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开国上将 叫花子出身的红军将领

火烧 2021-09-19 01:29:21 1068
叫花子出身的红军将领 h原名彭得华,生于湖南湘潭县一个离长沙约45公里、位居湘江支流易水河畔的富裕农村里。他六岁时丧母,父亲续弦后,像旧时大多数丧失亲娘的孩子一样,受到了后母的憎嫌。后母把他送到一所老

叫花子出身的红军将领  

开国上将 叫花子出身的红军将领
 ph原名彭得华,生于湖南湘潭县一个离长沙约45公里、位居湘江支流易水河畔的富裕农村里。他六岁时丧母,父亲续弦后,像旧时大多数丧失亲娘的孩子一样,受到了后母的憎嫌。后母把他送到一所老式私塾去念书,在那里他 常常挨老师的打。艰难的处境,使性格倔强的ph从小就具有反抗精神。在一次挨打时,他举起一条板凳,反打了教师一下,然后逃之夭夭。老师到家里去告他,后母借机把他赶出家门。
被赶出家门的ph只好沿街乞讨,乞讨时他从不哀求乞怜,甚至不对人说一句奉承的话,这使他的乞讨生活格外不顺。16岁时,他投奔了一个有钱的舅舅,当年就是这位舅舅,在继母以不孝的罪名要将其溺死时,曾出面求情,救了他一命。
在舅舅家,ph过上了稳定的生活,并爱上了自己的表妹,舅舅对婚事也表示赞同。ph与他的表妹两小无猜,一边在一起嬉戏,一边跟随一位先生学习,并计划着将来的共同生活。
逆境培养出ph正直、抗暴、疾恶如仇的性格,这种性格打破了他想过平静生活的愿望。第二年,湖南发生大饥荒,成千上万的农民生活无着。ph的舅舅竭尽所能救了许多农民,但是镇上最大的米店是一个大地主开的,这个地主囤积居奇,借机大发横财。一天,200多个为饥饿所困的农民拥到地主家中,要求他把大米平价卖给饥民,但这个地主把人们赶走,闩上了大门。饥民们拥在门外示威。
ph正好路过此地,看到有许多人都饿得半死,可是这个毫无人性的地主却一点也不肯帮穷人的忙。爱打抱不平的ph带领饥民打开地主的家,将地主家的存粮全部分光。事后,为逃避官府的追捕,ph被迫离开舅舅家,逃往异乡他地。
ph逃出家乡后,生活没有着落,被迫在洞庭湖挑河泥,做了长达三年之久的苦力,勉强生存下来。
少年ph,历经磨难,吃尽了人间许多苦楚,造就了他吃苦耐劳、顽强不屈的个性。ph在自述中写道:“青少年时期这段贫困生活对我是有锻炼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常常回忆起幼年的遭遇,鞭策自己不要腐化,不要忘记贫苦人民的生活。”
1916年春天,湘军成立第二师,到长沙招兵。在洞庭湖挑河泥的ph得知消息后,赶到长沙应征。魁梧雄壮、个性火爆、急风如火的ph,被湘军将领看中,于是,他成了湘军第二师三旅六团一营一连的一个二等兵。
由于ph吃苦耐劳,作战十分勇敢、机智,不久即被送到团训练队学习军事,并被提升为军官。1922年,ph又考取了湖南陆军讲武堂;同时,ph将姓名由彭得华改为ph。
湖南陆军讲武堂是一所新式的军官学校,学校中的教官、队长、队副有不少是日本陆军大学或士官学校的毕业生。ph在学期间,结合自己已有的实战经验,孜孜不倦地学习军事理论,提高自己的军事素养。在讲武堂的学习,为ph以后成长为一名骁勇善战的红军将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讲武堂毕业后,ph回到了六团一营一连,担任了连长,不久又升任为营长。1926年北伐军进入湖南,ph所在的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ph任八军一师一团一营营长。这时,ph认识了八军一师的政治部秘书长、共产党员段德昌。ph在湘军中苦度了十多个春秋,打了许多仗,不惜性命,立下了无数的战功,到头来还是为一个军阀打另一个军阀。ph幻想杀富济贫,但是,他的幻想始终难以实现。在段德昌的影响下,ph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
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了革命,八军第一师改编为独立一师(后又改为独立第五师),ph升任为一团团长。
ph担任团长后,对部队严格要求,其部队在湘军中以军纪好、战斗力强而著称。在湘军中呆了12年,ph不仅没有染上旧军队的习气,相反他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从不开公馆、不吃请、不嫖、不赌,在湘军中同流不污,独树一帜。
ph个人和他的部队的情况,引起了驻地中共党组织的注意。党组织利用各种关系将中共地下党员邓萍介绍进一团担任文书。邓萍来到一团后,经常同ph谈心。向来对gcdzg抱有好感的ph,遂主动向党组织提出申请。1928年1月,ph被接收为中共正式党员,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的重大转折。
1928年,何键令独立五师开赴平江,镇压当地的农民运动。然而,他怎么也没有料到,五师的主力第一团团长已经是一个共产党员。从旧军队中成长起来的ph早就不满旧湘军欺压百姓、虐待士兵的军阀习气,他渴望新的生活。在党组织的指示下,ph率部在平江发动起义,成立工农红军第五军,ph为军长、滕代远为党代表。ph的戎马生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1930年6月,红五军扩编为红五军、红八军,不久红五军和红八军组成了红一方面军的另一个主力军团——红三军团,ph担任军团长。
从湘军中成长起来的ph,继承了湘军作战勇猛的风格,再加上ph本人性格耿直、火暴,这使他指挥作战的风格与精于计算、擅长打伏击战的bl完全不同,偏于骁勇。与bl的冷静相比,他更容易动情,喜欢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因此,他带出的红三军团以打攻坚战、硬仗见长。
在第二次反“围剿”作战中,一次ph率三军团的两个师在江西兴国一带截击国民党第十九路军蔡廷锴部第六十、六十一两个师的进犯,战斗十分激烈。由于敌军人数众多,装备精良,敌军的进攻连连得手,三军团接连丢失了几个阵地。ph闻讯后,再也无法呆在指挥所里了,他亲赴前线,骑着一匹白马,挥舞着战刀,带头冲进敌阵。顿时红军指战员士气大振,争先恐后地杀入敌阵,敌军的进攻被打退,丢失的阵地重被夺回。
在苏区的作战中,最能体现出ph骁勇无比作战特色的还是1933年2月,在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ph率红三军团在广昌西北东陂伏击国民党王牌军第十一师的一仗。
十一师是国民党黄埔将领陈诚的起家部队,在1930年中原大战中,曾为蒋介石获胜立下汗马功劳,是蒋介石打败冯玉祥西北军、阎锡山晋军、陈济棠粤军的主力部队之一。蒋介石十分看重这支部队,为了“剿灭”共产党,蒋介石把这支嫡系部队调入了进攻苏区的战场。第十一师进入苏区后,以国民党王牌军而恃强自傲,在苏区如入无人之境。
面对这样的敌手,ph没有丝毫的胆怯。战前,ph对红军战士们动员说:“这一仗,就是要抓住敌人的傲气,还要养它一养,然后来个反手把他打下马来。”
当敌第十一师接近伏击地带时,ph下令三军团一师派出一个连将敌军引入伏击圈。谁知派出去的一连红军战士刚与敌接触,就乒乒乓乓地打了起来。ph一听枪声,不禁勃然大怒,他拿起电话对着一师师长彭绍辉就吼:“若把敌人打跑了,你要负完全责任。”
战斗打响后,敌第十一师立即抢占了东陂的制高点——霹雳山主峰。如果这个制高点被敌人所掌握,不仅不能伏击敌人,而且三军团的处境也将十分危险。情况危急,ph命令彭绍辉无论如何要夺取这个制高点,控制隘口,切断敌军的退路。
彭绍辉接到命令后,组织一师连续发动了三次冲锋,均未攻下。ph十分焦急,他来到前沿阵地,抓起话筒,高声说道:
“彭绍辉,我在看你们行动,要特别冷静,一定要组织好火力,利用一切机会猛攻。”
彭绍辉是平江起义时的老战士,作战十分勇猛,是ph一手培养起来的指挥员。他接到电话后,当即爬上山头,亲自组织冲锋。
ph看到彭绍辉亲自上阵,立即命令紧随其后的军团司号员吹起冲锋号。嘹亮的冲锋号响彻山谷,大大地鼓舞了红军战士的士气,国民党军则闻声丧胆。彭绍辉听到激昂的冲锋号,便知道军团长亲临第一线了,他跃出工事,带领红军战士旋风般地冲上主峰。一场激战,一师拿下了主峰。ph不给敌人喘息机会,马上指挥三军团向敌第十一师阵地发动全面攻击。激战一日,敌第十一师大部被歼,师长萧乾也被击毙。在这一仗中,彭绍辉将军的左臂被打断,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位著名的独臂将军。
蒋介石在南京接到第十一师惨败的消息后,十分懊丧,他致电中路军总指挥陈诚说:“此次挫失,凄惨异常,实有生以来唯一的隐痛。”
1933年8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为表彰ph作战勇敢,战功卓著,尤其是他率领东方军进入福建作战所取得的战绩,授予他红星奖章。此后,ph一直将这枚勋章珍藏在身边,这枚勋章伴随着他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直到庐山会议他被批判,迁出中南海时,才将这枚珍藏了几十年的心爱之物,随同他的元帅服一道上交组织,并说道:“凡是当老百姓用不着的东西,我都不要。”
ph的英勇善战,为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的第一位夫人海伦·斯诺在她的《续西行漫记》中这样写道:“在苏维埃会议中,ph的地位仅次于dz和md。md是被当做在后面策划的一个神秘的天才,年高的dz掌握着军权,ph似乎要算是一个最接近军队生活的人,他常在前线活动,领导着他的第一路红军,或是代表着红军总司令dz。”“我总觉得这位红军中第一号善战的湖南人,是所有共产党员中一个最有趣最动人的人物。”
出身红军将领叫花子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