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无形资产摊销年限规定 EBITDA中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怎么算
EBITDA中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怎么算
EBITDA中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怎么算
3.保障比率。是将公司财务费用和支付及保障它的能力相联络的比率。利息保障比率表示公司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利息保障比率=息税前利润(EBIT)÷利息费用,或=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利息费用。折旧和摊销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对以前发生的支出的调整,实际上仍然属于本年的现金流量,也可以用来支付利息费用。因此,笔者认为,采用EBITDA比采用EBIT更为精确。
所得税年报 表十二资产折旧、摊销明细表的第十列允许税前扣除的折旧或摊销额怎么算
折旧
1)看你公司会计上选用的折旧方法有没有与税法相冲突.
2)看你公司资产的折旧年限有没有与税法冲突.
摊销
同上2点,看摊销年限是否与税法冲突.
如果以上都不冲突的话,则将你公司的折旧额及摊销填上即可.
所得税清算汇缴的附表九里的本期折旧摊销怎么填?
税收的3年是最低的折旧年限,你就按照5年的做就可以了,就是说会计和税收的两栏填一样的数字,不必纳税调整
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表》中本期折旧、摊销额怎么填
即根据固定资产本年度计提的折旧金额来填写,具体可以从制造费用-折旧,管理费用--折旧,销售费用-折旧的本年度累计金额里汇总填写;摊销额即根据长期待摊费用本年度分摊的金额填写。
与摊销×所得税率,为什么还要加回折旧抵税
简单说,折旧能抵减应纳税所得额,即减少利润,利润减少从而所得税减少。
具体而言:折旧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逐渐损耗(包括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用中的那部分价值。折旧的核算是一个成本分摊的过程,即将固定资产取得成本按合理且系统的方式,在它的估计有效使用期间内进行摊配。这不仅是为了收回,使在将来有能力重置固定资产,而且是为了把资产的成本分配于各个受益期,实现期间收入与费用的正确配比。而不同折旧方法使每期摊销额不同,从而影响的应税所得,影响的所得税税负。
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使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期限中加快得到补偿。但这并不是指固定资产提前报废或多提折旧,因为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提折旧,从固定资产全部使用期间来看,折旧总额不变,因此,对的净收益总额并无影响。但从各个具体年份来看,由于采用加速的折旧法,使应计折旧额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摊提较多而后期摊提较少,必然使净利前期相对较少而后期较多。
从应纳税额的现值来看,运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时,税额最少,年数总和法次之,而运用直线法计算折旧时,税额最多。原因在于:加速折旧法(即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在最初的年份内提取了更多的折旧,因而冲减的税基较多,使应纳税额减少,相当于在初始的年份内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这样,其应纳税额的现值便较低。在运用普通方法(即直线法、产量法)计算折旧时,由于直线法将折旧均匀地分摊于各年度,而产量法根据年产量来分摊折旧额,该产量在初始的几年内较高,因而所分摊的折旧额较多,从而较多地侵蚀或冲减了初始几年的税基。因此,产量法较直线法的节税效果更显著。在比例课税的条件下,加速固定资产折旧,有利于节税,因为它起到了延期缴纳所得税的作用。
所得税年报中的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怎么填
此表账载金额有三栏
第1栏资产账载金额就填你固定资产账上的原值数12950
第2栏本年折旧、摊销数 应填固定资产折旧本年计提数 就是累计折旧本年贷方发生额第3栏累计折旧、摊销额为累计折旧账户的期末余额
税收金额:
第4栏资产计税基础 如无特殊情况与第一栏一致,如果该固定资产是用以前你报备的政府专案补助资金购买并且你已经在税局做非税收入备案 那么按税法规定该固定资产所提折旧是不能税前扣除的,所以遇此情况该栏应剔除此原值数;
第5栏 如无上述情形与第二栏一致
第6栏 加速折旧 本来按税法规定电脑使用年限不少了三年 你按5年计提没毛病 所以你不存在加速问题,该栏填零
第7栏 与所填A105081表对应数值一致 没有就不填
第8栏 如无特殊情形与第三栏一致

第9栏 为第2-5-6栏 纳税调整数
折旧和所得税
按照现行税法规定,未提的折旧不补提,2009年财务上即使补计提了,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时应当作纳税调整。
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表》中本期折旧、摊销额会计、税收怎么填
会计按账面填,税收如果你的折旧是直线法且年限不低于税法规定,那就和会计一样,摊销也是
所得税年报中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得问题
如果是因为在税法和会计的核算方法不同计提的折旧不同,可以纳税调整的。如果是因为你新增的固定资产没有计提折旧,造成会计金额小于税收金额,那是属于会计差错了,不可以做纳税调减的
年度企业所得税 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表
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不低于4年,贵公司所有的折旧年限均没有超过税法规定的扣除上限,税法上的折旧与会计折旧的金额是一致的,不存在调整事项。