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 出土文献与早期道教简介

火烧 2022-04-19 06:54:16 1062
出土文献与早期道教简介 出土文献与早期道教 作者:姜守诚 出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 书号:9787516177754 内容简介早期道教与民间信仰、方术及丧葬礼俗的关系,是一个重要且颇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 出土文献与早期道教简介

出土文献与早期道教简介  

出土文献与早期道教

作者:姜守诚 出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 书号:9787516177754  

内容简介

早期道教与民间信仰、方术及丧葬礼俗的关系,是一个重要且颇具难度的前沿性课题。本书立足于考古新材料,结合有关传世文献,广泛借鉴前人成果,运用缜密的逻辑分析,通过翔实的文献梳理和考证,就某些重要议题加以论述和概括,提出若干新见解,丰富和发展了早期道教史的理论建构,对出土文献研究亦有积极意义。作者以敏锐的问题意识,抓住核心线索,提纲挈领,小中见大、以点带面,系统揭示出早期道教与方术、民俗的互动融合。在研究方法上,本书援入多种手法展开跨学科、立体式的综合研究,遵循「二重证据法」的原则和精神,注重收集出土文献及考古实物,深入发掘材料背后蕴含的丰富资讯,并将其与传世文献进行比对和参证,借此拓宽了以前比较单一的研究视野,有力佐证了早期道教对世俗社会的深远影响及其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序(王子今) 绪论 一 考古发现对道教学术的重要性 二 早期道教研究的方法问题 三 本书的内容框架 上篇:方术与道术 第一章 放马滩秦简《志怪故事》考释 一 释文考订:研究历程与学术回顾 二 简文编缀及篇题与性质 (一)简数调整与组合编缀:争议及共识 (二)篇题的拟名与文书的格式 三 释文与译文的厘定 (一)释文 (二)译文 四 放马滩秦简《志怪故事》中的宗教信仰 (一)数字「三」的神秘性 (二)「司命史公孙强」是何许人也 (三)「白狐」是打通生死两界的灵兽 (四)「柏丘」折射的空间观念 (五)「白茅」的辟邪功用及财富象征 (六)丹复生后的两件事 (七)祠墓的禁忌 (八)先秦宗教人文语境中的「鬼」及生死转换状态 五 结论 第二章 汉代「血忌」观念对道教择日术之影响 一 「血忌」溯源 二 道门「血忌」 (一)房中择时 (二)章醮择日 (三)道医养生 (四)斫竹木去蚁 三 结论 第三章 入山与求仙:《抱朴子‧登涉》所见汉晋时人的入山方术 一 入山的必要性:何山可入? 二 入山择日:何时可入? 三 入山的防身物品 (一)镜子 (二)符书:《三皇内文》《五岳真形图》 (三)符印:七十二精镇符、包元十二印 (四)符策:八威玉策 四 隐身术 五 知鬼名 (一)山精 (二)物怪 (三)禽鬼 六 辟蛇术 (一)武都雄黄 (二)「画地作狱」的炁禁术 (三)厌胜法 七 涉水术 八 辟鬼术 (一)辟鬼三法 (二)入山秘符的功效 九 辟虎狼之术 (一)符印法 (二)气禁法 (三)暮宿山中避虎狼之禁方 十 结论 第四章 道教「四纵五横」观念考源:从放马滩秦简《日书》「直五横」谈起 一 放马滩秦简《日书》「行不得择日」篇释读 二 道书所见「四纵五横」符图及咒语 三 有关「四纵五横」的几个问题 (一)「四纵五横」的称谓命名 (二)「四纵五横」的象征含义 (三)「四纵」与「五横」:哪个先画? (四)画地与祝告:何者先行? (五)画地(符)的工具 (六)对于图案的处理方式 四 结论 下篇:葬俗与信仰 第五章 放马滩M14秦墓板画反映的丧葬信仰 一 资料介绍 二 猛虎在墓葬中的角色及功用 三 六博图在墓葬中的象征含义 四 结论 第六章 北大秦牍《泰原有死者》体现的冥界观 一 牍文释读 二 释文与译文的厘定 (一)释文 (二)译文 三 有关内容的解读与分析 (一)复生女子的婚姻归宿与身份认定 (二)黄圈的含义及其象征 (三)拘魄于地府 (四)鬼神饮食与天厨、地厨 (五)敛衣与薄葬 四 结论 第七章 香港所藏「松人」解除木牍与汉晋墓葬之禁忌风俗 一 资料简介 二 「直开」与建除方术 三 丧葬禁忌与时日吉凶 (一)「八魁、九坎,年(玄)望、朔晦,东井、七星」释读 (二)「岁墓年命」释读 (三)「日月时拘校复重」释读 (四)「四时不食」释读 四 「拘校复重」与「承负」「解除」 (一)「拘校」及相关语例之征引 (二)有关「复重」(「重复」)及「承负」等语辞的统计与分析 (三)「死注」与「解除」——「洛子死注咎」释读 (四)解「五方(五行)之厄」 五 有关偶人的几个问题 (一)偶人的种类、数量及其功用 (二)偶人的质地——试析松柏之木的宗教功能 六 「天帝」「天帝使者」等称谓的统计与分析 (一)有关「天帝」「天帝使者」等用语的资料索引 (二)关于「天帝」「天帝使者」真实身份(或原型)的几种猜测 七 结论 第八章 北凉「缘禾二年」冥讼文书与六朝道教「冢讼」观念 一 文书语辞辨析及内涵探研 (一)「缘禾二年十月廿七日,高昌郡高宁县都乡安邑里民赵货辞」条解读 (二)「行年卅,以立身不越王法」条辨析 (三)「今横为叔琳见状枉死,即就后世,衔恨入土」条辨析 (四)「皇天后土,当明照察」条辨析 (五)「盐罗大王,平等之主,愿加威神」条辨析 (六)「召琳夫妻及男女子孙检校」条辨析 (七)「冀蒙列理,辞具」条辨析 (八)「货母子白大公、己父,明为了理,莫爰岁月」条辨析 (九)文书内容之释读 二 冥讼文书与勾魂法术 (一)六朝葬俗中的冥讼文书 (二)勾魂索命文书 (三)拘生人魂魄 三 六朝道教的「冢讼」观念 四 结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