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刘备一生不用赵云是为什么 219年漢中之戰:趙雲一生巔峰之戰,卻被完全湮沒在黃忠的陰影中
219年漢中之戰:趙雲一生巔峰之戰,卻被完全湮沒在黃忠的陰影中 趙雲,河北常山真定人,生年不詳,卒於公元229年,三國時蜀漢名將。趙雲在民間百姓心目中,儼然是三國戰神,武功爐火純青,戰功赫赫,名滿天下

219年漢中之戰:趙雲一生巔峰之戰,卻被完全湮沒在黃忠的陰影中
趙雲,河北常山真定人,生年不詳,卒於公元229年,三國時蜀漢名將。趙雲在民間百姓心目中,儼然是三國戰神,武功爐火純青,戰功赫赫,名滿天下,與關羽張飛並駕齊驅。但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真實歷史中的趙雲,不僅存在感極低,而且在蜀漢的官職地位,也遠遠不能與關羽張飛相比。趙雲的出生時間史書雖未記載,但從相關跡象上分析,他的年齡應當比諸葛亮大10歲左右。在漢末初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91年,趙雲已經被常山郡推舉為義軍首領,帶領人馬前去投奔幽州軍閥公孫瓚。那麼趙雲當時的年齡,至少也應該在20歲左右,而諸葛亮生於181年,那時才10歲,故此趙雲應該比他大10歲,也就是應當出生於171年前後。
趙雲雖然擁有極為卓越的軍事才能,但他大概為人太過於低調,以至於仕途發展一直坎坷不順。他在公孫瓚手下多年,當時正處在三國亂世初期,公孫瓚南征北討幾毋寧日,趙雲卻一直悄無聲息,連一次獨立出征、證明自己的機會也沒有,在公孫瓚手下很不如意。
後來他與劉備相識,劉備正在用人之際,對趙雲竭力拉攏,終於挖了公孫瓚的牆角,把趙雲收為部下。但趙雲在劉備手下,也只能說比在公孫瓚部下強那麼一點,但受重視的程度仍然遠不及關羽張飛。
世人津津樂道的長坂坡之戰,說什麼趙子龍隻身大戰百萬曹軍七進七出,其實都是出自羅貫中的想像渲染。《三國志》記載,對此極為簡略,「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並未經過什麼戰鬥。揆之當時戰場實際情況,趙雲懷裡抱著孩子,還得保護甘夫人,如果真遇上曹軍圍追堵截,即使他精通十八般武藝,恐怕難以逃出生天。
不過,是金子總會發光。趙雲在劉備手下一直不顯山不露水,熬到公元219年的漢中之戰,終於迎來自己人生中的高光時刻。《三國志》記載,219年正月,劉備在定軍山之戰中大獲全勝,奪得漢中。曹操聞訊大驚,急忙親自帶兵從關中南下,殺入漢中,想要重新奪回失地。
曹軍和蜀軍對峙期間,黃忠和趙雲共處一個營寨中。蜀軍斥候得到情報,曹操的後勤部隊正往前線運送大量糧草,成千上萬袋糧米都堆積在北山下。黃忠認為這是個可乘之機,於是讓趙雲留守大營,他帶領一路人馬前去奪糧。
誰知黃忠一去不回頭,與趙雲失去聯繫。趙雲非常擔心,於是和副將張著只帶著幾十個騎兵,出營前去偵察敵情,接應黃忠。誰知途中劈頭遇見曹操的大部隊,情況十分兇險。
趙雲毫無懼色,「前突其陣」,一馬當先殺入敵陣。曹軍不知底細,一時措手不及被趙雲沖亂。等他們回過神來,發現趙雲人馬極少,於是立即把趙雲等人團團圍住。趙雲衝鋒陷陣所向披靡,不但自己殺出重圍,聽說副將張著負傷,沒能殺出來,立即反身殺入陣中救出張著,得以平安回營。
但曹軍大隊很快追蹤而至,來到營門前。當時營寨中主力部隊已經被黃忠帶走,防守空虛,如果曹軍發起進攻,一個衝鋒就能殺進來。趙雲部下建議關閉寨門死守,趙雲卻反其道而行之,下令大開營門,偃旗息鼓,跟曹軍打起了心理戰。
結果曹軍反而逡巡不前,懷疑其中有詐,於是主動退兵。趙雲不失時機隨後掩殺,「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曹軍誤認為蜀軍重兵來攻,頓時亂了陣腳,大敗而逃,自相踐踏,死傷慘重,「墮漢水中死者甚多」。趙雲在寡不敵眾、極為危險被動的局面下沉著應對,反敗為勝,顯示出驚人的膽略和軍事才能,堪稱一生巔峰之戰。
遺憾的是,由於此前的定軍山之戰中,趙雲的同事老將黃忠,剛剛取得刀劈曹魏名將夏侯淵的大勝,威震一時,使得定軍山之戰成為漢中之戰的標誌性戰役,黃忠也因此成為蜀漢武將的傑出代表,趙雲的「空城計」之戰同樣精彩,並且難度更高,反而不被人關注,完全被湮沒在黃忠的陰影中,令人嘆惋。輕鬆讀三國,請看《三國志》文白對照版。
參考資料:《三國志》
很赞哦! (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