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外國棄嬰被中國好心夫婦收養,23年後成科學家:我是純正的中國人

火烧 2021-06-26 14:59:09 1041
外國棄嬰被中國好心夫婦收養,23年後成科學家:我是純正的中國人 人們的心裡其實都有一種固定的看法,那就是看長相認為他是否跟自己是一個國家的人,但現代社會來說,一般都是以國籍來看對方是哪國人。或許是有不
外國棄嬰被中國好心夫婦收養,23年後成科學家:我是純正的中國人

外國棄嬰被中國好心夫婦收養,23年後成科學家:我是純正的中國人  

人們的心裡其實都有一種固定的看法,那就是看長相認為他是否跟自己是一個國家的人,但現代社會來說,一般都是以國籍來看對方是哪國人。或許是有不少的中國人去了別的國家,更改國籍,但也有不少的外國人來到中國,並更改國籍。
像教育家吳雪莉、魏璐詩、傅萊等等,他們屬於並不在中國長大,而後加入中國國籍的原外國人。還有一個人比較特殊,他原先是外國棄嬰,但是被中國一對夫妻收養,當他23年後成為科學家時就表示自己是地道的中國人。這個人名叫李憶祖,這個名字是養父給予他的。
李憶祖出生在天津,他的父母是誰沒有人知道,出生在什麼時候也沒有人知道。1938年,他流浪在街頭,而一對中國夫妻剛好路過,發現了年紀尚小的他。這對夫妻很是心軟,看見這小小的孩子也不忍心,但顯然,他不是中國人的後裔。可他到底是個生命,沒有思考多久,這對夫妻便打算收養這個孩子。
並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讓他跟著養父姓李,而名字就叫做憶祖。這對夫妻對於他是當做親生孩子看待的,所以從小他也沒有比別的孩子缺少愛。在長大的過程中,李憶祖的相貌確實有引起一些人的注意,甚至有一個外國老太太還想收養他。可這個孩子已經養了這麼多年,哪裡還捨得呢?加上李憶祖自己也不願意,他認為自己雖然是外國人的後代,可他已經是一個地道的中國人了。
在長大成為科學家之後,他不止一次強調這件事,要說李憶祖的脾氣很好,但他很介意別人叫他老外。他說,我有一顆永遠都不會改變的中國心,養父母就是他的親人,他怎麼會是老外呢?不過顯然,他的長相還是外國人的長相,眼窩深陷、鼻樑挺直、白髮微卷。但他的那顆中國心,一點也不比本土的人差,他也熱愛著這個自己從小長大的國家。
1961年,李憶祖從北京地質學院的地質測量與找礦專業畢業,被分配去了北京。但是李憶祖不樂意,他認為自己應該要給祖國做貢獻,所以兩次申請,要去當時比較落後的新疆工作。從小,李憶祖就有一個願望,那就是:我生在中國,長在中國,所以要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更好地回報祖國。
去了新疆,他從事的是煤田地質普查工作,經常跟著同時乘越野車進行野外作業。在20多年的時間裡,他去了許多的地方,還曾去過海拔5000多米的西藏阿里地區。在野外作業來說,風餐露宿是經常的事,長期下來,所有的煤礦資料就在李憶祖的腦子裡。1998年,李憶祖圓滿的退休,他可以就此安靜的生活。
但他還是不願意,開始關心下一代,於是在新疆開始義務講學。他的教育底子自然是不差的,人也比較和藹,當然,對孩子們來說他是個很有意思的老師。李憶祖經常用廢舊的磁鐵、易拉罐之類的物品,做成一些小玩具。孩子們對這些小玩具都好奇不已,也就提出了許多的問題,而李憶祖也能就此引導他們什麼是發明創作,用什麼原理可以做出什麼樣的物品。
生動有趣,靈活多變,他的課很受學生歡迎,許多個地方都想請他去教學。9年的時間,他義務講課533場,曾經在一年裡,講解了120多堂課,走遍了新疆56個縣市的課堂。聽過他的課的人超過了27萬,光是講稿就寫了近80萬字。就像明代詩人楊基說的:英雄各有見,何必問出處。出自哪裡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做了什麼。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