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德育作业内容 初中期末教学工作总结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初中期末教学工作总结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一,工作总结
主要内容包含:概述一年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工作成绩,经验体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等.
二,工作计划
主要内容包含:工作目标,思路,重点工作及完成任务的保证措施等.
参考范文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2006年工作总结

2005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06年10月召开的gcdzg第十六 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都强调了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了农业和农村这个薄弱环节的建设,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作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的发展,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使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食品学科的包容性非常强,它贯穿与农产品的种植,收获,保鲜,加工,包装,贮运的各个过程,可以说包含了食品从"地头"到"嘴头"的全过程.大力普及和推广农产品生产技术,保证食品安全,进行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这一大的环境,是我们学院发展难得的机遇,但也赋予了食品学院更重的历史责任.在这种情况下,2006年,全院领导和教师,学生团结携手,在学院民主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成果,校企合作,服务社会等方面确实取得了很多令人鼓舞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有以下经验和体会.
一,学院总体情况: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拥有教职工108人,教授31人(包括院聘教授6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5名;副教授38人(包括副研究员2人,高级实验师4人,高级工程师1人,院聘副教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 51%,学院的"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工程"为国家级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全院在校学生1190人,其中博士130人,硕士238人,专业学位学生近100人,本科生722人.现有博士后流动站与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各一个,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设有6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予点和七个硕士点(其中一个为医学硕士点).设有教育部"211功能食品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和卫生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农业部"农产品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产品干燥重点开放实验室","教育部功能乳品重点实验室"等.十五期间共落实的主持国家"973","863"项目和重大科技专项"十五"科技攻关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经费约2000万元.
二,取得的成绩与效果
1,学院党政工作
2006年,学院改选了党政领导班子,选举出罗云波同志任院长,陈明海同志任分党委书记,姜微波,郭顺堂,韩北忠同志任副院长.新领导班子上任后,认真组织党员和教职工学习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和gcdzg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加强了制度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制作了学院中英文宣传片(DVD);每月定期召开一次院务会,并邀请学院工会和教师代表参加,对学院的人才引进,重大资金使用,重要决策等进行讨论,并及时在网上公布,保证了学院政务公开;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积极组织和支持各党支部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
2.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
为了拓宽学院研究方向,学院在原有的食品生物技术平台,农产品储藏加工平台,畜产加工平台,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平台,营养与食品安全平台,食品信息与工程平台的基础上,增加了粮油加工平台,以植物蛋白和功能成分,大豆蛋白活性肽,粮油食品功能性质,粮油品质检测技术,粮油食品综合利用等为主要研究方向,以期在传统粮油制品的功能性和标准化方面对我国相关产业做出贡献.
为了使我院科研产出的"质"和"量"在2005年创历史新高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高我院的基础研究和创新研究水平,扩大学术影响,提高论文的质量,早日实现建设一流学科的目标,在"十一五"开局之年,我院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在高质量高水平完成承担的"十五"国家攻关计划的基础上,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为纲领,积极开展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对国家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创新研究.学院组织学术力量雄厚的科研团队,积极申报国家和各部位农产品加工方面的课题和项目,使今年科研成果和科研项目大幅提高.学院2006年全年结题11项,鉴定科研成果1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申请专利21项,授权专利19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1项,主持"863"项目5项,参加"863" 项目2项;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4项,参加19项;全年到账科研经费2100多万元,其中横向经费超过480万元.
3.研究生工作
为了加大研究生的培养力度,按照学校的要求,我院硕士研究生学制由3年改为2年,2006年,第一批128名两年制硕士研究生除3人延期毕业外,其他都顺利毕业或提前进入博士研究阶段.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收人数146人,博士研究生39人.研究生培养上,继续实行"严进严出"的政策,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论文评阅实行一票否决,没有通过论文评阅的研究生全部延期答辩,博士研究生答辩之前必需有SCI论文发表.这一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和研究生进行科研的积极性,2006年毕业硕士研究生253人,博士研究生33人,校级优秀论文2篇.截至到2006年11月,被SCI,EI收录论文85篇(其中SCI62 篇,EI收录23篇,突破了2006年60篇的计划指标,预计全年SCI,EI论文可达到90篇,比去年增加50%),单篇影响因子最高达到4.008, 核心期刊230篇,其他刊物110篇,教材及专著40部.
为了拓宽研究生的视野,提高研究生科研技能,增加研究生科研的产出,在院领导的帮助下, 院研究生工作组团结院研究生党支部,院研究生会,班级的力量,邀请来自国内外的食品领域的专家,学者,管理人员为研究生做了近10场专题报告和学术研讨会,取得了较好的学术效果和宣传效果,受到了广大研究生同学的欢迎,有力促进了本院学术交流,为推进本院科技进步和核心创新能力做出了积极贡献.建立了研究生网页,加强了研究生之间,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在2006年5月和8月分别接待了美国普渡大学,台湾中兴大学,大叶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代表团,与我院研究生之间进行了学术交流.
4.本科生教学工作
为了迎接本科生教学评估工作,学员2006年度对学院本科生教学工作进行了多次自查,并在学校进行的抽查中多次受到表扬.开展了计划性的听课工作,要求学院副教授以上职称人员至少听课6门并写出书面听课感受,对上课教师表现出来的不足提出针对性建议.这一制度的施行,加强了任课教师的责任心和课程对2006年度所有课程进行听课.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2006年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1项,校级教改立项项目4个,本科生URP项目16项.针对本科生课堂教学多,实验少,毕业的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大实验课的比例,要求教授和副教授实验室对高年级学生开放,鼓励高年级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并实行导师制.目前2003级学生实习导师已全部确定,大部分学生已进入毕业论文研究工作,为了保证本科生的教学质量,在全国普遍扩大招生规模的基础上,2006年我院招收本科生160名(7个班),基本保持往年的规模,保证了本科生的培养质量,2006年毕业本科生278名,就业率达96.6%.同时,加强了本科生培养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06年6月接待了台湾宜兰大学本科生来访团共计40余人,与我院本科生开展学术交流和座谈,这些活动也给大家提供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