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塔林值得去吗 塔林历史

火烧 2022-01-26 14:45:12 1044
塔林历史 1.塔林的历史由来少林寺塔林塔林,位于河南省 登封县 少林寺西约250米,为历代和尚的墓地,占地约21000多平方米。有唐以来历代古塔230余座,是国内最大的塔林,有砖、石和砖石混合结构的各

塔林历史  

1.塔林的历史由来

少林寺塔林

塔林,位于河南省 登封县 少林寺西约250米,为历代和尚的墓地,占地约21000多平方米。有唐以来历代古塔230余座,是国内最大的塔林,有砖、石和砖石混合结构的各类墓塔。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座,余为清塔或时代不详者。有单层单檐塔、单层密檐塔、印度窣堵坡塔和各式喇嘛塔等。有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等,式样繁多,造型各异,是综合研究我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

少林寺塔林是少林寺历代和尚的坟墓,佛教界有名望。有地位的和尚死后,把他们的骨灰或尸骨放入地宫,上面造塔,以示功德。塔的高低、大小和层数的多少,主要根据和尚们生前对佛学造诣的深浅、威望高低、功德大小来决定的。少林寺塔林现有232座塔,占地面积l.4万多平方米。历经唐、宋、金、元、明、清不同年代,是中国现存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价值最高的一个古塔 建筑群。塔的层数不同,一般为一至七级,高度约在l5米以下,造型有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有柱体、椎体;有直线形、抛物线形;有瓶体、.喇叭形。种类繁多,形态奇妍,这些塔是各历史时期的代表作,是综合研究我国古代建筑、书法、雕刻艺术的宝库。

少林寺塔林现存除一个唐朝的普通塔,一个宋朝普通塔和一个年代不详的普通塔外,其祭的全部都是个人塔。

其中唐“法玩禅师塔”是塔林中最古老的一座砖塔,坐落在塔林西北部,建于唐贞元七年(791年),系方形单层单檐式砖塔,高8米。除塔门、塔刹和塔铭用青石雕成外,通体皆用水磨砖砌造而成,塔门用高浮雕的手法,装饰着飞天、嫔伽等古典图案。

元“照公和尚塔”在塔林中部,建于元至元五年(1339年)。这是一座单层密檐式砖塔,叠檐五重,造型秀丽,塔背面有石铭一方,铭文为日本国僧人邵元撰文并书丹。

塔林是一座宏伟的建筑群,既是研究我国建筑史、艺术史和宗教史的珍贵宝藏,又是国内外参观旅游者的游览胜地。

2.爱沙尼亚的塔林历史中心有着怎样的历史

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塔林的起源可追溯到13世纪,条顿骑士团的一个十字军骑士发现了这个城堡。而后 这里发展成为汉斯同盟的主要中心。

它最引以自豪的是展现给人们的绚丽多彩的公共建筑 (特别是那些教堂),以及那些商店的室内结构。尽管这些建筑遭受了火与战争的劫掠,却 仍保持了它们卓越的风采。

塔林位于芬兰湾南海岸,是该城沿通匹亚山四周而建。塔林建立于公元10世纪,历史上作为商业港口,为爱沙尼亚首都。

10世纪芬兰一乌格尔族居民在通匹亚白垩高原上建造了一座要塞,塔林即由此而来。 后来,在山脚下建立了一贸易区和一个港口以为北欧航海贸易提供服务。

1219年丹麦人在 瓦尔德马的统帅下征服了该地区并在它的四周加强了军事设施,还建立了第一所教堂。 在1226—1227年该地成为教皇领地并且塔林被割让给了肖得兄弟(十字军骑士团勋 位)他们把该殖民地分为两部分:防,工事(theCastrum)和下塔林(suburbum),。

继骑 士团勋位后,宗教勋位例如多米尼加教派和西多会修士都在塔林建立起来。 1248年在与卢比克建立联盟之后,塔林成为了汉萨同盟的成员,并从此之后成为所在 地区的主要商业中心,它对商业行会的参与可以从其城市建筑中反映出来。

从1310年以 来,塔林开始大规模地建造环绕封建采邑和小商业街的巨大军事工程。 当14世纪哥特兰岛的商业中心维斯比丧失其大都市地位之时,该地区的经济由塔林 和里加取而代之。

甚至15世纪商业行会开始衰落的时候,塔林还是设法保持了其商业角 色并持续发展和完善。 在1561年瑞典吞并塔林的时候,通匹亚山的防御设施得以扩建和加强。

1710年败给 俄罗斯人之后,塔林经历了一段经济萧条期,但还是设法保留了其作为全省行政中心的地 位。在城中德国居民人口下降的同时,俄罗斯人口却增加了。

在1918年一 1940年短暂的独立时期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塔林又为德国所统治, 并且于1944年遭到轰炸,损失严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塔林得以重建。

通匹亚白垩山高原西部是古代城堡,防御设施在1648年的大火中被毁然后又得以重 建。其巨大的炮塔给地平线增添了特殊的轮廓。

城墙里面是大教堂,尽管经过了不断的改 建,还是保留了其哥特式风格。 下塔林的城市建筑为中世纪狭窄蜿蜒的街道、教堂和修道院,特别值得保护。

同样值 得保护还有几座早期的中世纪建筑,例如市政大厅(14世纪)和许多私人房屋,其最初的 建筑材料如无遮蔽的横梁仍然保存完好。塔林还有相当多的同业公会会所,它们表明了中 世纪商业行会的繁荣,大市政厅(1410)是北方哥特式建筑的最华丽的典范。

塔林是北欧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城市之一。它是与汉萨贸易区共存的封建堡垒的独特 典范,它们共同受到防御体系的保护。

塔林保留了表明其政治经济历史的最显著的特征,它是北欧中世纪商业城市的值得注 意的并相当完善的典范。

3.塔林的塔林简介

·首都塔林

古称“科累万”,后称“烈韦里”。爱沙尼亚首都、最大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塔林的起源可追溯到13世纪,从条顿骑士团的一个十字军骑士发现这个城堡的那一刻开始,而后这里发展成为汉斯同盟的主要中心。塔林位于爱西北部波罗的海芬兰湾南岸的里加湾和科普利湾之间,历史上曾一度是连接中、东欧和南、北欧的交通要冲,是波罗的海沿岸重要的商港、工业中心和旅游胜地。有铁路通莫斯科、圣彼得堡和里加等地。工业以机械制造(电动机、挖土机、工业设备、无线电测定仪表等)、化肥、纺织为主,还有造纸、建材、鱼类加工等食品工业。设有爱沙尼亚科学院和大学多所。有建于十三至十四世纪的城堡、教堂等古迹。海岸线绵延45公里。面积158.3平方公里,人口40.4万(2000年3月)。气候受海洋影响明显,春季凉爽少雨,夏秋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多雪,年均温4.7℃。

标准时区:+2 时区 UTC/GMT +2 个小时 夏时制:+1 个小时当地时区相当于:+3 时区 UTC/GMT +3 个小时

夏时制时区:夏时制开始时间:2011-3-27 3:00:00 夏时制结束时间:2011-10-30 4:00:00经纬度:纬度:北纬59°22' 经度:东经24°48'

电话区号:国家区号:+372(爱沙尼亚)

4.中国六大塔林是哪些

少林寺塔林是少林寺历代和尚的坟墓,佛教界有名望的僧人死后,把他们的骨灰或尸骨放入地宫,上面造塔,以示功德。

塔的高低、大小和层数的多少,主要根据僧人生前对佛学造诣的深浅、威望高低、功德大小来决定的。塔的层数不同,一般为一至七级,高度约在l5米以下,造型有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有柱体、椎体;有直线形、抛物线形;有瓶体、.喇叭形、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喇嘛塔、幢式塔、碑式塔。

这些塔是各历史时期的代表作,种类繁多,形态奇异,是综合研究我国古代建筑、书法、雕刻艺术的宝库。灵岩寺塔林该塔林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境内,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仅次于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塔林,是中国第二塔林,灵岩寺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古刹(当阳玉泉寺、南京栖霞寺和天台国清寺)之一。

塔林在大雄宝殿的西侧,是由灵岩寺历代住持高僧的墓塔、墓碑组成的。墓区里保存着自北魏至清代的各种墓塔167座,墓志铭石碑81座,其中最早的塔是北魏建造的祖师塔。

风穴寺塔林该塔林位于河南临汝县城东北的风穴寺旁,分为上下塔林。风穴寺塔林现有元、明、清各代的高僧墓塔83座,是我国第三大塔林(墓塔类)。

潭柘寺塔林潭柘寺塔林坐落在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山门外南山坡上。据寺志记载:寺西北莲花峰上有唐代天宝年间建造的华严和尚塔,寺西南莲花峰的山腰有后唐从实禅师和清代源谅律师的墓塔,寺南还有南辛房村塔院,均因年代久远和人为破坏,许多僧塔早已无存。

这些墓塔建造的朝代为金、元、明、清代。墓塔主人在佛寺中的地位不同,塔的造型及风格有所不同。

神通寺塔林位于山东省历城县岱阴神通寺遗址西侧,为上层僧人墓地,又称“祖师林”,现存塔46座(一说41座),为我国第四大塔林(墓塔类)。其中元明时期神通寺住持清公山主人塔是该塔林现存最早的一座墓塔,砖砌,五层六角。

栖岩寺塔林始建于北周时期、位于山西省永济县城西20公里的中条山顶的牺岩寺塔林,现存塔26座,为我国第五大塔林(墓塔类)。其每座塔都各具风采,反映了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

建于754年(唐代天宝十三年)的大禅师塔,高8米,基座甚高,占塔通高的一半,这种形状在全国少见。

5.历史 银山塔林(北京昌平)

银山塔林[1]位于昌平区城北30公里处,是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主要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塔林值得去吗 塔林历史

辽金以东佛教圣地,为明清时期“燕平八景”之一。位于昌平区北部,原名“铁壁银山”,因悬崖陡峭如同高大的墙壁一样,色黑如铁,而大雪之后漫山皆白,山色如银而得名。

景区有前、中、后三座主峰,中峰“独出云霄”最高,海拔达726.81米。景区特点是山美、树美、塔多。

山美源于漫山遍野的松、柏、橡树,颜色也随着树种的变化而呈现深绿、浅绿等不同色彩。银山南麓有众多古塔林立于峡谷之间,最为壮观的是华禅寺内的金代佛塔。

铁壁银山不但风景宜人,还以众多古塔著称。银山的辽代塔群是中国现存辽塔最多的著名风景区。

塔群自金元以来,经明、清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塔群在六百年中经年累造,民间素有“银山宝塔数不尽”之说。大片塔群高者数丈,小者径尺,高低错落,布局规整,结构一致,均为八角形平面,造型精美,塔身有许多浮雕,线条优美,历经沧桑,年代久远,却保存完好,据说因为这里山高路远,人迹罕至,所以在动乱年代才得以幸免于难。

沿塔边山路拾级而上,苍松翠柏,群山环绕,再赶上落日红霞,银山素裹,岂止是“分外妖娆”了得!银山的高度虽然说不上高耸入云,但也是险峻无比,山路基本是台阶路,或盘旋,或如楼梯般直上直下。银山顶峰风光无限,会彻底消散你全部的疲劳,带给你“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的无限快意! 银山得名于冬季“冰雪厚积,色白如银”;又因“麓有石崖,皆成黑色”被称为“铁壁银山”。

一千三百年前唐朝高僧邓隐峰曾在此讲经说法,并建有华严寺。辽代于山前建有宝岩寺。

金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该寺被改建为大圣延寺,明正统十三年(公元1148)重建,钦赐寺名“法华禅寺”,下领七十二庵,为京郊名刹。寺内内有僧瘗骨塔七座,其中金代密檐式砖塔五座,元代喇嘛塔两座。

周围山麓上也建造了许多形式各异的僧塔。 寺院已成遗址,但寺内七塔及部分古塔、说法台、古怫岩、朝阳洞等古迹仍保存较好,1988年被公布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银山塔林为辽金时代名寺——法华寺高僧的墓塔。据考证,北京昌平区天寿山东北,海子村西南的银山南麓,是中国辽金时代的寺院云集之处,当时有大小寺院庵堂72所,法华寺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座。

法华寺创建于金天会三年(1125年),寺内的高僧圆寂后,即被葬在寺旁墓地,并建墓塔。随着时间的推移,葬在这里的高僧越来越多,所建的墓塔在当时已形成塔林。

由于年代久远,现仅存墓塔七座,其中金代五座,元代二座,今日统称银山塔林。 金代所建五塔形制相同,皆为密檐式砖塔,高20—30米,外形高大挺拔,塔身细部均有精细雕饰,很像佛塔。

元代二塔则比较小巧,一个是密檐式塔,另一个为密檐阁式与覆钵式相结合。 银山塔林位于昌平区城北30公里处,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的重点文物景点。

银山,因秋去冬来,瑞雪纷飞,山岩银装素裹,冰雪层积而得名,又因山岩陡峭,岩壁色黑如铁,称为“铁壁”,合称“银山铁壁”。为明清时期“燕京八景”之一。

山峦的分布,有前、中、后三座主峰。其中中峰“独出云霄”在三峰中最高,海拔达726.81米。

唐朝时,银山已建有华严寺等寺院,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名僧邓隐峰曾在此山修行。辽寿昌年间(1095-1101年),满公禅师又在此山创建了宝岩寺,其后通理、通圆、寂照三位禅师又先后在此说法修行,金天会年间(1123-1135年),云门宗名僧佛觉大禅师海慧(?-1145年)来到此山,于天慧三年重建庙宇,名大延圣寺,寺有殿宇三重。

此后,殿宇丹墀之间先后建有埋葬金代名僧舍利的密檐式砖塔五座。其中,中为某国佛觉大禅师塔,左前为晦海某国佛觉大禅师塔,右前为懿行禅师塔,左后为虚静禅师实公灵塔,右后为圆通大禅师善公灵塔。

初步形成了一个与寺院建筑融为一体,布局相对集中的塔林区域. 元朝及其以后,银山一带的寺院建筑又不断又增加和改建情况。明宣德四年(1429年)四月,司设太监监吴亮出资重修大延圣寺。

正统二年,(1437年)二月告成。同年,明英宗朱祁镇钦赐寺额“法华禅寺”。

当时的法华禅寺,有殿五座,山门、禅堂、方丈斋厨大小建筑完整齐配,大为银山一带主寺,其所领还有周围许多小寺,时称七十二庵。此后,加遭兵燹,且年深岁久,风雨摧残,寺院建筑残坏严重.成化二十年(1484年)二月至五月间,神宫监太监余文同募缘僧人福清、福瑞、如山等人再次组织修缮,不仅中轴线上的店堂全部修葺坚固,且左伽蓝堂,右祖师堂,以及廊庑、僧房等也全部修饰一新。

清朝康熙十三年(1674年)四月,法华寺曾再度修缮。银山所存其他寺庙建筑,按光绪《昌平州志》记载,还有铁壁寺、弥勒院、碧峰庵、逊峰庵、松棚庵等数区。

金、元、明、清四代银山相继建成众多僧人墓塔,形制大多为覆钵式喇嘛塔。这些形体各异、大小不一的僧人墓塔有的分布在法华寺院内,有的分布在银山山麓其他地方,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塔林区,世有。

6.中国六大塔林是哪些

少林寺塔林是少林寺历代和尚的坟墓,佛教界有名望的僧人死后,把他们的骨灰或尸骨放入地宫,上面造塔,以示功德。塔的高低、大小和层数的多少,主要根据僧人生前对佛学造诣的深浅、威望高低、功德大小来决定的。塔的层数不同,一般为一至七级,高度约在l5米以下,造型有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有柱体、椎体;有直线形、抛物线形;有瓶体、.喇叭形、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喇嘛塔、幢式塔、碑式塔。这些塔是各历史时期的代表作,种类繁多,形态奇异,是综合研究我国古代建筑、书法、雕刻艺术的宝库。

灵岩寺塔林

该塔林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境内,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仅次于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塔林,是中国第二塔林,灵岩寺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古刹(当阳玉泉寺、南京栖霞寺和天台国清寺)之一。

塔林在大雄宝殿的西侧,是由灵岩寺历代住持高僧的墓塔、墓碑组成的。墓区里保存着自北魏至清代的各种墓塔167座,墓志铭石碑81座,其中最早的塔是北魏建造的祖师塔。

风穴寺塔林

该塔林位于河南临汝县城东北的风穴寺旁,分为上下塔林。风穴寺塔林现有元、明、清各代的高僧墓塔83座,是我国第三大塔林(墓塔类)。

潭柘寺塔林

潭柘寺塔林坐落在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山门外南山坡上。据寺志记载:寺西北莲花峰上有唐代天宝年间建造的华严和尚塔,寺西南莲花峰的山腰有后唐从实禅师和清代源谅律师的墓塔,寺南还有南辛房村塔院,均因年代久远和人为破坏,许多僧塔早已无存。这些墓塔建造的朝代为金、元、明、清代。墓塔主人在佛寺中的地位不同,塔的造型及风格有所不同。

神通寺塔林

位于山东省历城县岱阴神通寺遗址西侧,为上层僧人墓地,又称“祖师林”,现存塔46座(一说41座),为我国第四大塔林(墓塔类)。其中元明时期神通寺住持清公山主人塔是该塔林现存最早的一座墓塔,砖砌,五层六角。

栖岩寺塔林

始建于北周时期、位于山西省永济县城西20公里的中条山顶的牺岩寺塔林,现存塔26座,为我国第五大塔林(墓塔类)。

其每座塔都各具风采,反映了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建于754年(唐代天宝十三年)的大禅师塔,高8米,基座甚高,占塔通高的一半,这种形状在全国少见。

7.少林寺中的塔林和碑刻有着怎样的历史价值

在少林寺西约300米的山脚下,有一塔林,是埋葬少林寺历代住持僧和 有地位的和尚的墓地。

现存唐、宋、金、元、明、清各朝砖石墓塔230多座, 人们称之为“少林寺塔林”,简称“塔林”。存塔林中,几乎每座塔上都有塔 铭,记载死者生平,有简有详;也雕刻佛像,有拙有精。

塔的造型多样,有 的用独石雕刻,有的用砖石层叠,反映了各个时代的建筑风格。塔林既是研 究我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也是一处研究和欣赏宗教雕刻艺术 的难得佳地。

少林寺现存碑刻300多块,比较有名的碑刻有《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乾隆御碑》、《三教圣像碑》以及宋代四大书法家的碑刻、明朝书法家董其昌 撰文并书丹的《道公禅师碑》等,这些碑刻在书法和雕刻艺术上都有很高的 造诣。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