯在家中燃一炉旺火,昼夜不熄,人们认为火来自太阳,元旦这天家中如果断了炉火,来年就见不到太阳,会导致厄运.
美国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对于新年的民俗庆祝活动远不如那些历史长远的国家,其节庆活动也相对平淡.在新年前夜,教堂举行盛大的礼拜活动,人们相互祝福.午夜时分,人们举行各种化装舞会,歌舞狂欢,游艺,直至凌晨二、三点钟.至于元旦这天,气氛相对平静,人们很晚才起床,绝大多数人在家看电视,体育比赛等,在休闲中渡过.
不过在加利福利亚州的玫瑰花会游行到别有特色.届时,城市的大街小巷到处是盛开的鲜花,五、六十辆由鲜花装饰而成的彩车徐徐而行.节日期间人们选出一位玫瑰皇后,头戴珠冠身穿白色礼服;坐在新车上,其后又有六位"玫瑰公主"分列"皇后"两侧她们身穿绿色礼服,笑容可掬."皇后","公主"手拿玫瑰向人们频频致意,电视现场直播将欢快的场面传遍各地.
新年表决心是美国的一个习俗,也就是在新年许一个心愿,订下一个目标,这个目标不一定远大,但要和自己的生活贴近,如:"我一定要戒烟;我一定要改掉坏脾气等."
历史上的9.15
9月15日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五四时期革命刊物《新青年》在上海创刊。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第二卷改名为《新青年》。
1916年9月15日,英国制造的新型武器——坦克,首次在法国索姆河畔出现。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坦克登上了现代战争舞台。
1931年9月15日,湘鄂赣苏区和红军的创始人之一黄公略在江西省吉安县与国民党军的一次作战中英勇牺牲,年仅33岁。黄公略毕业于黄埔军校,1925年加入gcdzg,参加了广州起义,并参与领导平江起义,历任红五军副军长、红六军军长、红三军军长等职。
1954年9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怀仁堂开幕。md主席致开幕词,lq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ze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md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表明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政体的国家体制已经完全确立。
1956年9月15日,gcdzg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md致开幕词,lq作政治报告,dp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ze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gcdzg全国代表大会。
1975年9月15日,中国著名漫画家、美术家、文学家丰子恺逝世,终年78岁。他是浙江桐乡人,历任上海美协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出版有漫画集《子恺漫画选》《子恺画集》。
1983年9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宣布成立。随后地方各级政府审计机关相继成立。这是中国加强财政经济管理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
1986年9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gcdzg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全国工业企业开始实行厂长负责制。
1989年9月15日,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居民身份证使用和查验制度。这是根据1984年4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及1985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而实施的。
1993年9月15日,世界最大的斜拉桥——上海杨浦大桥全面建成。大桥全长7658米。其中主桥长1176米,为双塔双索面迭合梁斜拉桥结构。杨浦大桥创造了许多世界和中国之“最”:其主桥跨径602米,江中不设桥墩,一跨过江。
2001年9月15日,是中国第一个全民国防教育日。2001年8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定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确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这是中国第一个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防教育的主题节日。
1366年——朱元璋下令拓建建康城(南京)。
1676年——格林尼治天文台建台。
1763年——筑乌鲁木齐新城,名迪化。
1821年——宏都拉斯独立。
1821年——哥斯大黎加宣布独立。
1821年——萨尔瓦多独立。
1915年——五四时期著名的革命刊物《新青年》在上海创刊。
1916年——英国制造的新型武器坦克首次在法国索姆河畔出现。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
1932年——日本正式承认「满洲国」。
1946年——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950年——韩战期间,美国军队在仁川登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59年——北京火车站举行落成典礼。
1959年——苏联月球2号探索器发送第一幅月球背面的照片。
1971年——绿色和平组织成立。
1982年——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
1993年——环保组织起诉美两机构帮助设计三峡大坝。
1993年——世界第一斜拉桥--杨浦大桥建成。
2000年——中国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完成国家验收。
出生
1736年——巴伊,法国天文学家(死于1793年)
1857年——威廉·霍华德·塔夫脱,第27任美国总统
1890年——阿加莎·克里斯蒂,英国侦探小说作家
1929年——盖尔曼,美国物理学家,获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6年——托米·李·琼斯,美国演员
1946年——奥利弗·斯通,美国导演
1980年——蔡依林,台湾歌手
1984年——英国王子哈里
逝世
1894年——左宝贵,清抗日将领
1931年——黄公略(生于1898年)
1975年——丰子恺,美术家,文学家
1983年——钱思亮,中国有机化学家
1989年——罗伯特,美国诗人
节假日和习俗
萨尔瓦多——国庆日。
瓜地马拉——国庆日
宏都拉斯——国庆日
尼加拉瓜——国庆日
哥斯大黎加——国庆日
1914年9月15日兴登堡再次打败俄国人
·1915年9月15日《新青年》杂志创刊
·1916年9月15日坦克在一战中首次使用
·1924年9月15日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
·1931年9月15日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成立
·1931年9月15日黄公略烈士牺牲
·1932年9月15日日本正式承认“满洲国”
·1935年9月15日德意志血统和荣誉保护法公布
·1939年9月15日苏军击败日军诺门坎事件平息
·1944年9月15日美军突破防线攻入德国
·1949年9月15日阿登纳成为西德第一任总理
·1950年9月15日美军在仁川成功登陆
·1953年9月15日联合国大会否决中国入会
·1954年9月15日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1956年9月15日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
·1959年9月15日美苏戴维营会议
·1975年9月15日漫画家丰子恺逝世
·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铁第一期工程正式交付运营
·1982年9月15日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
·1986年9月15日绝灭暗诞生
·1987年9月15日台湾记者辗转来大陆采访
·1990年9月15日国内可视电话首次在京沪间开通
·1991年9月15日最大的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
·1993年9月15日环保组织起诉美两机构帮助设计三峡大坝
·1993年9月15日世界第一斜拉桥--杨浦大桥建成
·1995年9月15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闭幕
·1998年9月15日我国目前最大规模的大学新浙江大学诞生
·1998年9月15日数十万九江市民为抗洪官兵送行

.成都历史上的“陆海”、“泽国”反映了一什么状况?
一次洪水.把四川都淹了.四川人很多地方一片荒凉.后来湖广填四川.反映外来两地人口大量迁如四川.
历史上的7.15
大事记
756年——马嵬驿之变。唐玄宗杀杨国忠,杨贵妃自缢于佛堂。
1799年——法军上尉皮耶-佛罕索瓦·札维耶·布夏贺(Pierre-François Xavier Bouchard)在埃及港湾城镇罗塞塔郊外挖到一颗黑色大石,就是日后人们所熟知的罗塞塔石碑。
1822年——土耳其开始入侵希腊。
1876年——第一国际解散。
1918年——第二次马恩河战役打响。
1922年——日本共产党正式成立。
1927年——汪精卫召集“分共会议”(“七一五”政变),会上宣布正式同共产党决裂。
1945年--雷锋母亲悬梁自尽.
1946年--爱国诗人闻一多被暗杀.
1927年——奥地利全国范围内发生暴乱。
1949年——《工人日报》创刊。
1957年——中国天主教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会上成立了“中国天主教友爱国会”。
1957年——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
1963年——美国、英国、苏联关于缔结《禁止核试验条约》的谈判开始。
1979年——人民大会堂正式对外开放。
1983年——日本任天堂公司推出FC游戏机。
1987年——中华民国政府正式宣布解除长达38年的戒严。
出生
1606年——伦勃朗,荷兰画家(1669年逝世)
逝世
756年——杨国忠在马嵬驿之变被杀(出生不详)
756年——杨贵妃在马嵬驿之变被迫自缢于佛堂(719年出生)
762年——唐肃宗(-)
842年——嵯峨天皇,日本第52代天皇
1291年——鲁道夫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18年)
1841年——莱蒙托夫,俄国诗人(-1814年)
1857年——卡尔·车尔尼,奥地利钢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791年)
1904年——契诃夫,俄国作家(-1860年)
1907年——秋瑾,清末女革命家,诗人(-1876年)
1946年——闻一多被暗杀,现代诗人和学者,(-1899年)
1968年——蔡楚生,电影艺术家(-1909年)
1997年——范思哲,时装设计大师(-1946年)
2007年——金性尧,中国文史大家。
性格
7月15日出生的人有本领通过诱导别人和驾驭物质来达成自己的目标。他们对于环境多半有惊人的控制能力,而控制他人的方法,他们采取的第一步是刺激、挑动,然后再慢慢地施加积极压力,驱使他们踏上正确的方向。
这天出生的人最重视的问题是应该如何聪明、机智地利用各种物资,这些素材包罗万象,比如金钱之于有钱人、房地产之于房地产经纪人、家庭之于父母亲、颜料和画布之于画家,或是乐器之于音乐家等。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如果以艺术家而言,虽然表现的方法是很实际的,但是作品的内容通常源自于艺术家的成长过程中,是非物质的因素,甚至是相当精神性的。
今天出生的人的原始动力肇始于他们的欲望、喜好和潜力,而且一旦得到具体的东西就会紧抓不放。所以他们要小心学习不要太放纵自己追求物欲,否则容易染上洋洋自得、嫉妒的毛病,或是陷溺于种种色欲的享乐之中。
如果他们将自己正面的精力导入所服务的机构,将会是非常受欢迎的成员。因为他们喜欢与人分享财富、好运气和物质方面的东西,但是也有一部分的人会独占,或是只和他们的家人分享。
今天出生的人和物质世界有着奇怪的关系,因此他们必须慎重考虑--成为它们的奴隶或是主宰它们。这里所说的主宰并不是说那种剥削式的控制,而是和他们所处环境的互动关系,因为在那里静与动同样都是维持和谐的重要元素。
今天出生的人对世人的责任重大,特别是因为他们对别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所以这些人在年轻的时候,最好能根据自己所信仰的原则形成一套伦理和生活方面的规范,因为他们的影响和才能多半与道德之类的东西无关。虽然他们的责任感可以免除部分负面的情况,但是一定要当心,不要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利用别人,或是在言语或行为上将他们的孩子、员工或是有关人士的价值观摧毁殆尽。
幸运数字和守护星
7月15日出生的人受到数字6(1+5=6)与金星的影响。这些由数字6所主导的人深具魔力,而且让人崇拜万分。就象上面所说的,7月15日出生的人多半对人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且喜欢控制别人。由于巨蟹座是由月亮所主宰的,所以这天出生的人在月亮和金星的影响下,变得具有致命的吸引力,而且总是随着自己的情绪摇摆。对他们来说,最大的挑战是不要被物质世界所迷惑,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分热情,先去了解状况,再来学习如何操纵它们,最后将自己脱缰的个体户导入正途,那么就会天下太平了。
健康
7月15日出生的人在任何方面都不可过分放纵自己,因为这将导致身体和心理方面受损害。饮酒过度会引起肝硬化和胃溃疡,而且抽烟也只会使这些病症每况愈上。这天出生的人如果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问题,就能够在健康方面有长足的进步。饮食过量也是他们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所以他们应该尽量摄取植物或是低热量的食物,包括谷物、水果和新鲜的蔬菜。这天出生的人也可以将他们迷恋事物的本性,转移到具竞赛性,以及一些锻炼体魄的运动(慢跑、游泳、有氧运动),这些都能够让他们变得好壮实。
建议
学习控制物质方面的能力,善加利用它们。小心别犯瘾,最终可能会毁了自己。在改变之中逐步成长。想清楚自己要变成什么样的人。
名 人
林布兰(Rembrandt Van Rijn)17世纪的大师级荷兰画家,作品为油画与蚀刻版画,以《杜尔普博士的解剖课》奠定肖像画名家的地位,另有代表作《夜巡》等杰作。
英国小说家莫多克(Iris Murdoch),作品多以敏锐的观察力和幽默的笔触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著有《在网下》、《海,海》、《哲学家的弟子》等。
英国歌词作者菲尔德(Dorithy Fields),她也是第一位被选人名人堂的女性歌曲作家,代表作为《飞燕金枪》。
美国流行乐歌者和歌曲作家琳达朗斯达特(Linda Ronstadf),最初专唱乡村歌曲,曾赢得1975年葛莱美奖最佳乡村女歌手奖,后来也演唱摇滚乐、新浪潮等歌曲,至今仍相当活跃。
法国哲学家德希达(Jacquea Derrida),解构批判主义学派的创立者,影响较大的著作有《文字语言学》、《文字与区分》等。
圣卡布瑞妮修女(Mother Cabrini)天主教传教士,也是福利机构、孤儿院和哥伦比亚卡布瑞妮医院的创始人。
塔罗牌
大秘仪塔罗牌的第15张是“恶魔”。由于受到强烈的性吸引、非理性与热情的影响,使这张牌呈现交错的恐惧与欲望。魔鬼利用人对安全和金钱的需求,通过人性的矛盾,使人们成为他的奴隶。这张牌积极的一面代表了感官的魅力和热情的表达,但同时也提醒我们:即使肢体上受到束缚。精神上还是可以自由翱翔。
静思语
死亡,或者说灭绝,是不存在的。
优点
具影响力、活力充沛、鼓舞人心。
缺点
物质主义者、爱控制。
1907年7月15日,中国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她于1904年经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并于1907年1月14日正式创刊《中国女报》,提倡女权,宣传革命。同年接任绍兴大通师范学堂督办(即校长)职务,与会党一起组织光复军,准备皖浙两省起义,起义失败后,被清政府逮捕。
1909年7月15日,中葡双方于香港开始了澳门勘界谈判。中方代表为高而谦,葡方代表是马沙度。
1927年7月15日,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并大肆屠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第一次国内革命也随即失败。
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向国民党送交《gcdzg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再次表明了gcdzg以民族利益为重,促成全民族抗战的诚意。在gcdzg的敦促和全国人民的压力下,蒋介石于17日在庐山发表谈话,宣称“准备应战”。
1946年7月15日,中国杰出的民主战士、诗人、学者闻一多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年仅47岁。他于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及《民主周刊》社社长。著作有《闻一多全集》《红烛》《死水》等。
1949年7月15日,《工人日报》创刊,它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机关报。
1953年7月15日,中国第一座汽车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吉林省长春市奠基,新中国汽车工业开始起步。该厂1956年7月15日生产出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根据国家关于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该厂于1982年正式成立联营公司。1991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正式更名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1971年7月15日,阿尔巴尼亚等18国向联合国递交提案,要求把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列入即将召开的联合国第26届代表大会会议议程。10月25日的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恢复我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共广东省委、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等地搞特区试点。
1987年7月15日,台湾当局从即日起在台湾本岛和澎湖地区解除施行38年的“戒严令”,实施所谓的“国家安全法”。
2005年7月15日,在南非德班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致同意,将“澳门历史城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澳门历史城区”成为中国的第31处世界遗产。该项遗产包括妈阁庙、大三巴牌坊等20余处历史建筑及相关传统街区,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深厚传统及其包容力,汇聚和保存了东西方文明交融的结晶。这是自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特区首次申报世界遗产并获成功。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编辑词条
历史上的12.10
1398年12月17日 帖木儿攻占德里。
1538年12月17日 罗马教皇宣布开除亨利八世教籍 。
1720年12月17日 康熙皇帝派兵入藏。
1819年12月17日 拉丁美洲革命家玻利瓦尔在安格斯图拉宣布建立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并从西班牙独立。
1888年12月17日 北洋水师在威海刘公岛成立。
1902年12月17日 光绪皇帝下诏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复学。
1903年12月17日 美国莱特兄弟完成人类首次有动力飞行,试验用的飞机名为“飞行者Ⅰ号”。
1910年12月17日 南非议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1931年12月17日 中国南京发生珍珠桥惨案。
1932年12月17日 宋庆龄发起“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1942年12月17日 尼米兹晋升为海军四星上将,并根据罗斯福的指示,赶赴珍珠港接替金梅尔海军上将出任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
1944年12月17日 马尔梅迪屠杀。
1946年12月17日 中共北满部队一下江南。
1962年12月17日 美当局宣告中共“有罪”。
1971年12月17日 印度和东巴基斯坦之间双方达成停火协议。
1971年12月17日 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签定了交通运输协议。
1983年12月17日 英国伦敦最大商店发生严重爆炸事件。
1986年12月17日 长城计算机集团成立。
1986年12月17日 世界第一例心肺肝同时移植手术取得成功。
1987年12月17日 南朝鲜大选后出现混乱。
1991年12月17日 渤海油田打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深水平井。
1992年12月17日 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1995年12月17日 王海首获“消费者打假奖”5000元。
1996年12月17日 安南出任第七任联合国秘书长。
1996年12月17日 日本驻秘鲁大使官邸遭袭击。
2005年12月17日 香港世贸部长级会议场外爆发警民冲突。
2008年12月17日 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签署谕令批准民主党主席阿披实·维乍集瓦出任泰国第27位总理。
2008年12月17日 索马里过渡议会启动了对总统阿卜杜拉希·优素福的弹劾议程,理由是他阻挠该国的和平进程。
2008年12月17日 总理温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 上一篇
dan成语 珠投璧抵 [zhū tóu bì dǐ]_成语解释_成语出处_成语造句_近义词_反义词_相关成语_成语接龙_英文翻译
珠投璧抵 [zhū tóu ì dǐ]_成语解释_成语出处_成语造句_近义词_反义词_相关成语_成语接龙_英文翻译 珠投璧抵 [zhū tóu ì dǐ][珠投璧抵]成语解释谓以珠玉投掷鸟鹊。比喻人才
- 下一篇
名声重要吗 杭州服装厂主要集中在哪儿?名声不错的有哪些?!
杭州服装厂主要集中在哪儿?名声不错的有哪些? 杭州服装厂主要集中在哪儿?名声不错的有哪些?石桥新华经济园,乔司三角村比较多广州服装厂集中在哪儿广州 服装批发市场很多,如沙河,白马等,广州新塘服装厂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