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妓女”之名是如何得来的
“妓女”之名是如何得来的
《说文解字》解“妓”为:“妇人小物也,从女支声,读若跂行。”
《说文解字》说解未妥(其原意相当于这样说:“什么叫妓呢?妓就是低头碎步行走的女子。”)
“妓”字从女从支,支亦声。
“支”指技能、技巧、技术。

“女”和“支”联合起来表示“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供性服务的)女子”。
妓女会琴棋书画,会吟诵唱和,服务对象是那些达官贵人,文人雅士。
妓的服务档次比娼高,相当于日本的“艺伎”。
娼字从女从昌。
“昌”意为“街市热闹”。
“女”和“昌”联合起来表示“站街女”(英文:streetwalker),即那些已婚已育,因生活窘迫而走上街头的中年妇女,没有专业的服务知识和技能,靠为社会底层的贩夫走卒提供肉体满足感而获取收入。
关于中国的妓女是怎样产生的,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在外国历史上盛行一种妓女起源于宗教的说法,例如建立于公元前3000年的巴比伦王国就出现了妓女,在汉谟拉比王(公元前1750年)当政时,神殿里除了男祭司、佣仆、工匠外, 还有不少很受人尊敬的女祭司, 她们通常来自优裕的家庭;另外,还有居于 “神”与“祈祷者”之间服务的“圣职妓女”,她们的收入似乎是神殿主要的经济来源。
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描写巴比伦神殿里的妓女说:“每一个当地的妇女在一生中有一次必须去神殿里,坐在那里,将她的身体交给一个陌生的男人……直到有一个男人将银币投在她的裙上,将她带出与他同卧,否则她不准回家……女人没有选择的权利,她一定要和第一个投给她钱的男人一起去。
当她和他共卧,尽到了她对女神的职责后,她就可以回家。”所以,那时做妓女并不感到是种耻辱。
在我国,过去长期流行一种说法,即中国的妓女起源于殷商的女巫,并把那个时代称为“巫娼时代”。
可是,有人认为中国虽然在历史上存在过近似巴比伦、古希腊女司的女巫,但在史书与宗教典籍中找不出一条关于殷商女巫卖淫的确凿材料,从而认为中国的妓女起源于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家庭所蓄养的家妓(女乐、倡优) ,并在许多历史事实和不少典籍中把“妓”解释为“女乐”,把 “倡”也解释为“女乐”来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