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与李鸿章 清朝一牛人,曾国藩不敢惹,亲手处死李鸿章侄子,李鸿章还得赔笑
清朝一牛人,曾国藩不敢惹,亲手处死李鸿章侄子,李鸿章还得赔笑
导读:清朝中期之前,满清皇帝为了防止汉人掌权,对于汉臣几乎很少重用。但是,到了清朝晚期,原来的八旗军几乎丧失了战斗力,为了平定太平天国等运动,朝廷不得不倚重汉臣。曾国藩和李鸿章,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朝廷重臣,慈禧太后也不敢小看他们二人。

因为立下显赫的功劳,曾国藩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而李鸿章,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更是成为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
客观来说,当时的曾国藩和李鸿章,可谓是权势滔天,手握实权,除了皇帝的和慈禧太后,几乎所有人都要看他们的脸色行事。不要说得罪他们了,巴结来来不及呢。可是,就有这么一位官员,虽然官职和权力都比不上曾、李二人,却不畏权贵,曾国藩都不敢惹他。更令人佩服的是,此人亲手处死李鸿章的亲侄子,李鸿章不仅不敢动他,还要笑脸相迎。如此牛的人物,究竟是谁呢?
彭玉麟,字雪琴,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湘军水师的创建者,被称为中国近代海军的奠基人,素有“雪帅”之美誉。公元1850年,彭玉麟应曾国藩劝邀,创办水师,后因功绩显著,很快得到了升迁,并被任命为首任长江巡阅使,实为“得专杀戮,先斩后奏”的钦差大臣。
作为曾国藩一手提拔起来的官员,彭玉麟从不徇私情。针对曾国藩弟弟曾国荃滥杀无辜之事,彭玉麟多次上书朝廷,把曾国荃斩首示众,却都被曾国藩给阻止了。有人认为,彭玉麟脑子肯定进水了,居然敢得罪曾国藩,绝对的情商有问题。另外,由于对某些问题的不满,彭玉麟一生六辞高官,这不是一般人能有的魄力。
不仅不怕得罪曾国藩,就连当时慈禧太后身边的第一红人李鸿章,彭玉麟也没有丝毫的畏惧,将他的亲侄子果断斩杀。有一次,彭玉麟出差经过合肥,当地百姓拦住了他的坐骑,状告李鸿章的侄子李秋升。原来,李秋升仗着叔叔李鸿章的势力,可谓是无恶不作,欺压百姓,强抢民女之事更是罄竹难书,当地官府也没人敢管。
彭玉麟查明真相后,果断将李秋升逮捕,并亲自审问。李秋升相当狂妄,直接承认了自己的劣迹,而且还嚣张的说道:“这些事情都是我干的,你能拿我怎么样?赶紧乖乖地把我放了,否则后果自负。”彭玉麟二话不说,就命人往死里打,丝毫不留一点情面。
当时的安徽巡抚听说李秋升被抓后,火速驱车赶来,想他给救下,这样就可以向李鸿章邀功了。彭玉麟听闻此事后,果断命人将奄奄一息的李秋生拉出去斩了,丝毫不给安徽巡抚说情的机会。不但如此,在斩了李秋升后,彭玉麟还给李鸿章写了一封信,大意如下:“李中堂,你侄子打着你的名号为非作歹,这绝对有损的你的名誉。我知道你日理万机,没时间处理此事,所以就替你把侄子给斩了。作为同僚,感谢的话就不要对我说了,这也是我应该做的。”
李鸿章看完信后,差点气吐血,但却无法反驳,也不敢把彭玉麟怎么样。不仅如此,他还含泪写了一封“感谢信”,内容大概如下:“对于你帮我教训侄子之事,我内心无比感谢,有时间一定要登门拜访。”从此之后,彭玉麟就被同僚称为“活阎王”,谁见了他都躲着走,生怕一不下心不他抓住了把柄,将会死的很惨。
彭玉麟为官一生,一直坚持“三不要”原则,即“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曾任翰林院编修的著名学者俞越称其为“咸丰、同治以来诸勋臣中始终餍服人心,无贤不肖交口称之,而无毫发遗憾者”的唯一一人”,评价之高,足见彭玉麟名声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