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德军直接进攻莫斯科 二戰中,德軍在莫斯科凍死無數,爲何不搶蘇聯人的衣服穿?
二戰中,德軍在莫斯科凍死無數,爲何不搶蘇聯人的衣服穿?
文|觀景說史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入侵蘇聯,二戰中的蘇德戰場正式打響。德國人分三路大軍以閃電戰的方式快速向蘇聯腹地挺進,面對納粹德國來勢洶洶的三路大軍,蘇聯紅軍的防線很快就崩潰了,而且還讓蘇軍損失慘重,按照這個進度來看,德國人在二戰中離拿下前蘇聯只有一步之遙,那就是攻陷莫斯科。
希特勒的臨時調動給莫斯科喘了口氣9月中旬,德國人古德里安所率領的中路裝甲部隊到達了莫斯科城外,但隨後他被希特勒臨時調去增援南方集團軍對烏克蘭首府基輔的圍攻。因爲希特勒認爲拿下基輔後,再以全部的兵力對付莫斯科就會輕鬆很多。但這也同樣給莫斯科的蘇聯紅軍留下了足夠多的時間來部署和加固防禦工事。
一直到1941年9月30日,德軍才正真開始發動了莫斯科戰役,十月中旬德軍對莫斯科外圍的蘇聯紅軍圍殲已經結束,但在這個時候蘇聯的朱可夫元帥調來了一支新部隊前往莫斯科增援這次的戰鬥,雙方的形勢在後來慢慢發生了變化。
突如其來的惡劣氣候給德國人帶來了致命的打擊原本晴朗暖和的莫斯科,天氣說變就變突然下起了小雨,陰雨天氣不但給雙方的軍隊都帶來了不便,還讓很多德國的戰作車輛因爲道路溼滑而無法移動。爲了加快進攻莫斯科的行動,德國人甚至是用坦克拉着這些車輛前進。更糟糕的是,沒過多久莫斯科就開始下起了大雪,室外的溫度達到了零下十幾二十度甚至更低。
這年冬天特別冷,好像老天爺都要幫助蘇聯人一般,德軍在莫斯科遇到了十幾年未遇到的寒流。當時德國人是想要速戰速決,所以當時的德國士兵並沒有帶抵禦嚴寒的冬服,他們穿着單薄的衣服在寒冬裏作戰,有很多人被凍死,德國受到了致命的打擊。
既然德國人沒有帶冬服,爲什麼不搶蘇聯人的衣服穿呢?在這個嚴峻的時刻,古德里安等德軍主要領導人紛紛向希特勒請示撤軍,但希特勒認爲勝利在望,反而下達了死守每一寸土地的錯誤命令,這就決定了納粹德國軍隊不可避免將迎來慘敗。看到這裏很多人會問爲什麼沒有衣服穿不去搶蘇聯人的衣服來穿呢?
當時希特勒等很多德國人認爲蘇聯紅軍不堪一擊,他們一定能在3個月之內摧毀整個莫斯科。這就是德國人對他們的“閃電戰”有太過於盲目自信的後果。後來在列寧格勒戰事遇到蘇聯紅軍頑強的抵抗,戰事遇到麻煩的情況下,希特勒依然自信滿滿,他根本就沒想過戰事會被拖入寒冬,他更沒料到莫斯科的冬天是如此的寒冷。
在德軍遇到寒冬後,把德國人嚇得不輕,他們趕緊加班加點地趕製了200萬套冬服,緊急支援前線,但當時戰線拉得過長,整個運輸線經常被蘇聯人給破壞,這些御寒冬服根本就不能及時地送達前線讓德軍士兵們穿上,因此才造成了後面的悲劇。
既然冬服沒能及時送到德軍士兵手中,那麼他們爲什麼不去搶蘇聯人的衣服來穿呢?其實當時德軍士兵也想去搶來穿啊,但是根本就沒有辦法搶到。蘇聯人當時爲了有效阻擊德軍的前進速度,採用了“焦土政策”。
爲了延緩德軍的推進,蘇軍在撤退後德軍佔領前,就炸燬被佔領區的所有房屋、把糧食帶走,來不及帶走的就燒燬或者炸燬,城市以及村莊通通燒燬,就連城市外面的樹林都被砍光並燒燬。
搶又搶不到,又不能撤退,當時的德軍將士真是生無可戀。蘇聯人的焦土政策戰略效果非常的好,讓狂妄自大的納粹德國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給蘇聯紅軍全面性反攻創造了有利條件。
德國人在二戰蘇德戰場上的最終失敗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德國人太過於自信,盲目的深入蘇聯腹地,給後面的突變帶來了不可控性,如果當時德國人採取穩紮穩打步步爲營的策略,最後結局還真是難說。德國士兵不適應在寒冬下作戰,特別是沒有御寒冬服的情況下,而蘇軍有冬裝還常年與本地的惡劣氣候打交道,要比德軍更適合寒冬下作戰,德軍慘敗只是戰爭時間長短問題。蘇聯人所採取的“焦土政策”,讓德國人吃盡苦頭。堅壁清野讓德軍在莫斯科外圍沒有得到哪怕一丁點可以禦寒的有用東西,這就增加了德軍的心理恐慌,更容易讓士兵心理防線崩潰。德軍都是以閃電戰爲主,陣地戰不是他們的拿手好戲,在進攻莫斯科受阻後,他們應該是儘快撤退,再尋找合適時機,但希特勒竟然腦子進水了,還讓德軍堅守陣地,還想與蘇聯人以及天鬥。結束語:在二戰時期的蘇德戰場上,蘇聯人佔據天時、地利、人和三個重要的因素,他們不但很快就成功抵禦了德國人的進攻,而且還在後面發起了全面的大反攻,一路打到德國首都柏林,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自殺,德國宣佈無條件投降,蘇聯取得了最終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