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 春秋 东周为什么要分为春秋和战国?
东周为什么要分为春秋和战国?
大家好,我是夏目爱看书,很高兴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题主的问题是动手为什么分成春秋和战国?其实就和周朝为什么分为东周和西周是一样的,统一回答一下,这是后来人为了研究历史人为的区分的。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东汉末年分三国——魏蜀吴,其实正确的应该是魏汉吴,刘备不可能说自己是蜀。既然题主说到了,那我分析一下春秋战国的区别。
春秋,战国的命名首先我说一下大概说一下为什么叫春秋战国,是按照两本史书命名的。
第一部是由鲁国的孔子编撰鲁国的史官记录的年史《春秋》,同时也是我国第一步编年史史书,其中记载了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而历史上将周平王东迁到公元前476年成为春秋,两者的时间相差无几。有读者肯定会问那么为什么不叫夏冬,或者春夏秋冬呢?其实是这样的,在古代的历法当中先有的春秋,之后才又分出夏冬两个季节,所以说只会命名为春秋而不可能是夏冬。
第二部是由西汉刘向的《战国策》开始将其命名为一个时期,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天下一统结束。其实在历史上战国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国家的,但是带头大哥就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在当时都被称为战国。战国时期礼乐崩坏导致战火连连,周天子失去威严,七国开始称王和周天子并列,不分高下,一改之前尊王攘夷的情形。
春秋战国的区别:首先是周天子的地位:我们听说过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他们虽然实力雄厚但是还是周天子的臣子,比如说管仲就劝齐桓公“尊王攘夷”,所有战争的名义都是都是以周天子的名义发出,周天子的威严在当时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相较而言的战国时期,周天子已经落魄到无以复加,特别是田氏伐齐却而代之,三家分晋,可以说当时的阶级制度开始瓦解。
其次是战争的目的:
春秋时期的战争形势,都是你不服气我上表周天子打得你服气,最后由我带领大家最好诸侯的领袖,有面子就好了足够了。但是随着战争的发展,到战国时期已经开始变成灭国之战,春秋时期有诸侯国家140多个,但是我们看到到战国的时候已经减缩到二十多个,这就由于战争的目的已经开始发生转变。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长平之战之后,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为什么赵军不反抗,就是由于以往兵败被俘虏之后,他们也不会被处死,但是白起却认为赵国人善变,于是就将他们集体坑杀。与晋楚之战中,晋国士兵帮助楚国人修车子让他们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战争的目的确实已经发生了变化。
最后是土地制度的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也是经济发展的好时期,随着周王朝的衰退,周王朝所定下的规矩也就开始改变了。宗法制和井田制度开始瓦解,毕竟伴随的铁器的出现,土地就成了抢手货。此时的国家开始收集土地,商鞅变法中就明确提出过。就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样需要土地就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开垦一种便是抢夺,这也对应了战争的目的。于是土地开始收归国有,分封制度也开始向郡县制过渡。
总结:春秋和战国时期都是对中华民族社会进步重要的阶段,不破不立,只有旧的制度被打破之后新的制度才可以确定。以为遵循旧的思想还可以进步吗?比如说孔夫子就提倡回到周王朝分封制,历史也告诉我们儒家这套制度只能使得阶级僵化。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华丽的篇章之一,百家争鸣,令人向往。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解决你的疑问,谢谢额!
春秋(17)周天(3)目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