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狼牙山五壮士跳的什么山 狼牙山五壯士跳崖,2人倖存,56年後日本老兵還原當時的壯烈情景
狼牙山五壯士跳崖,2人倖存,56年後日本老兵還原當時的壯烈情景 「狼牙山五壯士」是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河北狼牙山的壯烈故事,為了掩蓋百姓和主力成員撤退,八路軍五名戰士牽制日軍主力,最後寧死不屈,悲壯跳崖

狼牙山五壯士跳崖,2人倖存,56年後日本老兵還原當時的壯烈情景
「狼牙山五壯士」是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河北狼牙山的壯烈故事,為了掩蓋百姓和主力成員撤退,八路軍五名戰士牽制日軍主力,最後寧死不屈,悲壯跳崖。今天,我們來說說整個故事和後續一位當年在場的日本老兵對當時情景的還原。1939年,負責狼牙山地區抗日工作的司令員楊成武,決定利用狼牙山的險要地勢,再加以改造以抵抗日軍掃蕩。經過一年多的改造,狼牙山成了敵人暈頭轉向的迷魂陣,日軍每次掃蕩,只要軍民躲在山上,就很難被發現。但是楊成武也意識到,這種方法只能抵抗一時,因為人力不足,一旦日軍掌握了地形,對於軍民就十分危險。
1941年9月24日,楊成武擔心的事情發生了。日軍組織了一支3500多人的隊伍,開始大規模掃蕩。日軍封鎖山口,開始上山搜尋。當時紅軍只有一個連,與此同時還有2萬多百姓湧入山裡,情況非常危急。
為此,楊成武決定突圍疏散群眾,並實施了三步走的計劃:首先,楊成武從山下突襲日軍以吸引敵軍。其次,團長邱蔚趁機掩護群眾突圍撤離。第三,留守一個連隊在山頂,牽制住山上日軍不讓他們趕來救援,把他們拖到第二天中午,此時大部分群眾早已撤離,連隊再從盤坨路秘密撤走。
該計划進展順利,楊成武對敵人後方的突襲成功。 24日晚上,2萬群眾秘密撤離。 25日上午,日軍仍在掃蕩空蕩蕩的狼牙山。眼看任務快完成,七連準備好撤離。連長劉福山把最後拖住敵人的任務交給了六班。連長再三囑託班長馬寶玉:「想盡辦法一定要堅持到中午,最好是將敵人引到棋盤坨。」
六班有9名士兵,還有2挺機槍。為了行動方便,馬寶玉讓另外4名戰士帶著機槍隨隊撤離,只剩下包括自己在內的五名戰士。分別是21歲的班長馬寶玉,24歲的副班長葛振林,18歲的戰士胡福才、24歲的戰士胡德林和23歲的戰士宋學義。五人引誘並撤退至25日中午,任務成功完成。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鄉親匆忙趕過來,原來他在掩護同伴的同時被日軍發現,日軍在他身後正趕來!在關鍵時刻,5人立即讓老鄉躲藏起來。他們引誘敵人向棋盤坨方向跑去,敵軍果然上當,奔著棋盤坨而去,但山頂已經被日軍搶先佔領,不得不沿著山脈奔向其他地方。
最後五名戰士已經沒有退路,他們站在懸崖邊上,子彈打光後,用石塊還擊,面對步步逼近的敵人,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支,義無反顧地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
日軍撤退後,在懸崖下發現了三具屍體,另外兩名戰士失蹤了!原來,他們從懸崖上跳下來被樹枝攔住暈了過去。等醒來時,他們都受了重傷,但仍然堅持返回隊伍,他們是葛振林和宋學義。
五位英雄從懸崖上跳下後,日本人當場做了什麼呢? 1997年,一位參加過侵華戰爭的日本老兵茅田幸助,在狼牙山下下跪叩首,稱自己是戰爭罪人,並解開了這個謎團。
當時五個英雄戰士被逼上山頭時,他們首先用子彈射擊,子彈打完後,他們用石頭砸。當日軍攻上山頭時,5人齊喊著口號跳下山崖。為此日軍隊長深感震驚,同時命令士兵對天鳴槍,對著5人跳崖處一連三鞠躬,這是人類發自內心的良知和敬意。
並非每個人都貪生怕死,尤其是戰爭年代,總有為了正義堅貞不屈的人,表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喜歡的關注小編。
很赞哦! (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