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各种植物的资料大全 粗线期详细资料大全

火烧 2021-10-06 14:22:55 1046
粗线期详细资料大全 是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紧接偶线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已完成染色体联会的两条同源染色体互相紧靠,进而缠绕在一起,基质开始附着到染色丝上,成为一条短而粗的染色体。结果在这时期后外观

粗线期详细资料大全  

是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紧接偶线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已完成染色体联会的两条同源染色体互相紧靠,进而缠绕在一起,基质开始附着到染色丝上,成为一条短而粗的染色体。结果在这时期后外观上是染色体数目减半(即假减数)。

各种植物的资料大全 粗线期详细资料大全

基本介绍

中文名:粗线期外文名:pachytene stage释义: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紧接偶线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 释义,详解,

释义

人体有46条染色体,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的染色体数都是46条,DNA都是92个。 粗线期(pachytene stage)是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紧接偶线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已完成染色体联会的两条同源染色体互相紧靠,进而缠绕在一起,基质开始附着到染色丝上,成为一条短而粗的染色体。结果在这时期后外观上是染色体数目减半(即假减数)。不久,这些紧靠著的一对染色体各自明显地发生纵裂,各自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成为四重结构。在同源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交叉。在经过固定的分裂图像中,这个时期是所谓染色粒最常出现的时期。在着丝粒处发生的部分异常凝缩也可在这时期见到。这一时期的染色体称为粗线期(pachynema)。从这一时期到下一个双线期,可以看到灯刷染色体,而且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核仁。在这一时期也发生微量的DNA合成。这种DNA与偶线期合成的DNA不同,它没有特异性。在缺乏形成交叉能力的细胞中,不发生这种DNA合成。因此被认为这种DNA与下一个时期形成交叉有关,也许与重组有关。 前期I的第三个阶段,又称重组期(recombination stage)。该阶段开始于同源染色体联会之后,染色体明显变粗变短(至少缩短了四分之一),结合紧密,此期染色体形态是一个明显的四分体。 在粗线期,细胞中也存在DNA的合成,称为P-DNA,交换过程中DNA链的修复、连线均与此相关。在粗线期核仁融合成一个大核仁,并与核仁形成中心所在的染色体相连。 此期要发生染色体的交换重组,并可见到在联会复合体的梯状结构中出现的重组节(recombination nodules)。

详解

人体有46条染色体,粗线期:细胞核内有92个DNA分子,46条染色体;双线期:细胞核内有92个DNA分子,46条染色体;终变期:细胞核内有92个DNA分子,46条染色体。 具体分析如下:减数分裂前期Ⅰ持续时间长,结构变化复杂,通常又可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 细线期:第一次分裂开始时,染色体浓缩为细长的细线,但相互间往往难以区分,虽然染色体已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时复制,每一染色体应该已有两个染色单体,但在细线期的染色体上还看不到双重性。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通过附着板和核被膜相连。 偶线期:两个同源染色体这时开始配对,这种配对称为联会。同源染色体在两端靠近核膜部位先行靠扰配对,或在染色体的各不同部位开始配对,配对最后扩展到染色体的全长,形成联会复合物。这时期有残余的0.3%DNA合成。由于同源染色体中一条染色体是由二条染色单体组成,故每一配对的结构中共有四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染色单体,称之为四分体。由染色体水平来考虑称之为二价体,因为每对是由二条同源染色体组成。 粗线期:两条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完成,细胞就进入粗线期,粗线期要维持几天。在这时期可发生同源染色体间的互换。 双线期:联会消失开始于双线期,此期联会复合体解体,二价体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拉开,此时可见到同源染色体间的一个或多个交叉点,这些交叉点标志著交换的发生部位,因此一般认为交叉是交换的结果。 终变期:交叉随着时间逐渐减少并向两端移动,简称端化。此期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更高,表现更为粗短。交叉的端化仍旧继续进行,这时核仁和核被膜开始消失,纺锤体开始形成,双价体开始向赤道板移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