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朱棣杀方孝孺是气愤还是立威 朱棣為何一定要殺方孝孺?看看他都做了些什麼!

火烧 2021-05-24 01:28:53 1030
朱棣為何一定要殺方孝孺?看看他都做了些什麼! 前言:前兩天寫了一篇闢謠方孝孺被」誅十族「的文章,有讀者問我朱棣為何一定要殺方孝孺?我覺得這是一個好問題,今天就花些時間來分析一下朱棣為何痛恨方孝孺。一、

朱棣為何一定要殺方孝孺?看看他都做了些什麼!  

朱棣杀方孝孺是气愤还是立威 朱棣為何一定要殺方孝孺?看看他都做了些什麼!
前言:前兩天寫了一篇闢謠方孝孺被」誅十族「的文章,有讀者問我朱棣為何一定要殺方孝孺?我覺得這是一個好問題,今天就花些時間來分析一下朱棣為何痛恨方孝孺。
一、堅持戰爭,破壞和談
朱棣起兵之後與建文帝派出的大軍多次作戰,起初長期缺乏實戰的朝廷軍隊屢遭敗績。但是隨著草包將軍李景隆被撤職,盛庸、平安等將領被啟用,雙方之間已經互有勝負。在建文二年十二月的東昌之戰中,燕軍大敗,大將張玉被殺。(張玉是後來永樂朝英國公張輔的父親,燕軍中的第一名將。)建文三年三月,燕軍又在夾河之戰中失利,大將譚淵被殺。
靖難戰爭時期的朱棣
此後朱棣雖然在戰場上又找回了場子,但這樣消耗,朝廷耗得起,他可耗不起。畢竟是以區區北平一地對抗全國,雙方的實力太過懸殊,朱棣也並非不想議和。他在建文三年閏三月聽說齊泰、黃子澄已被貶官,於是上書請和。從朱棣跟手下將士的講話來看,他本人對和談還是很有信心的。
明天子已洞察我之非辜,而去權奸矣。且夕必下寬貸洗雪之恩,吾與若等可以解甲而休,帖席而卧矣。(《明太宗實錄卷八》)
方孝孺
建文帝派出大理少卿薛嵓到朱棣軍中進行進一步談判,朱棣對薛嵓表示:
伏望皇上推誠待下,斷然誅此權奸數人,散歸天下之兵馬。則臣父子一僮一騎,歸罪闕下,惟陛下命之。(《明太宗實錄卷八》)
但是方孝孺堅持不肯議和,對建文帝說薛嵓因為收了朱棣的賄賂,他的話不能相信,此事就此不了了之。
二、密謀離間朱棣父子
建文三年七月,方孝孺向建文帝獻計,稱燕王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朝廷只要設計招降朱高熾,朱棣必然回師北平。縱使離間失敗,必然也會在其父子心中紮下一根釘子,日後朱棣再出兵南下,就不會繼續放心地把北平交給朱高熾。而且朱高熾兄弟三人不和,一旦抓到這個機會,他的兩個弟弟朱高煦、朱高燧必定不會放過。建文帝很好奇方孝孺是怎麼知道這樣的情報,老方非常得意。
孝孺曰:臣之徒有林嘉猷者,燕王嘗召至府中居久,故得之悉。(《明太宗實錄卷八》)
於是建文帝立刻讓方孝孺寫信給朱高熾,只要他歸順朝廷,不但可以赦其死罪,還可以讓他承襲燕王。信寫完之後,錦衣衛千戶張安帶著信趕赴北平求見朱高熾。朱高熾看到朝廷來使之後大驚失色,這封信就是一個燙手的山芋,只要他打開看一眼,後果不堪設想。於是朱高熾當機立斷,將信和信使一起送往朱棣軍前。
遂令孝孺草書貽世子,令背父歸朝,許以燕王之位,而令錦衣衛千戶張安齎詣世子。世子得書不啟封,並安遣人送軍前。(《明太宗實錄卷八》)
朱高煦
方孝孺的情報很準確,朱高熾剛收到信,和朱高燧關係密切的太監黃儼就已經把消息加急送給了朱棣。隨著朱棣出征在外的也趁機告狀,稱大哥和朝廷密謀。正在朱棣猶豫的時候,朱高熾送來的密信和信使也到了朱棣軍前。看到沒有啟封的信件,朱棣立刻明白了兒子的意思。此事如果不是朱高熾處置得當,必然會在朱棣父子之間引起驚濤駭浪。
上覽書嘆曰:甚矣!奸人之險詐!吾父子至親愛,猶見離間,況君臣哉。(《明太宗實錄卷八》)
太監黃儼
結語:朱棣原來起兵的時候,打擊目標主要是對準齊泰和黃子澄。隨著靖難戰爭進入中後期,齊、黃二人逐漸在朝堂上失勢,在建文帝身邊話語權最大的變成了方孝孺。而從方孝孺給建文帝的建議來看,招招都對著朱棣的命門而去,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在這樣的情況下,朱棣靖難成功以後,又怎麼會不拿方孝孺開刀呢?不殺方孝孺,如何對得起為了自己肝腦塗地的燕軍將士?一個所謂的「讀書人種子」和自己賴以成功的軍隊比起來孰輕孰重,難道還需要有一絲的猶豫么?
順便再提一句,出賣情報的方孝孺弟子林嘉猷在建文朝已經出任狹西按察司僉事,朱棣當然也是不會放過他的。
(洪武三十五年九月)甲申,狹西按察司僉事林嘉猷,坐方孝孺之黨誅。(《明太宗實錄卷十二上》)
而這一天恰好是朱棣大封諸將的日子,賞罰分明,無過於斯。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