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历史的终结
封建历史的终结
首先要搞清的是封建这一词的来意和意思。
封建这一词的来意是从奴隶社会时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向前发展时必然延伸出来的。
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才能进入资本社会。
而目前看社会主义社会是空想的社会。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资本社会,你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网络上看到资本运作、资本积累这一类的词。
所以我国现在也是一个资本社会。
至于叫社会主义社会是执政党想将它所控制的国家按它们政党发展的理念将这个国家建设成这样的社会,这是无可非议的。
我相信它们的出发点也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更好而努力去实践的。

至于实践能否成功那将有待时间的检验。
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也是希望他的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的。
奴隶社会的国家统治者发现采用封建的方式更能促进他的国家发展,那么他就会改变原有的国家体制。
这一种做法现在较改革,古代叫变法(战国的秦应采用了商鞅变法使原先的小国、弱国变得强大最后统一六国)。
封建一词的由来是几个组织联合起来推翻上一个统治者后,这些组织推选出组织中最受大家尊敬的人或实力最强的了人做头领。
这头领发现用过去的管理方法来统治国家,最后自己或自己子孙的下场也会像被推翻的统治者一样被人推翻。
为了确保不再发生这种情况,他改变了原有的管理方式对协助他推翻原有统治者的功臣进行封赏,让那些协助他的人得到更多的好处,这样那些协助他的人就会感激他,不会再轻易的背叛他。
他让那些协助他的人得到土地,允许他在被封赏的土地上收取税收,建立自己的军队。
当然也要要约束那些被封赏者,被封赏者需向封赏者纳税、参与国家的保卫工作,一旦国家遭到侵略和灾难他也必须挺身而出赶跑入侵者,救助灾区。
为了约束那些协助者头领会要求他们将儿子送进首都作为人质加以看管。
这就是封建一词的来历。
有无国王和是否国王立宪不是区分封建的关键。
中国成立之初西藏还是农奴制呢。
满洲人打入山海关时还是奴隶制度呢。
一个落后的民族往往会打败一个比他文明的民族,这在历史史上是很多见的。
这个问题讨论起来太麻烦,这里不讨论。
回到主题锡金就是这样一个国家。
世界封建史的结束其意思就是从1972年锡金这个国家改变体制后,封建社会这一段历史从此结束了。
全世界进入了资本社会。
你可能会说秦始皇开始就是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他没有封地给手下的大臣。
这如何解释?是的秦始皇改变了分封的方法,但没改变分封的实质。
他给手下的功臣按不同功劳给予上几十万或几百户的俸禄,这就是变相的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